中欧“双向奔赴”引关注 多家外媒积极评价中国扩容“免签”朋友圈
央视网消息: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扩容“免签”朋友圈,增进中欧人员往来与合作。中欧如何共享发展机遇?来看相关报道。
美国政治新闻网:中欧往来更便利
去年12月,中国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试行免签政策。今年3月,中国又进一步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国试行免签政策。除马来西亚外,欧洲国家占了11个。分析称,这体现了中国与欧洲国家交流对话的积极态度,不仅有助于增进双方人员往来,也有利于促进中欧的经贸合作。
法国欧洲新闻电视台:中欧“双向奔赴”
在一系列政策利好推动下,欧洲民众前往中国进行旅游、开展商务变得愈发便利。数据显示,欧洲民众对中国这一旅游目的地的兴趣激增。今年以来,中法人员往来同比增长超过200%。还有一些欧洲国家也表示,将积极研究推出面向中国公民的签证便利化举措,一条“双向奔赴”的快捷畅通之路正在铺就。中国也在优化支付便利性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欧洲游客的体验。
德国《世界报》:欧洲民众来华旅游热情高涨
瑞士、比利时、爱尔兰等欧洲国家来华游客热情高涨,对中国旅游市场的认可度高。除了免签政策带来的便利,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方便了中国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到中国独特的魅力。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欧洲游客需求,中国加密多条欧洲航线班次。中国高铁的四通八达,方便游客前往较偏远的旅游目的地。
英国《金融时报》: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对更多欧洲国家开放免签入境政策,表明了中国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期待这一政策为中欧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欧洲企业人士希望借机拓展中国市场。他们可以更加灵活地参加各类商贸展会和洽谈活动,更加便利地拓展合作伙伴和商业网络。许多欧洲游客表示,15天的免签非常实用,不论是去中国旅游还是商务考察等都能很从容地完成。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甘肃积石山地震:抗震救灾全面转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
- 两岸群星新唱《明天会更好》 温暖贺岁共迎新年
- 纺织业大亨杀入房地产,多个城市“扫货”拿地
- 广州地铁三号线东延段开通
- 为什么我们要发展5.5G?
- 高甲戏《围头新娘》进京 演绎两岸跨海通婚故事
- 务实的经济增长目标有助于稳预期增信心
- 琼州海峡过海车票紧俏 海口新海港增开新能源小车出岛专班
- 福建省第二届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播音主持职业技能竞赛在福州举行
- 《底线》一身烟火气实现类型剧突破
- 四项注意!别让滑板车伤了孩子
- 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扩容” 京津冀三地设计周将首次联动
- 多地晒长假旅游“成绩单”,这个地方创新高
- “你好!中国”2024丝绸之路日本旅行商考察团从东京启航
- 陕西完成321家机动车检验机构全覆盖检查 近半数存弄虚作假问题
- 自媒体平台创作收益满100元才能提现,合不合理?
- “十有临夏”之遗迹:多种文化类型因“首发”而命名
- 巴黎市内大量垃圾堆积 待清理垃圾已达万吨
- 兰州牛肉面迈向品牌化、规范化 首批50家面馆被授予“金字招牌”
- 第五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在三亚开幕
- 热门推荐
-
- 中国在澳大利亚投资情况研讨会在悉尼举行
- 索尔海姆:中美开创气候合作新纪元,尊重和对话是关键
- 各级应急部门共向青海灾区调运救灾物资46250件套
- 无限极发起“晚安宝贝”活动 为贫困地区儿童成长加油
- 四川西昌至云南昭通高速贡觉高山隧道掘进破万米
- 海南发布旅游新产品和优惠措施迎“五一”
- 招商银行发布《企业数智金融发展报告(2024)》
- “越剧宗师”范瑞娟诞辰百年 业界传承发扬越剧精神
- 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办理网络暴力案件8600余起
- 谈台湾经济景气走势 刘大年:传统产业、中小企业利益不容忽视
- 如何防控儿童近视等常见慢病?北京儿童医院院长支招
- 韩媒:韩国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辞去党首职务
- 国庆机票价格再现跳水?怎么买更划算?
- “精彩中国,故事无限” 2023戛纳电视节“中国主宾国”活动正式开幕
- 珠江委联合多部门实施水库群联合调度应对韩江2号洪水
- 澳大利亚北领地发生林火 过火面积已超9300平方公里
- 杭州西湖湘湖缔结“姊妹湖” 建八大机制唱好“西湘记”
- 国家大剧院制作原创话剧《邓世昌》将迎首演
- 受连续降雨影响 广州荔枝预计减产一成多
- 口腔护理更精致了?专家:正在“美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