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美国政客对中国制造业的看法靠谱吗?
2024年4月8日,美国财长耶伦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她阐述了其对近期中国制造业的观点,并“点名”了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三个行业。对我来说,尽管耶伦是一位有着长期工作经历与研究经验的长者,但从相关行业与经济专业的角度,我实在难以赞同她有关中国产能过剩的相关论点,原因如下:
首先,对中国绿色产业的“指责”毫无道理。
过去几年,中国企业的确在绿色产业取得了竞争优势,这完全是靠着中国企业勇敢地尝试,以及中国政府与人民的大力支持实现的。在中国企业之前,除了特斯拉等少数企业,包括世界上的龙头汽车大厂如丰田、奔驰等,很少有人大规模投入电动车研发,几乎没有人愿意进行汽车动力电池的大规模生产。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中国企业大胆地先迈出了这一步,承担了商业风险,这才有了电动汽车今天的市场规模与商业前景,才有了各国企业在电动汽车上的大规模跟进,正如大家在2024年北京车展上大家所见到的那样,在全球首发的117款新车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过80%,双双创下历史之最。在这件事上,我想引用近期印度外长苏杰生在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话时的一句经典评论:“你应该佩服我,而非批评我”。
其次,新兴产业的需求边际很难确定。
当我们讨论任何行业的供给和需求时,都需要加上一个时间期限。以耶伦重点关注的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为例,这些同属于新兴绿色行业,但绿色行业在中长期并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无论是世界能源署去年发布的《2023年世界能源投资》报告,还是彭博今年发布的《2024年能源转型投资趋势》报告,其中都认为,当前世界对清洁能源投资水平远不足以让全球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相关投资缺口高达60%—70%。而从中短期看,在市场供需调节机制下,一旦价格出现下跌,各国制造商也将重新调整生产计划,也就解决了目前的短期供给富裕。耶伦在发言中未能明确时间因素,这会让人觉得不够专业。
再次,中国企业有权合法合规扩大自身经济利益。
中国企业在遵守中国法律、所在国法律、世界贸易组织现有协定前提下进行商业运营并扩大自身经济利益,这一点无可厚非。这正是市场经济机制的核心,耶伦一定明白,如果连市场经济都要遭受批评,那是无法说服各国听众的。
实际上,耶伦现在不必担心、未来也不用操心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理由至少有三:
一是,中国正全力扩大居民收入并支持大家进行消费。借用美国经济学家W.W.罗斯托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国经济正在其所述的“经济成熟期”向“高额群众消费期”进行演化。中国已经在2020年消灭了绝对贫困,正在致力于提升更多人的收入与消费水平。但要知道,对于一个工业化高度发达的国家来说,居民消费的提升速度远不如工业产能增长来得快,这需要一定时间完成转变。
二是,相关国家与中国企业都会评估并调整政策与生产。各国能够实施的政策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调整关税贸易政策、吸引中国产能进行投资等。实际上,中国企业现在非常重视在海外的投资,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已经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投入了上万亿美元,中国特别希望通过贸易与投资等互动提高“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水平,与当地的政府、企业、居民实现共赢。
三是,中国政府不会支持产能过剩。中国政府的确在支持、鼓励创新与绿色转型等事项上花费巨大,但从来没有鼓励过任何形式的产能过剩。相反,中国政府历来反对产能过剩,因为这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2015年11月,中国提出进行供给侧改革,最核心的要求是“三去一降一补”,就是强调要减少与降低过剩产能。尽管如此,也应当承认,在支持创新与绿色转型过程中,一些企业利用了政策之名,却没有行转型之实。中国政府无法完全预测到市场主体的商业行为与结果,这在客观上确实造成了少数行业产能过剩。对此,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做了充分的论述与讨论,可参阅相关文献与报道进行查看分析。
与其执着于关注中国哪些行业产能过剩,我个人建议耶伦财长可以更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耶伦可以思考如何利用中国制造以及阶段性的低价契机加快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绿色转型大局,而非着眼于短期的新能源产品供给富裕。
二是,耶伦应告诫美国企业抓紧研发与生产,而非让中国企业停止前进。
耶伦一定知道,新兴行业技术迭代快,后来居上非常常见,就比如在汽车电池上,固态电池正成为新宠。中国希望世界同行在前沿领域加紧投入,共同提高技术进步的水平与速度。
三是,中国真诚欢迎更多有竞争力的美国产品投放中国。耶伦与美国企业家一定都知道中国市场的未来潜力,中国人民希望出现更多像苹果、特斯拉这样的优秀企业与产品,更希望中美双方能够联手攻克更多科学技术难题,共同为人类社会寻求更美好的前景。
四是,尽管我不赞同耶伦财长的观点,但非常欢迎美国财长对各类经济现象继续发表其成熟的看法。就像中国各界经常对美国的货币霸权以及其带来的国际金融失衡等现象表达我们的观点和看法一样。这不仅是为了中美双方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关切,也能让双方更好地看待自身经济现状。正如中国的古话所讲,“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是,我们反对戴着有色眼镜看着中国进行的一切行动,那是一种最终将令所有人厌恶的“双重标准”。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徐天启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安理会通过加沙停火决议 中方投票赞成并表达合理关切
- 妥善应对台风“三巴” 广西成功避险六起地质灾害
- 贵州剑黎高速全线通车试运营
- 福建省百花文艺奖获奖作品展演亮相国庆假期
-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进入候鸟越冬高峰期
- MediaTek发布天玑9300旗舰5G生成式AI移动芯片
- (新春走基层)浙江杭州:历史街区“换新装” 迎新春亦迎客来
- 敦煌舞“出圈”徜徉沙海 “飞天旅拍”成丝路游“新宠”
- 北京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20日后半夜至22日预计有大雨
- 【新春走基层】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中方教师:盛开在肯尼亚的中文之花
- (新春走基层)探访清水河明长城守护者:“这是我心底的自豪”
- 西藏不可移动文物总数增至5587处
- 增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 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启动“万企千亿”行动
- 首届青海国家公园主题公益节在西宁启幕
- 去年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
- 指望志愿规划师、生涯规划师上大学?别听盲人摸象出馊主意
- 探索现实主义年代剧的青春化表达 《梦中的那片海》研讨会举办
- 关爱西部儿童 北京链家近1400家门店启动“冬衣捐赠季”
- 中国文旅企业合作发展大会选址淄博 搭建中外文旅企业合作发展平台
- 《东城非遗这十年》专题展正式启动
- 热门推荐
-
- 过去一年,你读了几本书?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
- 数字人民币助力节日消费升温
- 陕西延川新泰煤矿闪爆事故相关责任人已被控制
- 两岸人士“乡约”美丽经济 凝聚产业优势互补共识
- 家门口儿童戏剧节能带来什么?记江南古城的童心浸润路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解码新松如何助推辽宁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
- 山东“万人下乡”普农技 抓好春季田管保夏粮稳增收
- 中新真探:糖尿病人不能吃甜味剂吗?
- 150余件墨西哥珍贵藏品亮相辽博 再现中美洲古代文明
-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计划5月开工 料明年首季量产
- 英国2月通胀加剧 央行预计再加息
- 开学啦!注意新学期有变化→
- 科学家发现已知最古老的蚊子 距今约1.3亿年
- 不顾事实蹭流量,警惕“社会纠纷爆网”乱象
- 俄卫生部门公布部分莫斯科恐袭遇难者名单
- 广西藤县发展青头鸭特色养殖 为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
- 形势依然严峻 多项有关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文件密集发布
- 广州市“百企千人”港澳大学生实习计划北京宣讲会召开 将开发六大主题实习岗位
- 森林消防的“炊事能手”:队友离不开的人
- 岁岁重阳岁岁景 探访呼和浩特老年人的生活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