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行不尽:山海渡远”唐诗之路艺术展亮相日本
中新网杭州4月15日电 (王题题)4月15日,中新网从中国美术学院(下称“中国美院”)获悉,时值2025年大阪世界博览会开幕前一周年之际,当地时间4月13日,“青山行不尽:山海渡远”唐诗之路艺术展在日本大阪文化馆·天保山开展,时间持续至4月27日。
据悉,此次展览贴合了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主题“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旨在带领观众在新时代的语境中重新游历“绿水青山”的唐诗之路。
展览汇集了书法、国画、漆画、综合材料绘画、雕塑、摄影、影像、装置等七十余件佳作。以水墨丹青绘唐路文韵,彰艺术真髓与传承;借当代多媒诠唐诗的时代新境。此外,展览还综合运用天光、中性室光及暖色灯光三种色温,构筑“三山三境”:外观、互观、内观之境,平远、深远、高远之视点,终达山海无界、内外通融之境。
开幕现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总领事薛剑指出,本次展览于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非凡。世博会既是展示各国形象的平台,也是文化交流互鉴的盛宴。大阪时隔55年再次举办世博会,借本次展览为引,希望中日两国继承发扬良好合作传统,为这一举世瞩目的盛事增光添彩,掀起中日文化交流互鉴新热潮。
同时,他也表示,大阪总领事馆倡导“看中国,游中国”,希望日本民众通过欣赏此次唐诗之路艺术展,品味佳作,以诗为媒,积极主动走进中国,亲身体验中国璀璨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亲眼见证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为中日各领域友好交流和增进相互理解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2025年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总咨询师朱宁涛透露,本次展览成行于去年深秋在北京与中国美院艺术家们的一次关于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与“唐诗之路”的偶遇。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希望集成众多策展人、艺术家的智慧,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提出“展览,于展览之外”的理念,与“唐诗之路”一同见证中日的文化互通,讲述贯通古今的文化传承,传扬绿水青山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的生态文明观。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驻日本代表处首席代表史铭了解到,唐诗之路艺术展自2020年起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在国内外公众层面和学术层面均取得较大影响和丰硕成果,持续建设成为以“诗路文化”为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展演品牌项目。
他相信,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促进中日两国的民心沟通、文明互鉴,同时对大阪世博会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中国动植物考古学大会在郑州举办
- (八闽千姿)“中华灯谜之乡”谜艺出圈海内外
- 伊拉克战争20周年丨假面掉落时 谎言终被戳穿
- 肖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资管机构承担重要责任
- 早发现,早确诊,是肺癌治疗的关键!
- 《长安三万里》,口碑与争议之外
- 北京大学生舞蹈节开幕 大学生创新作品讲述中国故事
- 加拿大安全情报局称对性侵丑闻启动第三方调查
- 【驻华大使贺新春】乌拉圭驻华大使:春节是全世界的节日
- 贾跃亭又开始讲故事 而品牌梦想需要实力及落地
- 江苏扬州平山堂“初心讲堂”:穿越千年邂逅“东坡先生”
- 价格高糖高盐高脂肪高 儿童食品挂羊头卖狗肉
- 南航搭建空中“保温箱”助援疆社工早产儿返深救治
- 外媒:也门胡塞武装称袭击美军“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
- “大厨下乡”助力乡村旅游餐饮服务品质提升
- 家长喊贵、学校喊冤,一所学校的共享空调“收费之争”
- 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民族地区巡展(贵州站)在贵阳举行
- 朝中社:朝鲜1月6日未进行炮击训练
- 中原粮仓加快向“国人厨房”转变
- 第十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开幕 聚焦后疫情时代大学发展
- 热门推荐
-
- 内塔尼亚胡:黎真主党领导人继任者已被打死
- 特朗普公布乌克兰危机问题特使人选 曾任白宫要职
- 2024年“神州春色”全国春季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在洛阳举办
- 四川江油公安转移被暴雨围困群众123人
- “现在,人们以极大的怀疑态度看待西方体系”
- 外媒:伊朗在多处核设施附近举行军演
- 第二十三届海辩赛落幕:复旦夺魁 台湾两高校获亚军季军
- 泰国旅游巴士侧翻已致2死43伤
- 一名驻拉脱维亚的加拿大军人在休班期间死亡
- 希腊火车相撞事故死亡人数升至57人
- 澳门旅游局赴山东青岛路演 推助两地旅游业交流合作
- 万科郁亮:住房需求不会消失,未来住宅建设中枢或在10亿至12亿平方米
- 巧了?拜登特朗普将同一天访问美墨边境
- (新春走基层)浙江义乌“联合国社区”的新年新事
- 加强“快递盲盒”清理整顿
- 金晨:本职“I人”,兼职“E人”
- 中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示范电站培训设备部分实现国产化
- 北京至河北涿州通勤定制快巴5月27日开通运营
- 中国大地上的中国智慧|王继才:家就是岛,岛就是国
- 高校敞开大门,无愧“大学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