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家美国纽约举办当代水墨艺术展
中新网纽约3月23日电 (记者 廖攀)中国艺术家张朝晖“水墨艺术再思考”画展22日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开幕,展现中国艺术家对当代水墨艺术新视觉图像可能性的探寻。
当地时间3月22日,中国艺术家张朝晖“水墨艺术再思考”画展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开幕。图为作者张朝晖(中)、“美国艺术”杂志原主编Richard Vine(左)、策展人Lilly Wei与观展艺术家座谈。中新社记者廖攀摄
展览展出张朝晖创作于2015到2023年的19幅作品,包括《光与线》、《非确定性》、《笔触》、《交织》多系列作品,作品对灰度进行探索,调子由明到暗,展现出水墨艺术在表现空间和肌理等方面新的可能性。
当地时间3月22日,中国艺术家张朝晖“水墨艺术再思考”画展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开幕。图为观众观看作品《光与线》。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光与线》由无数的轻微波动并交织在一起的毛笔墨线组成,将严谨的格子转化为某种温和的且个人化的图像。《非确定性》将有机状与几何形构成对比,对生存现状的流动性提出疑问。《笔触》系列中倾斜的格子消失但保留了对角线,背景与主体的关系显得更清晰,通过不同浓度的墨色之间相互浸润构成了整个画面的灵动和变化。而《交织》是他最新的艺术探险,对秩序的复杂性进行呈现。
张朝晖表示,极简主义流派的审美和哲学与东方传统有相通之处,在水墨艺术中发现的有意义的视域范围内进行研究,并用极简主义的观念去匹配新的视觉图像的可能性。
当地时间3月22日,中国艺术家张朝晖“水墨艺术再思考”画展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开幕。图为张朝晖在其作品前。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张朝晖生于河北,长在北京。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专业本科毕业后在中国美术馆工作负责策展,后前往纽约巴德学院学习当代艺术策展。1998年回到北京,成为独立策展人和评论家,后成为艺术家专注将传统的水墨媒介转化为当代艺术形式。(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公路建设,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 琼粤无人机公共货运物流实现跨海首飞
- 古村落变身网红打卡地 太行山“石头村”春游热
- 中国婺剧“对话”南非舞蹈 文化艺术交流增进中非友谊
- 爱尔眼科“医风医德”系列报道荣获“2024年企业典型传播案例”大奖
- 福建今年前10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超4500亿元
- 大熊猫爱心人士赴四川走进保护工作一线
- 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明确资源回收企业“反向开票”实施办法
- 澳大利亚央行维持基准利率4.35%不变
- AS700载人飞艇完成首次低空旅游应用场景演示飞行
- 第二十届中国住博会开幕 展示“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 蓝厅观察丨美国炒作“无人飞艇事件”是一场政治闹剧
- 儿童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居家照护这样做→
- 暴雪、冰冻、大雾、大风,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四预警
- (两会声音)“海归”人才如何人尽其才?全国政协委员:从“筑巢引凤”转向“以才育才”
- 优化应届生认定,让“社会新鲜人”更从容
- 这对旅马大熊猫喜迎18岁生日 当地民众:“无法被取代”
- 直播带货,热闹下的烦恼咋消除
- (新春走基层)长沙供电段昼夜巡查破冰 保春运安全供电
- 杭州亚运村里办“村晚” 非遗文化登上“亚运舞台”
- 热门推荐
-
- “电竞+文旅” 江西南昌解锁文旅商融合“新玩法”
- 调查显示:超八成受访者愿意为更好的体验多花钱
- 去年江西制造业高耗能行业用能占比49.63% 为近年来历史最低
- 演唱会一张门票200万?粉丝别当了“韭菜”
- 中国首批孤独症辅助犬“毕业” 将温柔陪伴“星星的孩子”
- 德意志银行:2024年中国经济强于预期,开局向好
- 一村一名大学生 江西南昌引人才“活水”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江西南昌:稻虾连作忙 “水上春耕”正当时
- “武汉一小学生校内被教师驾车撞伤致死”细节披露
- 第十一届“中欧论坛”在布鲁塞尔举行
- 国庆假期港珠澳大桥海事局保障约29万人次旅客水上出行
- 端午假期首日北京全市公园纳客98万人次 同比增66%
- 特色集市陆续登场 打造滨江公共空间新场景
- 两岸现代题材电影《厦门三天》在厦门启动
- 4名中国公民受伤!智利两列火车相撞已致2死9伤
- 抢位新能源材料产业赛道
- 清凉消费激发夏日经济新活力
- 上海开启农村公益数字电影“红色影片”展映季
- (追着雪花看新疆)教育援疆送“源头活水”滋润学子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古厝新声”新试点在福建泉州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