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速微尺度3D打印技术面世
科技日报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高速微尺度3D打印技术——卷对卷连续液体界面生产(r2rCLIP),其每天可打印100万个极其精细且可定制的微型颗粒。这一成果有望促进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发展,相关论文13日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3D打印技术制造出的微颗粒广泛应用于药物和疫苗输送、微电子、微流体及复杂制造等领域,但大规模定制生产此类颗粒极富挑战。
r2rCLIP是基于斯坦福大学迪西蒙尼实验室2015年开发的连续液体界面生产(CLIP)打印技术,CLIP可利用紫外线光照,将树脂快速固化成所需形状。
最新研究负责人、迪西蒙尼实验室詹森·克南菲德解释说,他们先将一张薄膜送入CLIP打印机。在打印机上,数百个形状被同时打印到薄膜上;随后,整个系统继续清洗、固化并移除这些形状,这些步骤都可根据所需形状和材料进行定制;最后,薄膜被卷起。整个过程因此被命名为卷对卷CLIP,能大规模生产形状独特、小于头发宽度的颗粒。
研究人员表示,在r2rCLIP面世前,如果想打印出一批大颗粒,需要人员手动处理,这个过程进展缓慢。现在,r2rCLIP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每天制造出多达100万个颗粒。借助新技术,他们现在能利用多种材料,快速创造出形状更复杂的微型颗粒,如利用陶瓷和水凝胶制造出硬颗粒和软颗粒。其中硬质颗粒可应用于微电子制造,而软颗粒可应用于体内药物输送。
研究团队指出,现有3D打印技术需要在分辨率与速度之间找到平衡。有些3D打印技术可制造出更小的纳米级颗粒,但速度较慢;有些3D打印技术能大规模制造出鞋子、家居用品、机器零件、足球头盔、假牙、助听器等大型物品,但无法打印出精细的微型颗粒。而新方法在制造速度和精微尺度之间找到了平衡。(来源:科技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白塔文化周启动 近20项主题活动展示中尼优秀文化
- 中国银行发行首个大湾区跨境人民币公募理财产品
- 聚焦航空赛道 2023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景德镇会场)正式启动
- (中国新貌)四川三星堆:科技“加码”考古研究 为历史写下更生动注解
-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布局电动化、智能化
- 多地“上新”赏秋产品
- 夏粮丰收在望!小麦长势总体好于常年 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扎实有力
- 1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发布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龙岩永定废弃矿区乡镇的绿色“蝶变”:“黑煤山”成“花果山”
- 暑期“遛娃” 邮轮游了解一下
- 三峡机场首开直飞越南河内国际航线
- 加拿大完成《在线流媒体法》立法
- 山东烟台:从“广兴果园”到“水果之乡”
- 中国国际西餐文化节在哈尔滨开幕
- 四种“烂嘴角” 破解之道各不同
- 金广发加盟新版《非常悬疑》注入新笑点 十年后依然妙趣横生
- 书画漆艺寿山石雕福州联展 尽呈“跨越之美”
- 危险!美国加州野火蔓延迫使上万人紧急撤离
- 江苏睢宁七旬老人义务守护烈士陵园39年:我就是他们的亲人
- 印尼首都一店铺发生火灾 致7人死亡
- 热门推荐
-
- 亚洲首座油气处理与岸电设备共建平台完成浮托安装
- 曹郁、姚晨监制电影《脐带》将上映 温情叙事重新定义生命的意义
- 浩吉铁路今年以来煤炭运输突破800万吨
- 财政部:集中财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 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
- 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 探秘数字艺术世界
- 安徽实施皖美旅游行动 强化徽风皖韵“国际范”
- 西藏林芝市森林消防开展重阳节暖心活动
-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 青海临近两县尚未接到伤亡报告
- 重庆彭水:丝瓜络闯出新“丝”路
- 多国专家学者齐聚吉林大学共研汽车充换电技术
- 一上课就走神儿 是淘气还是多动症?
- 中国A股贵金属板块周四走强
-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为何很多年轻父母想得到做不到?
- 14.5亿元新能源项目落户“中国最北县城”塔河
- 海南女性创新创业大赛:自贸港吸引域内外“她”力量
- 女儿追忆黄埔英烈吴其苏:父亲以血肉身躯炸毁日军坦克
- 进乡村、品民俗 来华留学生体验别样宁夏生活
- 有事好商量|工夫茶里的立法“真功夫”
- 跨越“山海”上博馆“塔拉萨:海洋文明与希腊艺术”启幕
- 广州热岛效应明显 市域高温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