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媒体片面解读外商对华投资数据 中国驻英使馆驳斥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 当地时间3月11日,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有关英国媒体片面解读外商对华投资数据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近日,有英国媒体报道称“中国吸收外资跌至30年来新低”,请问使馆对此有何评论?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说,英媒报道片面解读中方有关统计数据,严重误导读者,暴露出有关媒体在涉华经济报道上的不专业、不严谨。我愿分享以下事实:
一是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有升有降是常态。近年来,在全球经济面临新冠疫情冲击、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大收大放、国际政治局势更趋复杂环境下,全球FDI波动有所加大,2021年上升到较高规模后持续回落。特别是,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美元融资成本上升,跨国企业通过新增资本金、收益再投资、关联企业债务等形式的投资均有所收缩。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全球走势基本一致。解读有关数据需全面考虑其历史基数和波动情况,某一年份数据下降不能简单得出“外资逃离中国”结论。
二是中国吸收外资仍处于历史高位。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1633亿美元,是仅次于2021年和2022年的历史第三高。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7.4%,比重创历史新高。法国、英国、荷兰、瑞士等国外商继续加码中国,2023年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84.1%、81.0%、31.5%、21.4%。
三是中国吸引外商投资优势更加显著。从内外环境看,市场普遍预计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面临转向调整,全球流动性趋紧将总体改善,国际投资将更加活跃。中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发展态势,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外商投资意愿有望进一步增强。从产业基础和内需潜力看,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配套和集成能力强,劳动力素质较高,将为来华企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多人,是各国企业不可忽视的广阔市场。从吸引外资结构看,未来随着电子技术、新能源、半导体、智能科技等持续发展,这些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吸引外资新增长点。
使馆发言人强调,总的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中国也必将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希望有关媒体客观全面报道中国经济,不要错失机遇、反噬自身。(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绝壁凿“天渠” 贵州毕节山乡有“生机”
- 国家电投帕拉蒂292MWp光伏项目举行投产仪式
- 苏丹武装部队宣布单方面临时停火
- 连续举办十八年,看东方雨虹的长期主义与拼搏精神
- 母乳喂养:婴幼儿过敏性疾病预防的最佳选择
- 广州多家机构联合开展公益儿童暑期研学
- 故宫博物院:2月7日,对教师和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学生免费开放
- 湖南浏阳表彰道德模范 弘扬时代文明新风
- 科技桔橙、低碳蔬菜西南等地20支研究生团队较量“强农之术”
- (乡村行·看振兴)贵州遵义贡米村:打好产业“组合拳” 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 2024成都工博会:四川探索氢能产业合作机遇
- 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 西安文博旅游城市探访系列活动启动
- 富平柿饼 甜蜜中国|2022中国富平柿饼节即将开幕
- (改革进行时)从文博热看文化传承发展开新局
- 京沪“认房不认贷”首个周末:售楼处通宵卖房、“一天赶上一个月”,二手房加速成交
- 7月1日起中国将对塞尔维亚实施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
- 国家统计局:今年以来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态势
- 云南楚雄州双柏县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数字赋能教育装备升级,安全技术底座成可靠保障
- 在浙江,感受乡村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
- 热门推荐
-
- 抗癌药甲氨蝶呤在重庆通关 系全国首批
- 澳大利亚旅游局举行特别欢迎仪式 迎接黄金周中国上海首个旅行团
- 第六届尼泊尔旅游人才汉语培训班结业
- 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乘“一带一路”倡议东风 渐成投资非洲热土
- 前三季度市场监管总局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439件
- 山西立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湖南祁阳集中育秧忙春耕 农技人员送技上门
- 美媒:被判有罪后神色黯然 特朗普称“真正的判决在11月”
- 原创音乐剧《江姐》在京首演 全新视角聚焦入狱后的512天
- 深度体验“文华河北” 河北推出《跟着文物游河北》智慧语音导览图
- 中非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论坛将于6月29日召开
- 西江长洲船闸一季度过货量同比劲增56% 成连接粤港澳水运大通道
- 长三角三省一市2023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超12万亿元
- 菲律宾通胀加剧引发社会焦虑
- (聚焦三中全会)全会重磅定调 指明中国房地产业四大方向
- 又一起火车脱轨!美国俄亥俄州要求附近居民就地避难
- 福建泉州举办“陈三五娘”文化节 七夕共赏民俗情
- 青海高原庆丰收 以“会”会友共建开放合作平台
- 百余名两岸青年“以墨会友”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 广西提升部门协同联动能力 迎战低温雨雪冰冻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