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信任赤字“冰冻”大国关系,乌克兰危机拐点难现?
中新网2月24日电(张乃月 魏晨曦 孟湘君)步入2024,伊尔-76军机遭袭“罗生门”、乌武装部队换将、顿涅茨克重镇控制权易手……一系列事件将人们的目光再度拉向俄乌对峙前线。
乌克兰危机爆发两周年之际,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是:俄乌还要打多久?局势拐点会在哪里出现?和平的曙光何时才能降临?
就乌克兰危机走向及对全球局势的影响,中新网特邀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刘英、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张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研究员陈玉荣识局解惑。
军事僵局持续
俄乌“失去了很多”
战事不断、人口减少、经济衰退……作为欧洲的“粮仓”,乌克兰大片的黑土地成为焦土,一些工业城市化成瓦砾。
多位专家都指出,乌克兰“可能陷入了两年来最困难的时期”。由于双方在阵地战、消耗战中损失巨大,加上西方军援迟迟无法到位,乌克兰在军事对峙中,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
与此同时,俄罗斯在这场危机中也失去了很多。
莫斯科传出巨大爆炸声,乌军无人机飞临市区,无人艇突袭俄黑海舰队……星链、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的介入,给俄罗斯带来不小打击。
“在这场长达两年的军事僵局中,俄乌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陈玉荣说。
近日,顿涅茨克重镇阿夫杰耶夫卡控制权易手,引发外界广泛关注。乌军宣布撤离该地后,俄罗斯总统普京迅速祝贺俄军取得重要胜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承认,在前线面临“极其困难”的处境。经此一役,局势是否来到新的转折点?
对此,刘英指出,“阿夫杰耶夫卡的易手从军事层面上表明,经过近两年的消耗战,俄罗斯相较于乌克兰的综合国力优势愈发明显,而乌军在后续兵员和武器装备持续匮乏的情况下无法维持较长的战线,被迫主动后撤。”
“在政治和国际关系层面,战线的推进与俄罗斯在国际舞台的主动权属于正相关关系,同时,俄乌之间是否会停火取决于俄罗斯与欧美方面的博弈。”刘英认为。
大选年、大变化
俄乌“很难迎来真正的和谈”
乌克兰局势的另一大变数是大选。2024年,俄、美都迎来大选年,为乌克兰危机增添了许多变数。
陈玉荣和刘英指出,短期内,俄乌双方矛盾难以化解,立即和谈的可能性不大。而且,2024年恰逢大选年,影响和谈的变量将密集出现。
“从乌克兰的角度来说,这场危机是泽连斯基的一张‘牌’。”陈玉荣指出,按照计划,乌克兰应在2024年3月举行大选,但在目前的战时状态下,选举恐怕无法举行。
她还认为,“对普京而言,拿下重镇阿夫杰耶夫卡,是其寻求连任‘最好的业绩’。俄罗斯需要乘胜而上,未必会停下来与乌克兰和谈。”
对于同样在2024年面临大选的美国,多位专家认为,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可能给俄乌局势走向带来更大的影响,但美国政局的不可预测性,会给本就复杂的局势添上变数。
就目前的表态来看,拜登和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分歧很大,拜登坚持“继续支援乌克兰来遏制俄罗斯”;特朗普则认为“没必要支持乌克兰”。
“美国是这场危机最大的受益方,既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收益,又加强了对欧洲国家的控制。”陈玉荣说,“这些都是有助于拜登2024年连任的政绩,这种情况下,他不可能让乌克兰危机停下脚步。”
刘英则指出,虽然特朗普目前反对援乌,但这只是竞选口号,能否真正实现,尚且存疑。
张弘也预测称,如果西方世界没有出现重大内部危机的话,在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前,甚至说在普京(未来)任期内,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外交、军事上的对峙和对抗将长期存在,关系改善的空间相当小,俄乌间可以说很难迎来真正的和平谈判。
这种类似于“冷战”的状态,会逐渐“切割”全球格局。如果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不能在短期内得到管控,世界可能会变得更加杂乱,更加分裂,张弘总结道。
欧洲陷入多重焦虑
信任赤字“冰冻”大国关系
乌克兰危机深陷泥潭已两年,困局难解,也折射出美西方同俄罗斯前所未有的全球地缘政治大博弈。
张弘认为,俄罗斯与西方间的战略对峙正在长期化、固化。尤其是从近期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提出全球是否正走向“双输”的主题就或能看出,被卷入乌克兰危机的欧洲在外交和安全上,陷入了多重焦虑。
宁可自己受损,也不让敌人、不让竞争对手得利,这正在成为西方国家思考的政策之一。这种趋势反映出欧洲现在不仅陷入一种恐慌,对于全球秩序、全球性问题、地区热点问题的思考,也在日益重新“冷战化”,张弘指出。这说明,地缘政治危机导致全球合作、全球化进程受到了实质性的伤害。
他深入分析称,现在俄罗斯与整个西方世界是零互动、无交流的,处于一种被孤立、被边缘化的状态。无论是慕尼黑安全会议还是欧安组织峰会等场合,美、德、法等国甚至拒与俄方代表同台,这说明双方已经陷入了一种深度的“信任赤字”状态,可以说是进入了“被冰冻”的大国关系。(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这几种家庭常见食用油 分别适合怎么烹饪?
- 第七届中华设计奖揭晓 全球2万余件作品参赛
- 鼻健康的“换季防线”,从医院到家门口
- (乡村行·看振兴)“千鲜之城”福建霞浦如何让海产品“飞入”千家万户?
- 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为国际合作树立典范”
- 大规模通信设备爆炸后,黎真主党领导人首度公开发声
- 争渡远航 易车“2024·易境思”成功举办
- 江西一县卫健委喊话在编人员限期返岗背后:有人因收入问题“躺平” 多地清理长期在编不在岗人员
- 中亚客商杨凌农高会觅商机:深化合作共拓市场
- 盐碱地蝶变湿地公园 塞北小城山西山阴筑起“绿色梦”
- 武汉大学举办高中生赏樱专场
- 北方多地出现极光,近期还有机会见到吗?
- 南京将开通直飞吉隆坡国际航线
- (经济观察)AI带来网络安全风险 专家建言“用魔法打败魔法”
- 首届京津冀晋生态旅游观鸟季启动 协同建设生物多样性之都
- 万州建设重庆市重要城市副中心 带动渝东北一体化发展
- 162件(套)明清御窑瓷器在沈阳故宫展出诠释陶瓷文化
- 六部门:打造一批算力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
- 巴基斯坦一日发生两起炸弹袭击事件 共致10人死亡
- 西部计划实施20年:青海西部计划服务县增长至44县(市、区)
- 热门推荐
-
- 中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获签”
- 湖南东安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智慧春耕”更高效
- 青海中控德令哈50兆瓦光热电站发电量创新高
- 新疆烤包子:老味道何以传承百年?
- 第七届海峡两岸书院论坛在福建南平举行
- 中国贸促会:九成受访外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满意”及以上
- 重庆市连续8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阿富汗6.5级地震已致多人死伤 巴基斯坦印度也有震感
- 俄国防部:挫败乌军无人机对莫斯科的袭击
- 以色列、哈马斯互释在押人员
- 合肥机场春运首周实现“开门红” 超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 1800余项专利!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绩亮眼
- 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50%
- 没有太阳也会被晒伤?专家提醒警惕“云层增强效应”
- 上海政府部门线上线下同步发力 助民众“好就业”“就好业”
- 世界最大单机容量冲击式机组转轮制造成功
- 外企扩大对华投资整体趋势没有变
- 北京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 海南儋州布局“湾区经济” 建设自贸港产业新城
- 连锁餐饮店打出“低价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