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打造全球航空业新高地
2月20日,两年一度的新加坡航展在樟宜机场展览中心揭幕,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公司参与展览活动。在现场设置的16个国家展馆中,中国、韩国和捷克三国展馆是首次设立。
今年航展的主题为“可持续发展”。这是新加坡航展时隔6年后,展览规模首次恢复到疫情前2018年的水平。新加坡是全球航空市场枢纽,此次航展的精心筹备和顺利举办,凸显了新加坡为打造全球航空业新高地所作的不懈努力。
展览活动为期6天,将通过举办飞行表演、飞机展览、器材装备展、航空业总裁论坛、先进空中交通论坛,以及新中双边航空论坛等活动,为业界搭建商议航空业可持续发展和转型的平台。中国大型客机C919首次赴海外参展,成为新加坡媒体及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之一。
过去3年来,新加坡航空业复苏强劲,2023年产出同比增长16%。自2020年以来,新加坡的飞机及设施保养、维修与翻修等投入超过全球水平。新加坡航空业就业情况持续改善,2023年本地航空业雇用了2.1万人,在过去3年内增加了约3000名员工。
目前,已有逾130家航空企业落户新加坡。自2022年新加坡航展恢复以来,全球航空业已确定将于未来3年至5年,在新加坡投资逾7.5亿新元,投资项目横跨全球航空领域价值链。新加坡在航空业投资方面,计划短期至中期优先关注人力资源和供应链,长期关注的重点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新加坡航空公司、樟宜机场分别在各类行业性评比中多次赢得全球最佳航空公司与最佳机场的美誉,并以安全性、时效性和服务质量等俱佳受到国际旅客好评。在此次航展期间,新加坡政府宣布推出“可持续航空枢纽蓝图”,以促进航空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巩固其全球航空枢纽港地位。
新加坡“可持续航空枢纽蓝图”,将为其国内和国际航空领域减排设定中长期目标。根据该蓝图规划,新加坡争取到2030年将机场运作产生的碳排放量在2019年的基础上减少20%,到2050年,新加坡国内和国际航空业实现碳净零排放(不包括樟宜东和樟宜机场第五搭客大厦)。
新加坡将循序渐进式实现航空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可持续性和竞争力之间取得平衡,以支持航空业未来几十年的长期增长,同时减少碳排放,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创造条件。未来数年,新加坡民航局将在机场、航空公司和航空交通管理三大方面,通过多项举措大力推动航空领域去碳化。
第一,将征收“可持续航空燃料(简称SAF)税”。新加坡民航局规定离境航班从2026年起必须采用SAF,初期目标是力求将SAF用量提升至占总燃油的1%,到2030年,占比增至3%至5%。同时,在全球率先向乘客征收SAF税。
政府从2026年起征收SAF税的目的,是用税收来购买SAF,以克服目前SAF市场供应有限、价格波动较大的问题,为航空公司和乘客提供确定性。新加坡民航局也将通过中央采购SAF的方式,以扩大SAF需求。
据悉,新加坡民航局将按飞行距离和舱位向乘客征税,并于2025年公布详情。乘客须缴付的税额将视飞行距离和舱位等级而定;飞行距离越远、舱位等级越好,须付的税费越高。根据新加坡民航局目前的初步估算,2026年航班采用1%的SAF,经济舱乘客从新加坡飞往曼谷可能须付3新元的SAF税,飞往东京或须付6新元,飞往伦敦须付16新元。
越来越多国家开始采用SAF,如日本准备到2030年把SAF占比定在10%。目前SAF价格是传统燃油的3倍至5倍。新加坡民航局表示,将在采用SAF与传统航空燃料中寻求平衡,充分照顾好企业和乘客的利益。新航集团表示,到2030年SAF将占新加坡航空公司和酷航总燃油量的5%。
第二,增加清洁能源供给。在樟宜机场通过增加太阳能板的安装、空勤地勤车辆改用清洁能源驱动、提升用电效率、进口低碳电力,以及把废弃物转化为能源这五大举措,降低机场运作能耗。新加坡将在樟宜机场乘客大厦、副楼、货运建筑顶层及草坪陆续安装更多太阳能板,增加电力供应达6%。
第三,改善航空交通管理。通过提高运作效率和优化飞行路线,减少航线里程和飞行时间,帮助航空公司节省燃油成本,减少乘客飞行时间,同时减少碳排放。未来5年,新加坡民航局将实行3项举措改善航空交通管理,通过新科技及新的运作概念来提高效率,从而减少10%的额外燃油消耗和碳排放。
第四,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为培训和培养航空人才,新加坡将与国际民航等组织进一步加强合作,在航空安全和培养人才等方面更新和推出新加坡—国际民航组织下一代航空专业人员奖学金计划;在安全培训和能力发展领域开展合作,协助航空专业人员掌握应对安全挑战的能力,提高航空安全标准。
第五,扩大人才培训空间。新加坡民航学院将投入1.2亿新元,建设30多年来首个大型空间改造工程,增设航空展览馆等设施,以培训新一代航空专业人员,支持国际航空和新加坡航空枢纽发展,预计2026年竣工后将增加20%的培训空间。
另外,新加坡于2023年8月出台2025年航空运输业转型地图(ITM),为航空业的未来进行定位。航空运输ITM2025主要包括四项关键战略:一是建设安全、可持续的航空枢纽;二是转变机场运营方式,打造清洁绿色、智能化和自动化机场;三是加强航空业前沿创新,充分利用创新和技术,提高生产力并实现新增长;四是培养一支面向未来、具有韧性的员工队伍,造福企业和社会。
蔡本田
(经济日报)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工信部:中国工业经济恢复向好 企业效益加快恢复
- 中新真探:吃大蒜能降血脂降血糖吗?
- “数”造“西引力” 数字经济成西安发展“新引擎”
- 特朗普集会发生枪击事件 观众中1人死亡2人受伤
- 成都新开通多条直飞东南亚国际航线
- 广东清远:落羽杉红了 风光迷人引游人
- 第七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加拿大多伦多赛区颁奖典礼举行
- 颐和园宝云阁铜窗芯“回家”
- 新春走基层 身边暖镜头丨他们为春运列车升级“导航”
- IDC评估报告:百度文心大模型3.5拿下12项指标的7个满分
- 让破坏名胜古迹者付出“肉疼”的代价
- 四川出台民营经济“1+2”政策 助力民企降本增效
- 影视作品演绎真实事件要当事人同意吗?业内专家解读
- 英国首相召开紧急会议 拟设“常备军”应对骚乱
- 2024年柴达木枸杞全产业链产值达150亿元
- 9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为1.51 库存压力有所好转
- 武汉铁路:冰冻雨雪致多趟列车停运,不要贸然前往火车站
- 打卡好运年 夜游丰台南宫看林里“灯海”
- 近200名海内外高校青年齐聚安吉余村 共商绿色低碳发展
- 脸上长斑烦恼?试试这样食疗调理
- 热门推荐
-
- 福耀玻璃:福耀美国并非美国政府机构调查的目标
- 视评线丨21世纪的第25年 美国又被恐怖主义打到本土了
- 中国人寿保险资金直接服务实体经济存量投资规模近4.9万亿元
- 失去队友的4个月 如何穿越心中那条“河”?
- 科技助力闽北食品产业绿色发展
- 埃尔多安因心肌梗塞住院?土耳其卫生部长:状况良好
- 缓解干旱降低森林火险等级 近期全国多地开展人工增雨
- 浙江“最美乡贤”周伟力:来料“加工”乡村新未来
- 维也纳爱乐乐团亮相国家大剧院2024“醇·萃古典”
- 第六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苏州举行
- “智慧之源——达·芬奇、拉斐尔、但丁与意大利制造”展在天津举行
- (身边的变化)非遗跨界 安徽阜南柳编逐潮“它经济”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国内有关芯片产业反映自美进口成熟制程芯片低价冲击国内市场事答记者问
- 新疆首条至伦敦货运航线开通
- 注意!所谓高价收藏品可能是批发的 已有上百位老人受骗
- 仁医添翼之《薪火相传》:乡村医生是如何在历史中诞生?
-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6千米
- 1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879元 下调3个基点
- 古建妙音绕梁 文物焕发新生
- 文旅部:音乐美术艺术考级考场上限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