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气候变化》发文称: 全球表面升温或已超1.5℃
科技日报北京2月5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气候变化》5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认为,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升高可能已经超过了1.5℃,在这一个十年结束时可能超过2℃。这一预测基于加勒比海硬海绵骨骼保存的300年海洋温度记录。
全球变暖正在导致地球气候发生重大变化。2015年的《巴黎协定》旨在将升温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2℃以下,并尽力限制升温在比工业化前高1.5℃以下。
通过海洋观察温度的数据有限,但科学家可以通过“代用记录”实现。其中一种代用对象是硬海绵,这是一个长寿物种,其碳酸钙骨架记录了化学物质变化,是海洋温度的天然档案。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团队此次用加勒比海东部收集的硬海绵标本(这一地点温度的自然变化小于别处),探索海洋混合层在过去300年的温度,随后将这些数据与名为HadSST4的海面温度数据集中的观测记录进行校准。当团队对这些数据集进行比较,这些新的温度记录显示出1961年至今的高相关性。在这些海绵记录基础上,团队认为,人类活动相关的变暖始于1860年代中期,在1870年代中期开始明显。这比仪器海面记录(来自HadSST4数据集)要早80年,但与此前的古气候重建模型一致。
这些发现对现有全球变暖的预测有所影响。团队指出,这些记录显示出参考时期(1961—1990年)与新界定的工业化前时期相比,海洋混合层和地表温度上升了约0.9℃。相比之下,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目前估计这一时期相对1850—1900年工业化前水平的升温是0.4℃。
使用最新气温记录,团队估计1.5℃的变暖水平可能已经达到了,平均地表变暖1.7℃可能发生在2018—2022年间。
此次研究表明,限制地球变暖在1.5℃以下的机会可能已经错失,控制变暖不超过2℃的目标可能在这一个十年结束时就会被超过。(科技日报)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去世
- 汪博炜发布郎酒年度十大图片 “三大升级”洞见郎酒新趋势
- 2031年老年人口占比将超三成 北京市打造智慧养老场景
- 270余件中外艺术作品荟萃“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
- 美媒:美国马里兰州一法官被枪杀 凶手仍在逃
- 2023·国际面孔|创新与突破
- 热爱马拉松?小心!女性跑者更易受伤
- 让网络多一些书香(人民论坛)
- 2024年前3季度四川办理出口退(免)税超192亿元
- 葛亮长篇小说《燕食记》借岭南饮食文化脉络描摹中国近百年变迁
- 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打造“年味”春节主题航次
- 陇原医者师富贵的“手足情深”
- 法治聚焦:外卖包装怎样收费更合理?
- “小驿站”也有“一站一景” 解密园博会“智慧驿站”有何亮点
- 警惕!野外活动要当心 小蜱虫有大危害
- 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推广周启动 携手共促农业发展
- 山东青岛放宽居住落户政策 租房可落户
- 以音乐为媒 “衢州有礼”走进北京
-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爆炸事件已致2死9伤
- 福州国际“渔博会”:推动东盟与中日韩海藻合作与发展
- 热门推荐
-
- 湖南卫星星座一期“湖南一号”星座研制方案专家论证会长沙召开
- 河南三门峡突发山体滑塌致铁路线路被埋 一旅客列车受阻
- 绿色贸易成国际社会关注焦点 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成效明显
- 过火面积超旧金山市区!消防栓里却没水救火,美国怎么了?| 国际识局
- 国家卫健委等16部门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 购买处方药却不需要处方?医保基金流失“黑洞”调查
- 日本首相石破茂发表施政演说
- 金正恩视察朝鲜金化郡地方工业工厂
- 10月中国制造业PMI重返景气区间
- 冬天喝碗羊肉萝卜汤 暖身消滞两不误
- 广东海域83600艘渔船已全部在港避风
- 上海博物馆东馆重新开放 新增多个互动体验空间
- 海南琼海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开园
- 山西升级发布暴雪橙色预警
- 励志!山西宋代墓内题字“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
- 少年志|六一云队课主题曲《少年乘风》来啦
- 美国夏威夷野火遇难者升至80人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去世 享年90岁
- 广州车牌8月个人平均成交价、个人最低成交价双下降
- 法国总理巴尼耶与议会主要党派展开磋商 寻求打破政治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