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历史学家:中国引领亚洲发展,展现大国担当丨世界观
中新网北京1月5日电(陈天浩)新年伊始,英国历史学家、汉学家、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拉纳·米特(RanaMitter)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他希望“在中国以及全世界的共同参与下,2024年会是和平、繁荣、合作的一年。”
谈及对2024年的展望, 米特先简单回顾了“2023年中美关系积极发展的一大领域”。他称,双方关系的积极发展“体现在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以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达成协议,恢复中美双方气候对话,并将在未来继续围绕气候变化问题开展交流。”
经中美双方商定,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于2023年7月16日至19日访华。2023年11月,克里与解振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进行会谈,当时两国就气候行动的大纲达成一致。米特称,“气候变化仍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之一,中美两国在气候领域的合作至关重要。因此,能看到两国一致同意在该重要领域继续加强合作,是一大利好消息。”
米特还表示,“对中国来说,确保在亚洲地区通过开放市场、提供合作并保持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来创造经济发展机会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亚洲开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3年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显示,亚太地区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中国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4.2%。亚太地区37.6%的货物贸易增长和44.6%的服务贸易增长,也出自中国的贡献。
米特表示,不只是2024年,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朝着上述目标努力。这也是世界对中国的期望。在促进经济复苏方面,中国展现大国担当,对自身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成就。“希望在中国以及全世界的共同参与下,2024年会是和平、繁荣、合作的一年,”米特总结道。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百城新房价格环比“三连跌” 政策多次释放积极信号
- 强寒潮将于未来三天影响浙江
- 影视作品的网络评分还靠得住吗?
- 中缅边境打洛口岸连续3日出入境旅客突破6000人次
- 《故乡的泥土》总编剧田运章:生活是创作之源
- 广东海事局已启动防热带气旋I级应急响应
- 国铁集团:针对部分地区严重汛情果断采取主动避险措施
- 两岸共忆学者傅申:阅尽世间珍画 挥写笔墨春秋
- (新春见闻)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兴起“摩旅”潮
- 中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打好“组合拳”
- 日本飞机相撞事故影响持续 羽田机场大量航班遭延误或取消
- 河北医科大学一间实验室起火 无人员伤亡
- 上海专家成功通过外科手术让梅尼埃病患者摆脱眩晕反复发作
- 1-5月中国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0.9%
- 罗翔、余华、马斯克……大批名人疯狂产出“鸡汤文”?
- 壮乡“女农人”:让土地休养生息 农业产业才可良性发展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查获旅客超量携带3.78万支卷烟
- 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 铜梁至安岳高速公路重庆段正式通车
- 总台报道员探访福岛核电站厂区 近距离观察机组状况
- 热门推荐
-
- 台湾客遇东北情 早市里感受烟火漫卷
- 广东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至1.32%
- 美众议长选举再陷僵局:共和党候选人斯卡利斯退选
- 荒地“绿网”变“绿衣” 北京“揭网见绿”提升城市景观形象
- 连云港200辆私家车变身“红眼列车”接驳车
- 海南澄迈乡村见闻: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爱在七夕节南昌552对新人领证
- 台商在江西:点石成“金” 向“绿”而行
- 报告:东部沿海地区社会团体数量领先,传统发达地区仍有发展潜力
- 扩内需提信心防风险 中国财政部介绍如何助力经济恢复发展
- 广西北海优化营商环境为企纾困 “保交楼”出成效
- 聚焦“健康体重”主题 中国科技馆推出“健康中国”科普展览教育活动
- 哈萨克斯坦欢庆共和国日 国际社会致贺
- 国开行已在中国—东盟和中日韩—东盟银联体机制下开展逾200亿元人民币授信合作
- 专家:心梗患者呈年轻化且冬季高发 应注重黄金抢救时间
- 孟加拉国首都一建筑发生爆炸 已致17人死亡逾百人受伤
- 【龙腾九州 福暖四季】超实用!转存龙年祝福贺卡
- 中央气象台6月24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探访中国西部边陲沙漠中的经济开发区:打造产业绿洲
- 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庆祝新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