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历史学家:中国引领亚洲发展,展现大国担当丨世界观
中新网北京1月5日电(陈天浩)新年伊始,英国历史学家、汉学家、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拉纳·米特(RanaMitter)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他希望“在中国以及全世界的共同参与下,2024年会是和平、繁荣、合作的一年。”
谈及对2024年的展望, 米特先简单回顾了“2023年中美关系积极发展的一大领域”。他称,双方关系的积极发展“体现在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以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达成协议,恢复中美双方气候对话,并将在未来继续围绕气候变化问题开展交流。”
经中美双方商定,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于2023年7月16日至19日访华。2023年11月,克里与解振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进行会谈,当时两国就气候行动的大纲达成一致。米特称,“气候变化仍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之一,中美两国在气候领域的合作至关重要。因此,能看到两国一致同意在该重要领域继续加强合作,是一大利好消息。”
米特还表示,“对中国来说,确保在亚洲地区通过开放市场、提供合作并保持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来创造经济发展机会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亚洲开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3年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显示,亚太地区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中国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4.2%。亚太地区37.6%的货物贸易增长和44.6%的服务贸易增长,也出自中国的贡献。
米特表示,不只是2024年,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朝着上述目标努力。这也是世界对中国的期望。在促进经济复苏方面,中国展现大国担当,对自身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成就。“希望在中国以及全世界的共同参与下,2024年会是和平、繁荣、合作的一年,”米特总结道。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举行跨年活动 “中国元素”亮眼
- 第二届链博会倒计时100天 近500家国内外企业确认参展
- 湖畔实验室发布年度创新成果 构建“科技+产业”正循环
- (新春走基层)致敬,那些守候团圆的身影
- 公安部发布四项法庭科学资金数据标准 明年3月1日起实施
- 阿根廷发生汽车连环相撞事故 14人受伤
- 广州知识城广场项目四期主体结构封顶
-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道文化论坛开幕 高道大德齐聚龙虎山论道
- 2024年广州写字楼成交45.6万平方米 同比上升15%
- 中外专家学者聚焦吐鲁番 探讨景教研究新进展
- 西湖网红打卡地 “西湖志愿者”来守护
- 韩国最大在野党发起涉尹锡悦内乱特检法
- 国家统计局:目前物价总体是比较平稳的
- 云南新能源电池产业高速增长 跑出“锂”想“加速度”
- 山东解码齐鲁文化基因赋能旅游业 培育文旅发展新质生产力
- 2024年10月23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调整
- 民营经济理论创新研讨会:以理论创新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美政府考虑重启妇女儿童非法移民关押所 卡媒:道德污点永远不该被重复!
- 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
- 海外网评:美国打压中国科技,“就像用筛子建拦水坝”
- 热门推荐
-
- 广州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政策 深圳优化分区限购
- 中国税务部门曝光五起涉税案件
- 水资源费改税试点为何全面扩围?对企业、居民有何影响?专家解读→
- 吉林打造分层分类特色救助体系 社会救助服务更快捷
- 从前三季度多领域数据看中国经济运行的“稳”与“进”
- 跨越64年 “国家的孩子”回家了
- 山丹炒拨拉:烟火共舞中的烹饪“武学”
- 云南“海菜腔”频频唱响国际舞台
- (身边的变化)浙江县域观察:“村改居”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 2024年内地暑期档遇冷 报告称爆款影片减少是主因
- (聚焦中非合作)中广核与纳米比亚合建海水淡化厂项目获批
- 前7月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13亿元
- 跨省游市场热度回暖 端午旅游好于清明节
- 2024年河南粮食总产量超1343亿斤 同比增长1.4%
- 海南自贸港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联合监管创新机制试点“首单”落地
- 《独行月球》领跑暑期档 喜剧片再现超强号召力
- 第六届长白山粉雪节开幕 通“专列”造“天宫”
- 乘着火车游新疆 广西今年首趟“进疆专列”发车
- 广州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成立
- 伊朗外长强烈谴责英美对也门的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