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打造中欧关系“升级版” 欧洲需校正对华认知
12月7日,今年中欧关系的重头戏——第二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强调双方要坚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确定位,树立正确认知,一心一意发展关系。欧方领导人表示,不希望同中国脱钩,认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符合欧洲利益。在观察人士看来,面对动荡加剧的世界,中欧发出了以对话合作应对挑战的积极信号,值得欢迎。
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建立25周年。相关专家对《国际锐评》表示,站在中欧关系的历史坐标下,这场中欧领导人会晤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双方期待借此总结交往经验,巩固高层密切沟通的良好势头,同时面向未来拓展合作。
中国人常说,“温故而知新”。正确看待彼此,是中欧开展合作的前提。过去20年,中国出台了三份对欧盟政策文件,把欧盟视作世界重要一极,坚定支持欧盟一体化进程,对欧政策保持了稳定连续。相比之下,欧盟对华政策不时出现波澜。特别是近年来,欧盟从战略层面把中国定义为“伙伴”“竞争者”“制度性对手”,一些人还鼓吹对华经济合作“去风险”。不少分析认为,所谓对华“三重定位”自相矛盾,反映出欧盟受到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影响,对华认知发生了错位。这也是中欧关系波折起伏的主要症结。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中国?这个答案其实20年前就已经给出了,那就是“全面战略伙伴”。在这次会见中,习主席再次强调了中欧关系这一正确定位,指出中欧要坚持以战略视野看待彼此,增进理解互信,重信守义,“不能因为制度不同就视彼此为对手,不能因为出现竞争就减少合作,不能因为存在分歧就进行对抗”……这些主张对于中欧关系排除干扰、聚焦合作具有根本性意义。欧方表示,欧盟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愿同中方本着相互尊重、开放坦诚的态度就分歧问题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希望欧方说到做到,以更多的战略自主校正对华认知、回归理性务实。
近日,奥地利前总理沃尔夫冈·许塞尔向《国际锐评》分享了他对“竞争”的看法,认为“竞争会让彼此变得更加强大,良性的竞争永远是件好事”。说到底,中欧合作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2022年,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欧双边贸易额仍创历史新高,达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2.4%。尽管欧洲内部有“去风险”杂音,多家欧洲企业高管今年以来纷纷来华,欧企积极参加中方举办的进博会、消博会等重要展会,法国还将担任2024年服贸会和进博会主宾国。这充分说明中欧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在这次会见中,中方表示愿将欧盟视为“三个伙伴”——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可信伙伴。欧方领导人认为,欧中合作是互惠平等的,希望双方共同努力维护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安全。事实上,对于欧洲来说,最需要去掉的风险是泛政治化以及保护主义。法国雅克·德洛尔研究所近日发布报告指出,借助中国实现自身发展壮大是欧盟的必然选择,欧方需奉行更加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加强能源、绿色、科技等领域互利合作。
从更大层面看,中欧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有责任共同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为发展提供更多推动力。
在这次会见中,双方认同,要在多边框架内加强沟通和协调,坚持多边主义,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并就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事关人类未来的重大问题开展对话和合作。中方愿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包括同欧盟“全球门户”计划对接,一道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这说明,中欧在全球治理理念上具有比较广泛的一致性。只要双方携手,阵营对抗就不会出现,世界分裂就不会发生,人类就会发展进步。
走过20年,中欧交往的经验表明,坚持把彼此视为全面战略伙伴,双边关系就能向前进、向上走。下一个20年,中欧仍需坚持正确认知,在各自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打造中欧关系“升级版”。这不只造福双方人民,也会为世界带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际锐评评论员)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媒:马斯克要求美法院阻止OpenAI转为营利性企业
- 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的上演意味着什么?
- 年轻干部包村日记里的抗洪惊险瞬间
- 为应对尹锡悦或再宣布戒严,韩国共同民主党三班轮值守护国会会议厅
- 关注口腔健康 专家:“老掉牙”需提前预防
- 算命网红被拘,网络算命也不是法外之地
- 北京多家博物馆春节假期延时开放
- 上海警方推出进博会出入境便利服务“组合包”
- 黑龙江:沙尘来袭 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受影响
- 西安机场加速开通、恢复国际航线
- 预制菜“抢占”年夜饭餐桌,多一种选择不是坏事
- (新春走基层)青海:消费帮扶年货节中趣享好“食”光
- 数据显示高通胀拉高美国贫困率 儿童贫困率甚至翻倍
- (新春走基层)跟访哈尔滨旅游“夜班岗”:宁愿挨冻也不舍冰雪消融
- 青海果洛州揉丝草:让牛羊冬春季不再挨饿
- 首届中韩(山东)技能人才交流合作大会在威海启幕
-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工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
- 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闭幕 签约163个投资贸易项目
- 湖南江永推进农业现代化 十万余亩晚稻迎丰收
- 范迪安:用艺术呈现发展新气象
- 热门推荐
-
- 中国—中亚交通部长会议机制正式建立
- (走进中国乡村)海南动漫小镇:古村落培育新潮流
- 中国-中亚峰会丨弦鼓一声,回雪飘飖——这支来自西域的舞蹈为何火了千年?
- 前瞻2025:新举措频出,未来产业前景可期
- 吴雪勇:发挥版本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独特作用
- 文化热、科技热、体育热,夏日文旅经济“火热” 新消费强劲
- 新疆阿尔金山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野生动物自由奔跑
- 青海哇让抽水蓄能电站暨玉树果洛二回、丁字口输变电工程开工
- 第十四届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 第三季度47部国产电视剧获准发行 现实题材占多数
-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发生4.8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骑电动车不走“正道”该吃罚单
- 共谋文旅合作发展 2024四川文旅推介活动走进陕西
- 击落物体来自外星? 北美防空司令部:暂不排除任何可能
- 安徽完成新污染物环境风险摸底调查
- 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团队完成十幅敦煌壁画DNA存储
- 山西年底将实现市本级不动产登记业务“域内通办”
- 呼伦贝尔255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
- 中国钢铁业如何疏解行业堵点、难点?
- 大山深处的“护林人” 半生守护一片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