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热评:应对气候变化,各国应共同加快行动步伐
中新网12月1日电(魏晨曦)11月30日至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举行,这是迄今为止,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规模最大的一次缔约方大会。
此次大会延续并深化“共同落实”的主题,将首次对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取得的进展进行全球盘点,共同制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更具雄心的计划,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召开之际,正逢人类历史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气候危机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对世界各地居民的生活和生计,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
近年来,人类经历了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巴西暴雨、加拿大野火危机、欧洲极端高温、利比亚洪灾、北极冰川加速融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此前发出警告,称“气候崩溃”已经开始。
加快气候行动,刻不容缓。以务实行动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也是全球共同的责任与担当。
回顾过去,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再到《巴黎协定》,一份份文件,一项项议程,一次次合作,都见证了国际社会30年来,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决心。
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务实行动: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面向国际社会,中国持续输出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方案,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然而,少数国家作出承诺却难以兑现,极大损害了南北互信,导致国际社会始终无法形成行动合力。早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哥本哈根大会上,部分发达国家就做出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支持,但至今尚未兑现。
应对气候变化,关键在有效落实。气候变化已经从未来的挑战,变为紧迫的危机。在应对该问题上,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置身事外,必须同舟共济、各尽所能、合作共赢。
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是兑现气候承诺的决定性时刻,也是推动全球气候行动的关键时刻。当下,应加快步伐,让气候行动“学会奔跑”正如COP28主席苏尔坦·贾比尔所言,“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打出“先用后转”组合拳 支撑成果转化新突破
- 5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创近6年新高
- 商务部定点帮扶湖南城步 41个项目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 中国阳江核电站年度上网电量首破500亿度
- 北京交管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 受灾群众推行“延期办”“容缺办”
- 安全配置为何长年“保级”?
- 节日文化融入园林景观 北京市属公园推出37项七夕游园活动
- 浙江高校研究团队发现两个昆虫新物种
- 降温12℃以上 我国大部将有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 特朗普发表讲话宣布胜选 承诺帮助美国“治愈”伤痛
- 云南文山推动三七产业创新发展 打造世界“三七之都”
- 港澳人士游南沙系列活动邀澳门学生深度体验南沙
- 中国疾控中心:老年人也要尽快做到新冠疫苗的“应接尽接”
- 广州2024年气温或将偏高 高温热害重
- 北京拟加强地名文化保护 创新地名应体现地域特色及功能定位
- 美国俄亥俄州一小型飞机坠毁 造成3人死亡
- 黎以冲突爆发以来 黎巴嫩已有2306人死亡、超万人受伤
-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建设试点
- 秋日摩托车郊游出行增多 北京交管部门发布安全提示
- 高考临近考生如何科学饮食
- 热门推荐
-
- 外媒:秘鲁前总统藤森将参加2026年总统选举
- “第二届中韩生命健康产业跨境合作交流会”在首尔举行
- 治疗药物广泛可及造福中国SMA患者 专家:治疗须多学科协作
- “e法e同行 护航新征程”短视频征集活动作品展播:浓浓年味儿在每个人的心里
- 自动续费还有多少“坑”需要填平
-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世界不需要美国扮演“金融警察”
- 尼尔森IQ:预计到2030年全球“Z世代”市场购买能力将达12万亿美元
- 互联网家居售后服务平台角逐正酣
- 美国宣布:全面禁用俄罗斯软件公司卡巴斯基的软件
- 黑龙江佳木斯一体育馆发生坍塌 当地:现场已封锁,正在救援
- 柴达木盆地诺木洪水库工程输水洞进口塔架顺利封顶
- “中国玻璃器皿之都”亮相糖酒会 项目签约协议总投资超65亿元
- 多家外媒认为美国高利率政策拖累世界经济 美元走强加剧海外通胀
- 《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年鉴2023卷》在京发布
- 优化环境打包支持政策 20家央企254家子公司落地保定
- 速查 你的账户有变化!有人多了10000多
- 江苏省公共机构碳普惠管理信息平台试点启用
- 京港青少年参加跨学科教育公益活动 开启轨道交通科普启蒙之旅
- 首届中韩企业家跨境电商合作论坛在首尔举行
- 浙江9城已官宣入夏 “30℃+”将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