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约旦商人穆罕奈德:“一带一路”就是个大家庭
中新网义乌10月17日电(张斌 董易鑫)“十年前,很多人都不太明白‘一带一路’是什么。现在,我理解‘一带一路’就是一个‘家庭’。我们在一起分享很多机会,一起做事,一起渡过风险,一起创造更好的未来。”
近日,在浙江义乌生活了20多年的约旦籍商人、义乌BEYTI餐厅负责人穆罕奈德向中新网记者说。
2000年,穆罕奈德初到中国,与叔叔一起在广州开了一家餐厅。两年的从业经历让他萌生了自己开店的念头。后来,他和自己曾经的翻译——安徽姑娘刘芳结婚,一起到义乌开了家阿拉伯风味餐厅。
“刚开始,我来打工,中国有工作让我做;后来,中国又有了让我当老板的机会。从一个人来到现在什么都有,我要感谢这个地方。”穆罕奈德说,他的餐厅叫BEYTI餐厅,可以翻译成“贝迪”,在约旦语里的意思是“我家”。
这些年,来BEYTI餐厅的食客从以阿拉伯人为主到越来越多元,除了义乌本地人,甚至还有许多人专程从义乌市以外的地方赶来寻访美味,感受不同的美食文化,了解异域风情。穆罕奈德也让厨师对餐品进行本土化调整。随着餐厅规模不断扩大,他甚至考虑把餐厅开到浙江省会杭州。
“我们餐厅共有超120名员工,三十多位来自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有的员工在店里待一段时间就去义乌市场做生意了,有人学了本领回国开店,过得都不错。”穆罕奈德注意到,这些年,留在中国、留在义乌的外国人越来越多。
特别是2022年12月,义乌推出优化国际营商环境和涉外服务10项新举措以来,外商加速回流当地,外资经营主体“激增”。目前,该市共有外资经营主体超8800户,外商投资来源主要集中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在义乌街头,包括BEYTI餐厅在内,有许多阿拉伯特色咖啡厅、茶馆、餐厅、超市。其中有的店铺上午闭门谢客,从下午营业至凌晨,形成新的城市文化。
“大家在这里会尊重你的作息、饮食习惯。”穆罕奈德说,在义乌生活,安全感“很足”。“一些外国人把家安在义乌后会经常出差做贸易,甚至一个月在外忙碌,也不用担心家人的安全。你没有生活在有战争的国家,无法深刻体会到(安全)有多重要。”
采访间,穆罕奈德反复提到一个词——机会。
“义乌机会很多,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在义乌,你批发衣服赚不到钱,就批发鞋子,批发鞋子赚不到钱就去找另一个样品。你还能在义乌开理发店、超市,或者给采购商当翻译……只要你足够勤劳,总有属于你的机会。”他说。(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适用税优政策的商业健康险迎来扩围
- 云上亚运村 绿色低碳行
- 云南滇中引水一期工程主干渠掘进完成近八成
- 2023广州国际灯光节开幕 珠江两岸上演视觉艺术盛宴
- 世界技能博物馆推出首个临展“世界陶瓷技艺展”
- 情绪消费成时尚热点
- 可吞咽传感器助力监测胃肠道健康
- 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发生5.3级地震
- 北京将加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 波音公司将就737 MAX型飞机坠机事故承认刑事欺诈指控
- 降准后“降息” 中国央行出“组合拳”加大经济支持力度
- 安徽祁门:深秋橡子熟,松鸦采集忙
- 国家卫健委: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 多种疾病交织叠加
- 甘肃文化品牌:《河西走廊》纪录片带动的不只是丝路文旅
- 美媒:美机密外泄后“五眼联盟”齐要说法 美官员安抚盟友焦头烂额
- 波音宣布收购其重要供应商势必锐
- 重庆科技馆开馆15年 科普服务体系从“种子”成“大树”
- 6003人入围北京2023年积分落户公示名单
- 今年来浙江检察机关办理民生案件1.2万余件
- 三个“度”照见“中国剑瓷之都”医教改革轨迹
- 热门推荐
-
- 首届“情融两岸·品悟天府”台胞社团领袖四川行活动启动
- 西部陆海新通道:跨越山海 中国和东盟携手共赢
- 乌克兰西部一地发生爆炸 疑似弹药库遭袭
- 共品“国鱼”之美 “中国大黄鱼之都”福建宁德举办大黄鱼文化节
- 天津2023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5417亿元 创历史新高
- “五一”假期首日中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3亿人次
- 《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大系·绘画卷》面世
- 拜登重组白宫经济顾问团队
- 瑞士拒绝向乌克兰出口96辆豹式坦克
- 三峡大坝旅游区2024年接待游客321万人
- 万科回应市场关注:不会躺平 将强化底线思维增厚安全垫
- 演员王星越:热爱生活 更好地塑造角色
- 释放创业与股权投资活力
- 哈马斯失去对加沙的控制?加沙超70万儿童流离失所
- 稻浪滚滚果满园 全国农业机械化迎丰收盛宴
- 广西柳州警方通报“夜宵摊有人打架”:8名嫌疑人被抓捕归案
- 优质供给不足 线下零售业如何破解发展难题?
- 【透视】超8成美国民众认为官员完全不在乎他们的想法
- 广东多地暴雨 广州增城“倒水”逾百毫米
- 专家支招立秋时节健康防护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