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后“降息” 中国央行出“组合拳”加大经济支持力度
中新社北京9月15日电 中国央行15日发布消息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季末流动性平稳,其当天开展1390亿元(人民币,下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591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
这是中国央行拿出“组合拳”加大经济支持力度的又一举措。在14日宣布降准后,其又执行“降息”:在上述1390亿元的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有340亿元的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1.95%,此前为2.15%,下降20个基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研究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中新社表示,央行在隔夜降准后,MLF价平量增操作,总量与结构性工具配合,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充分体现官方稳增长决心。而从过往经验看,重启14天期逆回购主要是应对季末短期因素对资金面扰动,满足机构短期资金需求。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称,14天期利率错时跟随下降,在期限匹配的前提下,与降准等宽货币工具配合,既保证了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面松紧得宜,又有利于延续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够、节奏稳、结构优、价格可持续的趋势,还能继续促进市场主体的信贷成本和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周茂华认为,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宏观政策效果有所显现,需求修复动能有所增强,市场预期在逐步好转。从政策时滞看,国内财税、货币政策、稳楼市、促投资等政策组合拳效果将进一步得到释放,随着信心回暖,这些政策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0件秦封泥在穗亮相 折射大秦帝国历史脉络
- 琼州海峡推行全面“预约过海” 鼓励来琼“租车旅游”
- 加拿大2023年平均通胀同比上涨3.9% 达32年来次高水平
- 鼓励老年人经常食用大豆制品
- 中新健康|广州五旬男子经常掏耳朵 10年后竟长出了癌
- 百余名民贸民品企业家“甘南行”只为这件事
- 早诊早治有助于延缓帕金森病进程
- 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西南地区和江南西部有雨雪天气
- 少年向何处飞驰
- 剩菜盲盒悄然兴起 “临期食品”你会买吗?
- 中国央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
- 江西泰和乌鸡变“凤凰” 成当地农民致富“金饭碗”
- 科学家首次在南极附近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禽流感病毒
- 事后惩治→事前预警 治理网暴这些机制将派上用场
- 国家疾控局:浙江省发现一例H3N2与H10N5混合感染病例
- 在法中资企业首次联合发布在法国履行社会责任报告
- 巴西圣保罗狂欢节开幕
- 【新春走基层】产业一线竞技忙
- 全国秋粮收获已经过三成 新疆伊犁刷新全国玉米高产三项纪录
- 宁夏盐池90后“羊老板”有本致富生意经
- 热门推荐
-
- “机遇中国·品牌重庆”海外首站推介会亮相罗马
- 恒大地产、佳兆业、广西万通被深交所公开谴责
- 土耳其总统回应土以贸易关系 :“已断绝与以色列的关系”
- 宋庆龄文化展示中心揭幕 “小先生讲解团”成立
- 金融案件占比呈逐年增加趋势 天津二中院发出提示建议
- 6月9日起北京地铁全网、城六区地面公交刷卡自动核验健康码
- 中国游泳队持续遭抹黑,一重要原因披露
- (第七届进博会)深耕中国市场 跨国企业“预约”明年再见
- 新冠病毒引发肺炎如何治?疫苗接种是否依然有效?
- 保障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安全 严守青少年不良网络消费大门
- 《纽约时报》:美国十州正在让童工合法化
- 上海:从“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 为更多家庭提供优质托育服务
- 直播带货乱象期待数字化监管治理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京津冀局部地区今日最高温或达40℃以上
- 油气田有了“AI超级大脑”
- 北京养老服务网助力“环京养老圈”服务资源对接共享
- 2024年11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851.4万件
- 中国科幻大会将发布《2024中国科幻产业报告》
- 一批南京大屠杀史最新研究著作及有关书籍在南京首发
- 越南北部一煤矿坍塌致5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