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英媒:在频繁的校园枪击中成长,美国年轻人深受“枪害”!
【世界说】英媒:在频繁的校园枪击中成长,被枪支制造商视作新市场,美国年轻人深受“枪害”!
中国日报网10月16日电 英国《卫报》网站13日刊文称,美国年轻人深受“枪害”。在美国,枪支暴力及其所带来的创伤对于Z世代年轻人来说是常态化的,校园枪击事件伴随着他们的成长。
文章指出,美国Z世代是在预防枪击事件的演习以及在电视上目睹校园杀戮以及其他暴力行为中长大的。枪支是现如今导致24岁及以下美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他们的集体心理也因此被重塑。
美国南方贫困法律中心(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为每个城镇带来枪支安全”(Everytown for Gun Safety)以及美利坚大学两极化和极端主义研究与创新实验室(Polarization and Extremism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Lab)2023年联合进行的一项全美性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否直接或间接经历过枪支暴力,年轻人都对此感到焦虑、悲伤、失落和恐惧。
36岁的玛丽安·阿尔瓦拉多(MaryAnn Alvarado)是加州预防暴力倡导组织YouthAlive!运营的Teens on Target的项目负责人。她表示,对于许多她所遇到的美国青少年来说,枪支暴力是常态化的,或者在他们看来是不可能制止的,甚至有些人认为拥有枪支可以保护自己的家人。
两极化和极端主义研究与创新实验室研究主任帕夏·达什特加德(Pasha Dashtgard)表示,许多美国人对公共场所的暴力行为保持高度的警惕,同时具有焦虑、抑郁和担忧的情绪。
人们对于这种恐惧感的一种反应是加入枪支暴力预防活动,另一种则是“拥抱”枪支。该研究室2023年的研究显示,美国约1/3年龄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认为,有枪比没抢更安全;39%的受访者表示极易获得枪支,他们中的半数已经拥有了枪支。
但枪支暴力预防组织Project Unloaded的创始人妮娜·维尼克(Nina Vinik)认为,枪支并不能让个人或家庭变得更安全,拥有枪支的人事实上比没有枪的人更有可能遭到枪击。
来自洛杉矶南部的曼尼·马塞多(Manny Macedo)表示,他几乎每晚都能听到枪声,但“我从小就被教导无视它”。如今,马塞多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名大三学生,他领导着该校“学生要求行动”(Students Demand Action)小组,希望帮助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及城市中的其他孩子远离枪支。
马塞多所在的社区中有许多年轻人携带枪支,尤其是那些与帮派有关联的人。洛杉矶暴力预防组织城市和平研究所(Urban Peace Institut)执行主任费尔南多·雷洪(Fernando Rejón)指出,对于美国Z世代的年轻人来说,社交媒体或助长了帮派冲突,导致更多与枪支有关的死亡。
阿尔瓦拉多也表示,曾经听到六年级的孩子说社交媒体上有许多“美化拥有武器”的视频,鼓励11岁和12岁的孩子认为枪支“很酷”。
达什特加德指出,在美国,有关拥有枪支可以提高个人或社区安全的宣传并不是新生事物。《卫报》文章称,这些说法早在互联网时代前就出现了,如今在网络平台上得到了延续,年轻人会在一些频道和聊天群中看到用枪支来解决各种不满的宣传,而网络上一些有影响力的年轻人也成了美国枪支行业策略的一部分。
倡议减少枪枝暴力的美国非营利团体“暴力政策中心(Violence Policy Center)执行主任乔希·舒格曼(Josh Sugarman)表示,全美步枪协会(NRA)和美国的枪支制造商通过以年轻人为导向的广告宣传,利用这些叙述,将年轻人视作一个尚未开发的消费市场。
(编译:高琳琳 编辑:马芮)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国务院食安办等四部门出手
- 住建部专家:理性看待百强房企销售数据,高估了市场调整幅度
- 全球极端野火研究等入选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 浙江杭州成立大运河(杭州段)司法保护基地
- 正确控糖的观念,你对了几个?
- 她在美国研究唐人街
- 日双向客流将达50万 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2025年投用
- 北京推出鼓励措施 亚洲首店最高补贴500万元
- 江西多个景区推出文创雪糕 开启打卡新模式
- 央行发布2023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 国际锐评丨为什么世界喜爱中国车?
- 北京城市副中心筹建首个5A级景区!四景区水路连通
- 追光动画于洲:不做社会热点,做文化精品
- 世界对中国经济的关注和信心不断增强 词云图发现→
- 【国际漫评】“抢椅子”游戏
- 用好数字技术 推动京剧传播
- 美政府对“毒列车”运营公司展开调查 官员称脱轨事故“绝非偶然”
- 万人畅享十万串麻辣烫 世界最长麻辣烫桌湖南益阳诞生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宣传片首次亮相赞比亚首都卢萨卡
- 世界首例!美国医生将基因编辑猪肾移植到患者体内
- 热门推荐
-
- 上海拟加大力度引进海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 山西长治至俄罗斯莫斯科中欧班列首发
- 美国总统拜登新冠检测呈阳性
- 第四届西北教育装备博览会开幕 提升教育装备信息化智能化
- 第四届马兰花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浙江省决赛落幕
- 焦虑、自我苛责的背后是什么?你向内看见自己了吗
- 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相关政策的通知
- (身边的变化)红色村落新兴观鸟游
- 印度古吉拉特邦一栋六层建筑倒塌 已致7人死亡多人受伤
- 国内厂商首次公布能有效中和BA.5变异株的疫苗,何时可上市
- 首都中外家庭共度国际家庭日 共享科学“家”年华
- 网红涌向联合国“开会”虚假精英人设注定翻车
- 北京房山约6万户停电 今起对道路中断的村空投物资
- 湖北宜都:一根“草”种出“金产业”
- “凝时聚珍——中英钟表技艺交流展”开幕式在伦敦举办
- 广东台山新农人投身特色种植业 收获致富“甜蜜果”
- 美媒:美国约4900万辆汽车安全气囊存在安全隐患
- 天津两会观察: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和管理势在必行
- 海外人才宁德行:访千年古镇 探甘国宝文化
- (新春走基层)住在保障房里的年轻人:因一个家,择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