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矛盾制约日本经济复苏
近日,日本央行、总务省、厚生劳动省等多家官方机构发布日本经济数据。从物价、工资、企业经营情况等多个维度看,近期日本经济复苏态势仍不及预期,政策刺激效果并不显著,民众生活压力仍存,企业经营状况严峻,日本经济结构存在的“顽瘴痼疾”仍有待解决。
由于日本央行担忧过早退出货币宽松政策会使当前的通胀水平难以持续,新任央行行长植田和男上任以来基本维持“小步慢走”的节奏,日本通胀率不断攀升。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6月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5.0,同比上涨3.3%,为连续22个月同比上升。7月31日,帝国数据库发布的日本195家主要食品制造商涨价情况显示,8月涨价品种数量为1102种,其中包括乳制品、调味料、谷物制品等。2023年迄今为止涨价品种数量累计为3.07万种,已经超过2022年全年的2.58万种。而根据统计,9月和10月将分别有2000余种商品和4000余种商品涨价。
商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转嫁成本。日本央行8月10日公布的7月企业物价指数为119.3,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3.6%,为连续29个月上涨。但同时,增长率已连续7个月下降,主要原因是能源、化学产品等原材料的进口价格下降。进口物价指数(以日元为标准)的增长率与同期相比下降了14.1%。在全部515种产品中,超过八成的436种产品价格同比上涨。其中饮料、纸制品、运输用机器的增长率分别为10.1%、14.9%、3.0%。
日本央行认为,在资源价格上涨趋于稳定的情况下,进口物价已经开始下降。由于成本压力减轻,未来核心CPI的增长幅度将会缩小。不过,企业将此前原材料价格上涨部分进行价格转嫁的动向仍在持续,日本央行7月公布的经济、物价形势展望报告中,将2023年度核心CPI预测值大幅上调至同比上涨2.5%。
由于物价上涨,居民实际工资连续15个月呈现负增长。厚生劳动省最新公布的每月劳动统计速报显示,从名义工资看,表示劳动者人均名义工资的6月现金工资总额同比增长2.3%,达到46.2万日元。其中规定内工资同比增加1.4%,达25.4万日元,与5月的1.7%相比增长趋缓。奖金等特别支付的工资同比增加3.5%,达到18.9万日元。规定外工资同比增长2.3%,达到1.8万日元。然而工资增长却没能跑赢物价涨幅。与5月相比,居民工资和奖金的涨幅缩小,而CPI的上升幅度有所扩大。日本居民6月实际工资同比下降1.6%,连续15个月负增长,降幅环比扩大0.7%。
实际工资水平的下降限制了家庭购买力。总务省的调查结果显示,5月牛肉支出额比前年减少了4%,为1833日元。日本农业界人士表示,东京的蔬果批发中,哈密瓜等面向酒店和机内餐点的价格越来越高。在零售店,受节约意识影响,切成块出售的西瓜等销量很好。但是甜瓜和芒果等1000日元以上的高级水果销量不佳。大型大米批发公司也提出,“消费者的低价购买意向在增强”。数据显示,6月2人以上家庭的消费支出为27.55万日元,同比下降4.2%,为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由于食品等价格涨势显著,且与生活相关度最高,对消费下滑的拉动效应也最为突出。
企业经营形势依然严峻,“零零贷”偿还期加速企业破产进程。东京商工调查所报告显示,7月全国企业破产件数(负债额1000万日元以上)达到758件,同比增加53.4%,连续16个月超过上年同期。该涨幅创下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以来的最高值。7月破产企业负债总额1621亿日元,同比增长达91.7%。其中,与新冠疫情相关的破产件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6.6%,达到271件。因无法将原材料价格上涨部分转嫁到产品价格而难以继续经营的“高物价破产”件数达到了58件,接近去年同期的3倍。新冠疫情时期,日本政府面向企业提供了无利息、无担保的“零零贷”项目,贷款额度最终超过42亿日元,一度解决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保护了部分企业免于破产。然而当前贷款即将进入归还周期,部分企业却尚未从原料价格上涨、成本转嫁不畅等问题中脱困,无力偿还贷款,资金链断裂,只得破产。
此外,劳动力严重不足仍是日本企业面临的难题。7月,包括人工费上涨在内的“人手不足”破产件数达到51件,是去年同期的1.8倍。日本共同社最近针对“人手不足”问题对114家主要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认为“人手不足”或“稍微不足”的企业共计49%。在关于应对策略的多项选择中,认为应“扩大聘用规模”的最多,占72%;认为应“扩大应届毕业生录用”的占47%;认为应“接受外国劳工”的占18%。然而认为应“提高工资”的只有38%,认为应“改善福利待遇”的只有16%,与扩大聘用相比,所占比例非常低。也有24%的企业表示“正在讨论”2024年度的工资上调,61%的企业表示“方案未定”。
综上所述,日本经济似乎面临着物价、工资、企业运营成本、央行货币政策之间的多重矛盾关系。货币政策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抬升企业成本,导致物价上涨,企业涨薪意愿下降,民众实际工资负增长,消费意愿降低,经济环境整体弱化,这也暴露出日本经济结构中存在的诸多“顽瘴痼疾”。日本经济学界有观点认为,按照当前的货币政策,日本央行欲稳定物价目标,改善国民生活和经济环境仍需较长进程。日本央行不应拘泥于2%的物价目标,而是应确保中长期物价稳定。此前对于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的灵活运用实际作用有限,应尽早采取解除负利率等更加全面的政策修正措施。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在日本,由于物价和工资的同步上涨,社会正在对摆脱以往的经济“闭塞感”抱有期待。但这不过是“看上去很美”的虚假景象,并无实际意义。因为无论物价上涨率和工资上涨率以同样的幅度提高多少,实际工资和实际收益都不会改变,对经济活动也并不会造成实际影响。如果日本政府希望改善个人生活和企业收益,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实际值”。为此,企业也需要积极进行设备投资,这需要提升企业的中长期增长预期。或许在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外,日本应通过提高劳动市场流动性、持续扩大入境需求、加大利用外国劳动力、提高出生率等举措提升经济潜力。然而结构性矛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破解的,受制于世界经济形势,过度依赖国际资源的日本经济何时能走出“怪圈”仍有待观察。
陈益彤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乘“新”而上 能源行业多措并举迎峰度夏
- 端午假期接棒“最火”五一 2小时旅游圈去哪玩?
- 赵同录: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现场会在枣庄举办 探索产业转型新路径
- 海外网深一度:万亿美债要来了,美国财政“余额不足”
- 专访学者晏青:饭圈冲突反映的是社会文化断层和价值分歧
- 能源转型风起“绿”涌 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
- 日本大学生在蜀汉遗风中踏梦寻三国
- 第一批国家公园如今有多美?一起去看看
-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会见美国商会会长克拉克
- 日本千叶县西北部发生4.2级地震
- 对克扣学生实习报酬的不法行为“零容忍”
- 摩洛哥政府召开会议 讨论救灾工作和制定重建计划
- 日媒:日本音乐家坂本龙一去世
- 闻到了吗?木香“花瀑”香气扑鼻
-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石家庄海关“进口食品企业安全责任年”正式启动
- 北京怀柔水库将开启大流量泄洪 提醒市民务必远离河道行洪区域
- 拜登体检报告出炉:“依然健康精力充沛,适合履职总统”
- 铁路上海站端午小长假预计发送旅客超220万人次
- 重庆提前预泄和后续拦洪组合调度 应对新一轮过境洪水
- 热门推荐
-
- 2021年六成医药股营收净利双增,百济神州成“亏损王”
- 湖北7青年创新“稀奇民歌”推广土家传统文化
- 新时代对外话语创新高峰论坛暨第三十五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 西藏林芝空地协同锻造“水上蛟龙”
- 搭建交流平台 江西九江学院“校长有约”用情育人心连心
- 南苏丹外交部:苏丹冲突双方“原则上同意”停火7天
- 因“哥们义气”惹命案 男子潜逃18年在内蒙古落网
- 《云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印发 部署12个生态修复重点工程
- 今日广西海南岛等地雨势较强 南海热带扰动将加强为热带低压
- 莎士比亚珍贵实物资料在上海展出
-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戏剧《家长会》亮相天津
- 荷兰破获最大规模冰毒走私案 查缴逾3吨冰毒
- 中国深化不动产单元代码“一码关联”
- 今年前五月江西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080起
- (经济观察)关键时刻 中德携手向“绿”而行
- 助长又益智 你家娃运动得够科学吗?
- 10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加快至7.6%
- 日照打造户外劳动者“15分钟休息圈”
- 浙江义乌:计划2024年平均每周一场展会开幕
- “非遗传承之美”中柬文创文化展在柬埔寨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