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温室气体排放持续或致大西洋环流在2025年后崩溃
中新网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论文提醒称,在温室气体排放持续的情况下,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一个携带热带暖水北向前往北大西洋的巨大洋流系统)可能在本世纪中,或可能在2025年后的任意时间崩溃。这些评估强调了人类行为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
该论文介绍,AMOC是地球气候系统中最重要的临界元素(即会切换到不可逆状态的子系统)之一。它或许会崩溃是人类重要的忧虑之一,可能对北大西洋地区和全世界气候造成严重影响。这种突发气候变化上一次发生于末次冰期的Dansgaard-Oeschger事件中,由AMOC的崩溃和恢复所致,这造成北半球平均气温在十年内发生10-15摄氏度的波动,远大于现在一个世纪内1.5度的改变。AMOC的强度直到2004年才得到持续监测,这些观察表明AMOC正在减弱,但还需要更长的记录来评估其规模。最近一次IPCC评估认为,AMOC不太可能在21世纪完全崩溃。
这篇最新研究论文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Peter Ditlevsen和 Susanne Ditlevsen共同完成,他们分析了1870至2020年间北大西洋海表温度作为AMOC的指标,这些记录所追溯到的时间比直接测量AMOC要久得多,能够对温度趋势得出更稳健的信息。他们发现了AMOC关键转变的早期警戒信号,表明它可能结束或崩溃的时间点最早可至2025年,且不晚于2095年。
本项研究中,论文作者没有就AMOC变化的驱动因素做出假设,但他们指出,在所研究的时间段内,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几乎线性增长,目前尚不能排除其他作用机制,也不排除崩溃部分发生的可能。(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震中日记丨挽救生命的决心和信心不动摇
- 中国已全面淘汰23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非遗+旅游、乡村生活……假期还没决定去哪?可以来这些地方看看
- 收入增长跟不上通货膨胀 超半数美国人认为经济“糟糕”
- 万水千山“粽”是情:老味道与新国潮碰撞“舌尖”上的端午
- 山火肆虐下,好莱坞传奇标志牌着火了?网络疯传的假图假视频,竟是AI生成
- 元美术馆开馆 首展“长歌开元:身体与语言的交响”启幕
- 2020快手母婴生态报告:城市奶爸母婴作者比例高于小镇爸爸
- 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强震已致4人死亡
- 国际媒体制作人翠花:用全球化思维和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 “谣盐”再起:食盐里含的亚铁氰化钾能吃吗?
- 2025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来了!别错过
- “父母食堂+”加出服务新花样
- 上半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4.7万亿元 海洋经济向好态势明显
- 受冻雨天气影响,2月1日北京南站部分始发终到列车停运
- “超长待机”高温天气带火中原“冷经济”
- 外媒关注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助于提升对中国整体发展的信心
- 车展开始不卖车了?
- 山西晋中:创新治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 2023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执业质量检查名单公布
- 热门推荐
-
- “爱的投喂”未必科学 孩子更需多运动
- 北京将加快医疗大模型落地应用 支持脑机接口等研发
- 美国血泪劳工史难逃历史鞭挞
- 警惕“看人下菜”的粉红税
- (第六届进博会)浙江“掘金”进博会:抢购全球好货“加码”外资招引
- 长征故事|长征路上,红军战士如何扫除“文盲”?
- (新春走基层)千树万树李花开:广东侨乡信宜现醉美“雪”景
- 国家移民管理局:暑期超8200万人次出入境
- 山东启动“春耕”专项行动 用“智汇”护航春耕生产
- 古城平遥游客暴增近7万人 县委大院25年来首次开放停车
- 足迹·丝路24小时丨 “一带一路”十年 共建熠熠答卷
- 中国首张“草票”在内蒙古发布
- 跟着节气过日子:数九寒冬 冬至节气看哪里全面冰冻盼春归
- 满足好画质好音质双重期待 创维发布内置回音壁Mini LED电视
- 超前谋划储备、项目建设提速 多地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 今年月饼市场持平或略有下降,天价礼盒消失百元平价礼盒增多
- “南湖·1921”红色旅游列车3月1日恢复开行
- 50多个国家或地区旅行商在安徽感受文旅和科技魅力
- 路边发现罂粟及时报警 青海西宁两学生获表彰
- 台湾花莲发生5.5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