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作是最大的风险 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
不合作是最大的风险 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寰宇平)
中国是机遇,不是“风险”。国际社会应该警惕和共同抵御的真正风险是以“去风险”之名推进“去中国化”
近期,“去风险”正在取代“脱钩”,成为西方一些政客谈论对华经济关系时的新论调,被用来美化包装一系列以“去中国化”为目的的消极政策。所谓“去风险”,本质上是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违背经济规律,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最终会阻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一)
“‘去风险’可能比‘脱钩’更圆滑。”《纽约时报》一语中的。
上一届美国政府高调推出“脱钩论”,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本届美国政府虽然声称“无意遏制打压中国”,但以政治手段干扰破坏中美经济联系的图谋并没有变。在“脱钩论”不切实际、不受欢迎的情况下,美国一些人急于寻找新说辞。从“精准脱钩”到“小院高墙”,从“增加供应链韧性”到“供应链多元化”,从“近岸外包”到“友岸外包”,名目不断翻新。
“去风险”被加上“不追求‘脱钩’”的限定语,是为了同“脱钩论”拉开距离,增加迷惑性。然而,所谓“去风险”不过是新瓶装旧酒。首先,“去风险”的具体政策指向还是技术封锁、投资审查、供应链转移等老一套。美国政府高官不久前在一场政策演讲中,一边高谈“追求‘去风险’‘多元化’,而不是‘脱钩’”,一边扬言要用“‘小院高墙’保护我们的基础性技术”。其次,“去风险”的真实目的依旧是遏制打压中国,为当前美国政府的错误对华政策服务。美国《外交事务》杂志说得明白:美国力推“去风险”,实际上是要限制中国在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的能力,限制中国在关键原材料及其加工上的地位,限制中国市场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在21世纪的今天,国家间相互依存本是常态,不能把相互依存与不安全简单画等号。“去风险”说法尽管“圆滑”,却解决不了美国当前处理对华经济关系时面临的困境:一方面意识到“脱钩”会自损利益、不切实际,一方面又难以摆脱将中国当作“假想敌”的执念,变着法儿搞“脱钩”。如此自相矛盾的心态,只会让美国继续在自我制造的围城里打转。
(二)
自由贸易、分工协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下,各国加强分工合作,带来的是共同发展。
中国是机遇,不是“风险”。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是全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持续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世界开放报告2022》显示,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进展,开放指数不断提高,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英国《金融时报》首席国际事务评论员吉迪恩·拉赫曼认为,西方对华“去风险”本身就是巨大的风险。
“去风险”的政治操弄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阻碍全球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社会应该警惕和共同抵御的真正风险是以“去风险”之名推进“去中国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警告,“去风险”的趋势可能令各国以牺牲全球增长为代价转向国内,“危险就是全球经济可能分裂成一些集团”。新加坡副总理黄循财指出,有关针对中国“去风险”的声音,同样会导致更加碎片化和“脱钩”的世界经济,“一个碎片化的全球经济将把世界分裂为相互竞争的区域集团”。
美国炒作“去风险”的目的之一在于蛊惑盟友,进而在经济领域打造遏制打压中国的“小圈子”,但美国盟友对这种政治算计将给自身利益造成的损害保持着清醒与警惕。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不久前公布的在11个欧盟成员国进行的民调结果显示,4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伙伴”,认为对华合作带来更多机遇的受访者多于认为对华合作带来更多风险的受访者。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就对华经济关系问题发布报告,认为“多元化战略不能依赖于撤离中国市场”。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直言,欧洲国家对华认知应该更客观,欧洲执意寻求对华“脱钩”或者“去风险”,无异于“自寻短见”。
(三)
不合作是最大的风险,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
在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的形势下,各方都有自己的安全关切。但泛化国家安全,把其当成推行保护主义、遏制打压他国的借口,只会将风险扩大化,造成更多和更大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其发展大势从未改变。当前,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世界不应该、也不可能退回到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不要把宝宝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别把让我们所有人变得更好的经济全球化抛出窗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的话,道出了许多国家的共同心声。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也认为,世界经济不应碎片化,“脱钩”将损害全球经济发展,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违背全球化潮流。
应对困难挑战,合作是唯一的出路,也是最好的办法。各国应当顺应历史潮流,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坚决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使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更加公平惠及不同国家、不同人群。对于一些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各方完全可以通过协商合作,共同防范应对。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各国真正需要的是用开放的心态、开放的行动、开放的合力,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以“去风险”之名搞“脱钩断链”,只会导致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只会制造经济割裂,拖累世界经济发展。(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5月北京CPI同比由正转负 金饰品价格涨幅回落
- 第十四届中国社工年会在北京举行
- 对抗毕业焦虑有哪些良方
- 加沙地带两大电信公司警告:当地通信服务或将中断
- 守护藏东南林海 西藏察隅县森林消防夏日练兵忙
- 上海市消保委呼吁制定细化外卖包装收费规则 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倡议:坚定“科技报国” 不做跟风逐热研究
- 壮乡千年非遗古韵添今风 成中外年轻人“新宠”
- 安徽滁州:推便民“五心服务”窗口 办民生大事
- 越南政坛接连大动作,“反腐干将”当选国家主席
- 七部门: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 回忆杀来袭!蔡少芬、陶昕然、蓝盈莹十四年后重聚
- 通联天下,河北借商贸物流同世界“对话”
- 广西防城港上思果蔗成撬动农户增收致富的“杠杆”
- 武汉“聪明的车”跑上“智能的路” 似科幻场景
- 春运长三角铁路客流或迎近六年来新高
-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张艺谋获特别荣誉奖
- 代理律师:吴谢宇求生欲很强,已向最高法提交不核准死刑法律意见
- 青海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 江西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保基金监督 举报最高奖励20万元
- 热门推荐
-
- 什么都不做只是跟踪,也算家暴
- 甘肃白银:沿黄游融时尚与文创元素 激乡村新活力引客享乡趣
- 马来西亚奏响“丝路粤韵”
- 韩国警方对坠机事故有关方进行搜查 涉事航司高管被禁止出国
- 老年人线上交友相亲屡屡被骗
- 全国首个海上载人吊篮行业安全标准在广东阳江发布实施
- 在万里长城的心脏做生意,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浙江:绿水青山间涌动“科创之翼”
- “送舞剧进校园” 舞剧《歌唱祖国》走进天津音乐学院
- 美对东南亚四国反倾销措施或影响我国光伏企业 商务部回应
- 美国佐治亚州发生枪击事件 致11人受伤
- 2200多年历史冀州汉代古城墙保养维护完成
- 广西崇左多举措助推中越贸易畅通
- 泰国今年外国游客量突破1300万人次
- (新春走基层)海口美兰机场持续客流高峰 预计初七迎返程顶峰
- 青海多地降雪降温 17条国省干线受积雪影响
- 印尼巴厘省移民部门中文培训班开班
- 含多项世界先进技术 多功能饱和潜水支持船在沪交付
- 广西南宁建设国家旅游枢纽城市 面向东盟凸显“国际范”
- 美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因脑震荡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