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地理》裁员,从“精工细作”走向多平台?
中新网7月1日电 “就像它所记录的即将灭绝的濒危物种一样,《国家地理》杂志正走在一条残酷的下坡路上,努力在日益严酷的生态系统中保持活力。”
近日,《华盛顿邮报》以《<国家地理>解雇了最后一批专职撰稿人》为题,报道了该杂志裁员的消息。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这本“精工细作”的杂志,正在面临一场严酷的转型。
百年杂志再掀裁员浪潮
《华盛顿邮报》在报道中写道,这家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杂志,在对科学和自然世界进行了135年的调查之后,进入了另一个困难阶段。
此次裁员是其母公司华特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 Co.)一系列裁员行动的一部分,共涉及19名编辑人员,他们在4月份接到了将被裁员的通知。
报道称,此后杂志内容将外包给自由撰稿人编写或由编辑组稿完成,此次裁员还取消了其小型音频部门。
《华盛顿邮报》称,这是该出版物过去9个月中的第二次裁员。2022年9月,迪士尼对该杂志的编辑业务进行了重大重组,撤换了6名高级编辑。
不过,目前《国家地理》暂未发布官方通报,对于此次裁员的具体人数,各家媒体说法不同。
CNN在6月29日的报道中指出,目前尚不清楚最新一轮裁员涉及多少员工。CNN援引该杂志前员工消息称,除了部分由内部编辑撰写的数字内容外,自由撰稿人将取代全职员工。此人表示,《国家地理》杂志目前有一组既处理纸质版也处理数字版内容的“多平台编辑”,以及另一组只处理数字内容的编辑。
另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有该杂志的员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离职信息。
有人写道,“我的新《国家地理》刚到,其中包括我的最新特稿——第16篇,也是我作为资深撰稿人的最后一篇。《国家地理》正在解雇所有的专职撰稿人。我太幸运了。与非凡的记者们一起工作,讲述重要的、全球的故事。这是我的荣幸。”
“这是一段史诗般的旅程”,该杂志的前员工尼娜 斯特罗克利克写道,“我和我的同事非常幸运地成为了最后一届专职撰稿人。”
下一段旅程?
《华盛顿邮报》称,在光速般的数字媒体世界中,《国家地理》仍然是一份近乎手工打磨的产品——它刊登的照片、图表和文章甚至可能是数月研究和报道带来的产物。这本杂志目前的发展轨迹,经历了多年的酝酿,是由印刷媒体划时代的衰落和数字新闻与信息的崛起推动的。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该杂志已削减了摄影合同,根据这些合同,摄影师本可以花费数月时间,前往实地制作该杂志标志性的图片。报道中还指出,为进一步削减成本,从2024年起,《国家地理》将不再在美国的报摊上出售。
美联社报道了该杂志发言人6月29日发布的消息,目前,公司的重点正在转向数字产品,并将在报摊上提供特别版本。订阅者每月仍会收到一份纸质版杂志。发言人称,报摊销售只占该杂志近180万月发行量的一小部分。
《纽约时报》援引《国家地理》的管理公司National Geographic Partners声明称,该杂志“将继续出版月刊”,并致力于具有文化影响力的多平台内容。
公司表示,“人员变动不会改变我们完成工作的能力,而是让我们更加灵活地讲述不同的故事,并在多平台上满足受众需求”,并强调,“变化会给出版内容带来负面影响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际最新研究:全球缺水预计将加剧
- “五一”假期预计中国口岸日均出入境176万人次
- 扩内需 促消费 明年经济举措这样落地
- 90后立遗嘱处分支付宝、微信权益 老人留“温情遗嘱”诉嘱托与期望
- 批评以色列的声音逐渐增多 巴以冲突加深德国社会裂痕
- 增加体育锻炼时间 培养正确用眼习惯
- 京津冀残疾儿童康复联合体成立
- 山西上半年外送绿电交易量73.28亿千瓦时
- 康缘药业:锚定未来,以现代科技为中药产业创新发展夯实基础
- 畅销超1000万册 冯骥才“俗世奇人”系列手稿画稿首次集中亮相
- 四川兴文县地震:748间房屋受损 宜宾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 广州从埔高速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 院士专家云集深圳探讨国家“三深”发展路径
- 南方将迎强降雨 部分河流或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 助力亚冬会及冰雪季出行 亚雪公路改扩建段通车
- 追着雪花看新疆|新疆特克斯县:全力构筑“全域全季全时全景”旅游格局
- 上海迪士尼乐园12月8日起重新开放
- 数读中国|有温度、见实效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 浙江对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能效诊断 推动行业节能降本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热门推荐
-
- 11月中国PPI环比转涨 同比降幅收窄
- 菲律宾国家图书馆“中文书架”揭幕
- 西藏布达拉宫等多处景点暂停对外开放
- 放心!多地发力保供 节日“菜篮子”货足价稳
-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
- 市场监管总局:CCC认证制度实施以来,儿童玩具合格率显著提升
- 山东烟台:大樱桃基地“圈粉”中外专家
- 琼州海峡北岸待渡车辆数量明显下降
- 展古都历史文脉 “魅力北京”亮相贝尔格莱德国际旅游博览会
- 精准识别高效办税惠“真金” 湖南税务助325万户企业轻装前行
- 厄瓜多尔发生全国停电 约1800万人受影响
- 香港建筑师阮文韬:跨过深圳河 逐梦大湾区
- 国际识局:20年前美国撒下弥天大谎,老底被“自己人”揭穿!
- 上海:小份菜里吃出的“节约经”
- 《海外中国戏曲研究译丛》出版座谈会举行
- 乘联会: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稳步提升
- 多地加快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满足房地产 “白名单”项目融资需求
- 中央气象台:未来一周冷空气活跃 气温多波动
- 因路而兴 交旅融合奏响乡村振兴新篇章
- 花钱还挨骂?这届零零后要“整顿”驾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