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讲座 《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在柏林举办
图为讲座活动现场。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供图。
中新网柏林6月21日电 当地时间20日晚,由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下称“中心”)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共同举办的“中国故事”讲座《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在柏林成功举办,这是中心今年举办的第二场“中国故事”讲座。
本次讲座特邀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女士为主讲嘉宾,围绕故宫博物院历史变迁以及故宫藏品保护、对外交流等讲述了故宫故事。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孙勤航、柏林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凯斯汀·潘霍斯特、汉学家苏珊娜·布施曼等60多位中德友人参加了活动。
孙勤航在致辞中表示,文化交流是中德关系的重要内容。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故宫博物院代表团此次访德将积极促进中德博物馆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任万平在讲座中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藏品概况、学术研究、藏品保护、陈列展览、对外交流和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播工作等,现场观众跟随主讲人系统、专业的讲解以及大量图片走近故宫,开启了故宫文化探索之旅,了解故宫承载的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印记。
在互动提问环节,任万平与来宾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心展厅正在举办的“历代绘画大系之宋画展”中,《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听琴图》等27幅宋画作品的原件是故宫博物院收藏文物,观众在讲座结束后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画展,观看了短视频《故宫秋韵》。多位来宾表示听过讲座后,对故宫博物院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激发其去北京参观故宫的兴趣。
“中国故事”系列讲座是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推出的文化品牌活动,中心将陆续邀请知名专家向德国民众阐释推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以及讲述中欧文化交流的故事,以推动中德人文对话、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不断增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深度交融和共同发展。(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洪都拉斯发生里氏5.6级地震 无人员伤亡报告
- 中外学者聚焦中国三大史诗保护传承
- 数字化时代 AI应用提升民众多元生活体验
- 年货消费市场火爆:新中式、坚果礼盒、蛇年生肖款占据C位
- 千年敦煌启动XR全景奇幻LBE体验全球首展
- 外媒:以色列袭击加沙地带多地 已致12死15伤
- 标准化与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华北五省份签署战略协作框架协议
- 马来西亚能源转型获进展 将力推东盟电网
- 韩国检方追加起诉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
- 拭去尘烟,在十三陵寻大明真容
- 促进文旅融合 展现城市活力(消费视窗·一条街一座城)
- 中国企业首次在欧盟国家完成城轨车辆动态限界和动力学性能试验
- 保定涿州义和庄镇等多个受灾点移动通信已抢通
- 阿富汗东部城市发生爆炸 致3人死亡7人受伤
- 记者实测 “酱香拿铁”喝完能开车吗?
-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辞去自由党领袖职务
- 合肥农交会专设台湾展区 台湾特色产品受欢迎
- 浙江小伙在荷兰开火锅连锁店:让“中国味”走向世界
- 苏州海关查获野蛮收获蚁166只
- 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捐赠支持北京大学医学事业发展
- 热门推荐
-
- 漏水渗水质量堪忧 精装房和开发商宣传的完全不一样?
- “人类的记忆—中国世界遗产”摄影展巡展亮相安徽屯溪
- 2023年荷兰自行车盗窃案超8.5万起
- 多项创新成果亮相2024年网络安全博览会
- “课间圈养”引热议,多地强调引导学生课间走出教室
- 中信证券:公开发行不超过200亿元公司债获证监会同意注册
- 长江汛期:降水总体偏少 旱重于涝黄河汛期:今夏降水较多 旱涝并重
- 陕西:“小木耳”走出国门
- 纪念“神笔马良”诞生70载 长篇童话《神笔马良正传》上海首发
- 玫琳凯女性创业基金助力女性创业脱贫
- 西藏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队开展“三断”条件下 “航空+通信”实战训练
- “五一小长假”催热西安乡村游:村不空了 钱包鼓了
- 俄总统新闻秘书:普京计划访问朝鲜
- 美国医学种族主义痼疾难消
- 天津海关实施进口汽车上线检测“随卸随检”新模式
- 文化中国行|古琴评话与淘米洗菜声交织,老街巷里触摸扬州城市脉搏
- 西延高铁沮河特大桥箱梁架设顺利完成
- 局部降雨可达100毫米 黑龙江发布气象灾害黄色预警
- 内蒙古危险品运输司机巩学峰:十年平凡路 成就不平凡
- 德国专家:循环经济与能源转型相辅相成 促进德国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