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坚守能源政策独立性
欧佩克坚守能源政策独立性(环球热点)
近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及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第35次部长级会议,决定将原定执行至2023年底的减产协议延长至2024年底。欧佩克在会后发表声明说,该决定旨在维持石油市场稳定,为市场提供长期指导。
自2022年以来,“欧佩克+”顶住来自美国的压力,一再减产。对此,分析人士指出,这体现出产油国扩大石油定价主导权和寻求政策自主性,以摆脱“石油美元”体系束缚的趋势。
顶住压力减产
6月上旬,“欧佩克+”举行第35次部长级会议,决定将此前达成的减产协议延长至2024年底,将2024年原油总产量目标调整为日均4046万桶。此外,部分“欧佩克+”主要成员国宣布了额外减产措施,以帮助油价实现稳步回升。
沙特日前宣布,为配合“欧佩克+”的会议决定,从7月起,将自愿再减产原油100万桶/日,该减产措施为期一个月,并可考虑延长。今年5月起,沙特自愿减产原油50万桶/日。两次自愿减产后,到今年7月,沙特原油日产量将减至900万桶。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为了打压俄罗斯,先是施压沙特等国将俄罗斯排除出“欧佩克+”,在遭到对方拒绝后,又转而要求欧佩克增产。然而,欧佩克没有屈服于美国的压力,不但不愿“站队”,反而在能源政策上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在2022年10月初举行的第33次部长级会议上, “欧佩克+”宣布自2022年11月起在同年8月产量基础上将月度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调整至日均4185.6万桶。美国总统拜登曾于去年7月访问沙特,希望说服沙特带领其他产油国增加石油产量。法新社认为,“欧佩克+”的减产决定给拜登政府以沉重一击。
今年4月初,“欧佩克+”再次决定减产,宣布自今年5月至年底在此前减产决定的基础上额外自愿减产日均166万桶。这一意外减产消息一度刺激国际油价显著上涨,也引发美国的强烈不满。分析人士指出,这次减产体现出“欧佩克+”寻求避免国际油价被美国过度掌控,努力争取更大石油定价权。
“在6月上旬的会议上,面对美国持续施压,欧佩克一方面继续与俄罗斯保持合作,维持‘欧佩克+’合作机制;另一方面在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存在分歧的情况下,最终依然延长减产协议,同时沙特自愿额外减产。这进一步表明欧佩克正在寻求能源政策独立性。”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邹志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孙霞也指出,在拜登及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先后访问沙特后,欧佩克并未如美国所预期的增产石油,以达到美国希望削弱俄罗斯经济、抑制油价及本国国内通胀等目的。“总体来看,欧佩克还是希望发挥其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同时维持其支持石油市场的预防性措施的有效性。”
自主日益增强
6月6日至8日,在“欧佩克+”达成最新减产协议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紧跟着开启访问沙特之旅。有分析认为,美国显然不希望产油国日益提升战略自主,因此想要通过拉拢沙特来影响其本次减产的持续时间,进而促使其他产油国在执行减产协议力度上打折扣。同时,美国希望沙特在能源政策方面与美保持一致步调,不要与俄罗斯在“欧佩克+”框架下越走越近。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了一个明显趋势——沙特、阿联酋等正在制定独立于美国的经济战略,结交中国、俄罗斯等朋友,因为摆脱“石油美元”体系的束缚将会让“欧佩克+”比以往具有更大的定价权。
专家指出,欧佩克自去年以来多次减产,主要出发点都是稳定油价、维护各国利益。这体现出产油国扩大石油定价主导权和寻求政策自主性的双重趋势,与美国要求各国服从其利益的主张背道而驰。
“作为国际石油市场的三大供应方,美国、俄罗斯、沙特三足鼎立的格局持续了10余年。而自美国‘页岩气革命’使其实现能源独立以来,沙特、俄罗斯等依赖石油出口的传统产油国面临巨大压力,由此于2016年11月成立了‘欧佩克+’。近两年,随着俄乌冲突爆发,美欧对俄实施能源制裁,三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两个变化:一是沙特与俄罗斯合作的动力更强;二是沙特能源自主性进一步增强,冲在了与美进行能源博弈的前列。因为沙特意识到,如若美国垄断国际石油市场,那么沙特的根本利益将受损。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沙特需要保持其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权力和地位。”邹志强说。
分析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沙特与美国长期延续着一份不成文的“石油换安全”协议,即沙特维持油价相对稳定,美国则向沙特提供地区安全和外交方面的支持。而随着沙特、俄罗斯携手减产,沙特与美国长达数十年的默契受到冲击。
“当前,美沙以‘石油换安全’为基础的关系被削弱,基于多方面因素:一是美国成为石油出口国,与沙特等传统产油国在国际石油市场形成竞争,而不再是合作关系。美国不愿花费太多财力来维护沙特在中东的领导地位,沙特则担心美国不再承诺为其提供安全保障;二是沙特逐渐认识到,美欧的石油需求在逐步萎缩,未来的市场在亚洲。因此无论是能源出口市场转移还是外交政策转向,沙特都出现了‘向东看’的新趋势。”孙霞说。
冲击“石油美元”
据悉,“欧佩克+”第36次部长级会议将于今年11月举行。但主要产油国表示,将在必要时临时召开部长级会议,应对全球石油市场变化。
“过去,影响油价的最重要因素是市场供求关系。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国际石油市场受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更大。比如,美欧对俄石油出口实施价格上限等制裁措施引发市场混乱,石油产业各个环节都受到波及,全球石油供应链面临随时中断的风险,国际石油市场发生剧烈动荡。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石油流向发生变化,欧洲致力于摆脱对俄石油依赖,俄罗斯油气从欧洲市场转向亚洲市场;二是石油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国际石油市场的原油供应其实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但是俄乌冲突后美欧对俄制裁造成的市场不确定性,使得原油供应出现混乱,影响供应链顺畅,最终导致油价波动。”孙霞说。
邹志强指出,近两年,国际石油市场格局出现新的调整:“一是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显著上升;二是中东产油国的战略自主性增强;三是主要供应力量此消彼长,俄罗斯地位有所下降,欧佩克地位上升,而美国面临国内严峻的经济挑战,只能首先保障自身能源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沙特优先考虑的不是一时的石油产量和油价高低,而是在国际石油市场和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影响力和领导力。”
有分析预测,2023年乃至以后,“欧佩克+”将更加坚定地维护自身利益,通过增加或减少石油产量,更为有效地管控国际石油市场。长远来看,产油国自主性增强,包括沙特与一些国家在石油交易中抛弃美元,很可能会对形成近半个世纪的“石油美元”体系产生冲击,美元霸权和美国霸权或因此遭到进一步挑战。
“当前,国际石油市场上的竞争还在继续,尚未决出胜负。目前,石油定价货币仍是美元,美国仍然可以利用美元主导的石油定价体系来左右油价。但沙特、伊朗、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都已有用非美元货币结算石油交易的打算。”孙霞说。
今年1月,沙特宣布正式开放以美元以外的货币结算石油和天然气贸易。沙特财政部长在达沃斯经济论坛上表示,沙特对讨论以美元以外的货币进行贸易持开放态度。
有美媒评论称,减产决定表明沙特在美沙关系中正在实施“沙特优先”的经济政策,优先考虑本国利益。专家指出,从石油减产决定可以看出,沙特不再把美国利益太当回事。尽管沙特目前还不想或不能全面“脱美”,但是经济领域的“沙特优先”政策表明,单极世界确实结束了,美国不再是唯一的玩家。(人民日报海外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无需开胸 微创手术让高龄患者重获“心”生
- 打好“特色牌”“绿色牌”“融合牌” 山西临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无人化、自动化 智能拍摄亮相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
- 2023年冬航季 长沙机场成为中部地区通航RCEP地区国家航班最多机场
- 无鱼不成宴 浙江南浔桑基鱼塘引万余游客寻味千年
- 四川:山洪泥石流致雅康高速隧间桥垮塌 3车掉坠5人失联
- 中欧班列门户网站上线运行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两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稳价保质工作
- “世界美食之都”代表对话:以“食力”驱动城市发展
- 纽约联储:1.17万亿美元!美国人信用卡债务总额创纪录
- 热评丨“贴身”“俯身”“转身” 建设对儿童友好的城市
- 全国名中医武连仲谈“大雪节气与养生”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长子:红薯丰收产销旺 铺就“甜蜜”致富路
- 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智:川渝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农业
- 前8个月中国新设立外企同比增33%
- 宁夏开行2024年首趟“环西部火车游·赣皖闽粤港澳”旅游专列
- 政治对话才能重建和平(国际论坛)
- 台风“桃芝”预计14日趋近海南岛东部海面
- 以四时展“四美” 华茅“将美进行到底”
- 广州:不得用楼盘名命名地铁站
- 热门推荐
-
-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开幕 300余项目汇聚非遗大集
- 全国74支代表队在长春比拼“现代加工技术”
- 首届链博会澳大利亚站路演活动在悉尼举办
- 家庭群里怎么辟谣?委婉的方式更易被接受
- 健康饮食,构筑学龄儿童春季免疫“防火墙”
- 青海警方: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 中外学者齐聚“西阴论坛”共论青铜冶铸与夏商文明
- 8月百档新播节目火热大屏 观看户次达24亿次
- (投资中国)沃特世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深耕方可致远
- 言承旭,坚持到最后的“中年偶像”
- 突发: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附近海域发生4.2级地震
- 财政部首次对境外会计师事务所作出限制从业监管决定
- 【何以中国】在沉睡的千年古器中 看到最早的“中国”
- 广西政协常委文颖怡:桂可以长寿名片吸引香港长者前来养老
- 体检发现肺部小结节是癌吗?别慌!
- (寻味中华 | 文博)展七米漕运图卷 览千年运河胜景
- 福建宁德首艘电动观光游船下水 助力打造全新水域旅游场景
- 应急管理部发布元旦假期安全提示
- 护工费成家庭负担 专家建议加快医疗护理员制度落地
- 中国多地寒潮预警“扎堆”:雪覆月牙泉,“菜篮子”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