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中外对话 | 伊朗重开驻沙特使馆,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中新社北京6月8日电 题:伊朗重开驻沙特使馆,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中新社记者 李金磊 宫宏宇
当地时间2023年6月6日,伊朗驻沙特阿拉伯大使馆正式重新开放,两国关系开启新的历史篇章。
此前,在中方的斡旋下,沙特、伊朗两个中东国家断交七年后握手言和。4月6日,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北京举行会晤,这是两国外长七年多来的首次正式会晤,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两个积怨已久的中东国家破冰言和,对地区和世界局势来说,有哪些利好?面对新局面、新形势下的“中东之问”,中国给出了什么样的答案?
围绕上述问题,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邀请美国《中国政治学杂志》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约瑟夫·马奥尼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员曲强展开对话。
约瑟夫·马奥尼认为,两国此前选择在北京会晤说明两国都信任中国,都愿意展示对中国调解的积极回应,以及在中国调解下推动两国和平的能力。与之相反的是,两国都对美国充满不信任,正跳出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框架。现在美国的全球影响力正在下降。中国是和平维护者,与仍陷冷战思维中的美国形成鲜明对比。
曲强表示,中国始终是中东发展的建设者,两个有着重大历史分歧的国家同时再次选择中国,表明都认可中国在该地区具有公正中立并值得信赖的国际地位。选择以中国为桥梁进行联系,是对中国各方面实力的最大信任。这也向全球发出重要信号,即美国在中东地区一国独大、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在中国斡旋下,沙特、伊朗恢复外交关系,中国为什么能做到?这会对全球政治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约瑟夫·马奥尼:我们过去将沙特和伊朗的冲突归咎于逊尼派与伊朗什叶派的宗教分歧。但需要思考的是,在多大程度上,这种冲突是源于美国对伊朗的敌视,以及为了确保美国主导石油价格因此在中东地区挑起分裂继而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在多大程度上,这些冲突与沙特和美国之间的特殊关系有关?
现在美国从中东撤退,把它在中东造成的麻烦抛诸脑后。美国抛弃中东主要是为了逃避责任并把矛头对准中国。在此过程中,正如我们所见,美沙关系恶化。中国与沙特和伊朗都保持良好关系,由中国作为调解人且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促成了此次和解。
曲强:二战后,美国中东政策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基于石油美元的考量。美国之所以支持沙特王室和伊朗巴列维王朝,都是为了确保石油的供应,以及美元和石油之间紧密挂钩。但随后伊朗爆发革命,美国为了自身最大利益考虑开始实行中东政策的第二阶段——分而治之。美国无法确保中东局势稳定,因为它自身与伊朗关系紧张。伊朗与美国曾是盟友,但现在却是石油行业最大的竞争者。因此,无论美国偏向沙伊哪一方,都会引起另一方的更多反击。
但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中国是中东发展的建设者。中国在中东没有历史遗留问题,中国一直在帮助伊拉克进行战后重建,帮助沙特建立未来都市,帮助伊朗重建经济。因为中国同为沙伊双方的朋友,所以大家都有这个耐心坐下来,谈一谈,并做出符合双方和整个地区最大利益的决定。
中新社记者:沙特、伊朗两国就复交事务会晤,为何再次选择北京?释放什么信号?这两个中东国家和解,是否意味着美国主导中东的时代结束?
约瑟夫·马奥尼:两国外长选择在北京进行会晤,是基于中国在恢复两国关系过程中起到的建设性作用,以及中国的中立立场。这一举措是明智的,因为两国会在北京取得进一步进展。
两国在北京会晤释放出两个信号:第一,沙伊两国都信任中国,因此都愿意在北京共谈之前根本不可能进行的话题;第二,两国都愿意展示对中国调解的积极回应,以及在中国调解下推动两国恢复外交关系的能力。与之相反的是,两国都对美国充满不信任,它们当前正跳出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框架。现在,美国的全球影响力正在下降。
我们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在这其中,中国通过大国外交,展现其作为全球和平维护者的角色,与仍陷冷战思维中的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曲强:第一,两个有着重大历史分歧的国家同时再次选择中国,表明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地缘国家派别,都认可中国在该地区具有公正中立并值得信赖的国际地位。第二,中国在经济上的独特角色与地区各国形成优势互补,受到地区各国的欢迎。各国愿与中国借此契机结成长期合作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一带一路”倡议,更为地区各国未来可持续长期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第三,中国作为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发展中大国,其政治影响力与国家综合能力能为该地区未来稳定发展提供物质与安全保障。过去沙伊两国也曾经有过互相接触的愿望,但因为美西方国家从中干涉,屡次折戟。它们选择以中国为桥梁进行联系,是对中国各方面实力的最大信任。
这也向全球发出重要信号,即美国在中东地区一国独大、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当今的中东希望重新在国际舞台上寻求自身的地位与影响力,中东国家将越来越欢迎包括中国在内的域外重要国家参与该地区事务并开展合作。
中新社记者:中国推动解决两个中东国家之间的争端,之前还发布了全球安全倡议。中方和美方在全球安全领域的做法,各有何特点?
约瑟夫·马奥尼:美国的做法是零和博弈。美国经济如今依赖于美元体系,依赖于能以特定方式来操纵这一体系的美联储。实际上,美国的全球安全观就是保证美国能够继续保持其霸权地位。但现在,美国的霸权地位在弱化。
而中国明白,无论世界上发生什么,最终都会影响到自身。因为中国作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有利于中国的也将有利于世界,能造福世界的也会造福中国。但在这一点上美国有不同的想法,这就是两国在安全观上的关键区别。
曲强:“零和博弈”实际上是西方某些政客的一种非常陈旧的思维。当前世界已经改变,只要到处看看、走走,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所有国家的利益都是一体的。这不是“零和博弈”。“你愿意看着你的邻国发展得越来越好,因为你的国家也会因此受益。”这是种双赢的结果,美国也应该明白这一点。
中国始终是多边主义坚定的倡导者,比如,“一带一路”倡议等对相关国家和中国自身都有利,最终大家都是赢家。我们可以携手使整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东以园区促产业协同互动 “链”出发展新活力
- 日本御岳火山深夜连续喷发
- 江山如画|大槐树寻根:相思六百年 情牵海内外
- 意大利北部遭暴雨侵袭 已致9人死亡,F1赛事取消
- 编剧揭秘“唐宫小姐姐”的故事 以点带面呈现传统文化生命力
- 赏冰雪睡火炕品年猪 黑龙江集贤冰雪嘉年华启幕
- 加大力度推进保交楼
- 张楚长篇小说《云落》海外版权推介会举办
- 江西共青城:老年大学授课忙 “银发一族”焕光彩
- 美得州一中学聚会爆枪声 9名青少年受伤
- 年轻人“找月亮搭子”追月 “巨型月亮”点亮中秋夜色
- 境外人士来华过年或享消费“红包”
- 一张实事清单办到底
- 广州海关查获促排卵针剂40支、雪茄150支
- 西气东输“新成员”上线 年输气能力150亿立方米
- 从“橄榄绿”到“藏青蓝”:英雄是在细微处维护社会稳定的人
- 广东·翁源兰花会收官 评出10个特金奖
- 清华大学成立心理与认知科学系
- 黑山枪击事件死亡人数或升至12人 枪手自杀
- 福建屏南千年古镇举办文庙“开笔礼”:开笔启蒙,明礼立德
- 热门推荐
-
- 将文物定格 与历史对话
- 南非约堡火灾死亡人数升至76人 遗体身份识别面临挑战
-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开幕
- 倡议提振无障碍消费信心
- 江苏宿迁数千亩梨园“甜蜜”丰收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数字产业推动电影从“拍重庆”向“重庆拍”转变
- 证监会:支持上海金融仲裁院在科创板开展仲裁试点
- 冬至这天 地震灾区的群众吃上了热腾腾的饺子
- 让更多大模型新应用长在开源操作系统上,龙蜥社区加速AI融合发展
- 央行:将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 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 外卖骑手或可单项参加工伤保险
- 特斯联携手普德赋 开启AI+文化全球数字经济新格局
- 为什么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
- 来自25个国家的外国小朋友北京体验非遗文化
- 西藏消防员化身暖心“大哥哥” 用爱陪伴震区孩童
- 加拿大特鲁多政府应对倒阁挑战过关 反对党借碳税发难未果
- 陕西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为丝路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
- 国际法院要求以色列防止发生“种族灭绝”行为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浔阳江头”千年后:演绎“长江最美岸线”的双面故事
- 销量反超 新能源汽车迎“里程碑”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