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重镇河北唐山:机器人“智造”抢占转型新高地
中新网唐山10月31日电 题:工业重镇河北唐山:机器人“智造”抢占转型新高地
作者 郝烨 白云水
“我们现有特种机器人50余款,产品覆盖智能矿山、石油化工、应急救援、煤化工等领域。”走进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公司机器人研发部经理孙宁指着由矿用抢险机器人、消防灭火机器人、危化巡检机器人等组成的“机器人兵团”介绍道,“我们在中国机器人发展史上创造了多项第一,已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之一。”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眼下,在以钢铁、煤炭为主导产业的工业重镇河北省唐山市,机器人产业正在抢占地区动能转换、转型升级的新高地。
抢抓战略窗口期 打造地区特色产业名片
走进唐山市百川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对即将下线的机器人进行调试,“我们研发制造的车顶智能检修机器人,目前已经获得国家专利,并通过现场的实验验证,目前已经拥有200多台订单。”唐山百川创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孟昭说。
唐山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经过30年的发展,已形成以焊接机器人、特种检测机器人、抢险救援机器人为代表的特色产业集群,成长出了开元集团、百川智能、中信开诚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近年来,唐山市抢抓战略窗口期,持续将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作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和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抓手,狠抓“四个一批”重点工作,形成了以工业机器人为支撑、特种机器人为特色,集研发、生产、服务为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唐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孟祥印介绍称,该市始终坚持规划引领、狠抓产业招商、优化金融服务,着力培育创新平台、推进企业创新、加强人才引进。2023年以来,全市新增机器人企业42家,截至8月,机器人企业总数达到117家,其中规上企业23家。1月至8月,实现营业收入45.95亿元,同比增长20.9%。“机器人”已成为唐山最具特色的产业名片之一。
智力创新为产业转型注入强动力
走进唐山机器人产业园,正在参加“行走中国·2023海外华文媒体河北行”活动的《北欧时报》社长何光星,将镜头对准展示中的机器人产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为唐山的城市转型提供了助力。”何光星表示,唐山充分利用了本土人才和政策优势,相信机器人产业会对本地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近年来,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唐山对新认定的国家、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20万元奖励;对新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单项冠军产品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连续两年研发投入强度5%以上、上年度自有资金研发投入100万元以上的“专精特新”机器人企业,按照实际投入额给予10%的补助。
创新引领正成为唐山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鹰眼智能研发出型钢在线检测仪,实现了对产品的全自动、非接触式检测;中信重工开诚智能研发的煤炭选矸机器人由一代图像识别升级到二代X光识别,精确率不断提升;贺祥智能研发的机器人施釉工作站在陶瓷装备行业走俏,机器人双工位施釉代替人工,实现了节能环保……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河北全省机器人企业达208家,实现营业收入68.75亿元,同比增长20.5%。截至8月底,共谋划实施重点项目108个,计划总投资237.9亿元,已完成投资29.3亿元。其中,唐山谋划实施项目46个,廊坊谋划实施项目31个。
机器人“智造”赋能,唐山时不我待。孟祥印说,唐山将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焊接机器人产业集群、全国知名的特种应用领域服务机器人产业集群和全国领先的“机器人+”应用示范集群,力争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20亿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东济南探索“民宿+”新业态 邀客慢游“诗和远方”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绿进沙退” 陕西榆林牢固建立黄河中游生态屏障
-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徐京:世界旅游需要更多亚太声音
- 有事好商量|工夫茶里的立法“真功夫”
- 导游资格考试报名火爆 旅游市场新趋势你get了吗?
- 38元一份的中药冰淇淋走红,网友:李时珍坐不住了
- 湖南株洲加快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协同创新生态
- 3000余名师生角逐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
- 中新健康 | 肝病专家:消除病毒性肝炎需要从多个层面来推进
- 金杖、青铜神树、丝绸……段渝“解码”青铜时代神权文明
- 沪消保委鼓励电影院与购票平台优化竞争 提供更高性价比观影服务
- 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论坛举行 专家共议县域治理发展路径
- 强对流天气频发,如何避险?
- (中国这十年)西藏调查登记各类文物点4468处
- 美两党副总统候选人万斯和沃尔兹确认参加电视辩论
- 内外水位落差逐渐缩小 洞庭湖决堤口最快今日下午开始合龙
- 韩国暴雨致41人死亡、上万人转移避险 中使馆发布提醒
- 上合示范区2024年推出30项制度创新案例 加快建设制度型开放示范区
- 四川巴中至南充高铁首趟动车综合检测车上线
- 长江中游三省连发高温预警 “清凉经济”走俏
- 热门推荐
-
- 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大额存单紧俏 警惕黄牛代抢
- 第五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开幕 推出近400场活动
- 广西天气渐暖 玉林消防一天连抓两条大蟒蛇
- 中国多地进入伏季休渔期 本土养殖“代餐”填补民众餐桌
- 十年间上海口岸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额达27.92万亿元
- 前三季度中国交通运输三大主要指标均实现增长
- 韩国宪法法院裁定:孕妇可随时鉴定胎儿性别
- 引江济淮工程周口段全线通水 400多万名群众喝上长江水
- 合唱剧《聂耳的歌》12月登台中央歌剧院 用音乐讲音乐家的故事
- 中国正能量以榜样力量激发强大正能量
- 以军空袭加沙一救护车致15人丧生 以境内数千名巴勒斯坦工人被驱逐
- 节后客流高峰冰雪天气来袭 武铁多举措积极应对
- (两会声音)吕忠梅:建议推动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体系
- 黎外长: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遇袭身亡前同意暂时停火
- 南京通报“2·23”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情况
- 推新品、开新店,外企持续深耕中国消费市场
- 以色列中部多地响起防空警报 以军称拦截一枚导弹
- 商务部:外企可参与手机等产品购新补贴
- “00后”国风女孩参考古画还原宋代灯会
- 2025年中国财政六项重点工作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