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民调:国债违约危机当头,高通胀无解,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已丧失民心
中国日报网5月23日电 (党超峰)时值美国经济受通货膨胀和政府债务违约隐患等因素拖累,美国人对于拜登政府的经济施政能力大多不满意。
美联社22日报道,美联社-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仅24%美国民众认为当前国家经济状况良好,33%对拜登政府的经济政策表达肯定的态度。
得州24岁的莫斯圭达表示,她的家人希望购置首套房,然而平均房贷利率却在6.9%上下盘旋,买房目标如今遥不可及。
另名住在佛州圣彼德斯堡的退休汽车零件厂经理沃德则说,若美国政府无法解决当前国债违约问题,将会是一场大灾难。仰赖社会福利维生的他,表示强烈不满拜登政府经济施政,沃德称通货膨胀正使他的个人财务受到影响。
64岁的德安德里亚来自佛州露西港,她是在疫情开始时失去工作的数百万美国人之一。她在一家科技初创公司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但最近被解雇了,因为该行业正在经历自大衰退以来最大规模的成本削减。
德安德里亚说:“我认为,和我有同样心态的人觉得,我们最好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她认为美国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
另外,美联储的调查也显示,由于政府工作不力,美国人的日子不好过。
《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美联储22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由于高通胀侵蚀了收入和储蓄,美国人于去年秋天认为其财务状况急剧下滑。
这项调查发现,尽管美国家庭持续受益于强劲的劳动力市场,但物价上涨使更多美国家庭处于经济不稳定状态。
认为自身财务状况较一年前恶化的成年人比例攀升至35%,为2014年首次调查这一问题以来的最高水平。整体而言,73%的成年人认为自己状况还行或生活舒适,该比例低于2021年的78%和2020年75%。
美联储官员说,通胀是在调查中被常被提及的财务负担。54%成年人称物价上涨大大影响了其预算。黑人成年人、与子女同住的父母以及残疾人士较有可能感受到这种财务压力。将近三分之二的成年人说,通胀使他们减少使用某种产品或完全停止使用。约1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物价上涨的反应是增加工作或再找一份工作,而8%的成年人的反应是要求加薪。
美联储的调查还发现,通胀让人们更难储蓄。大约51%的美国人因为物价上涨而削减了储蓄。只有31%尚未退休的成年人报告说,他们的退休储蓄计划正在按计划进行,低于2021年的40%。
调查称,家庭财务状况的恶化使人们更难支付意外支出。仅约63%的成年人表示,他们能够拿出400美元的现金来应急支付可能发生的意外,这一比例低于2021年68%的高点,同时已回落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船舶沪东中华75天累计交付3艘全球最大级别24116TEU集装箱船
- 天津市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上线 五大系统全覆盖
- 【文化拾遗 魅力泉州】在五里古街遇见“桃源”风情
- 穿越时空:大型皇家实景演出《康熙大典》恢弘复演
- 全球经济低迷等因素导致香槟销量下降
- 文旅融合年味浓 春节消费热潮折射经济活力
- 辽宁发布商法服务成绩单 助企减免关税逾1100万美元
- 海航一架波音飞机单侧发动机失效备降南昌 机上乘客无人员受伤
- 科技为“中国速度”点睛加油
- 城市购物节:“青岛购物”新品牌
- 中外专家齐聚浙江杭州 共话生物医药产业前景
- 哈萨克斯坦姑娘的中文情缘
- 这样的“好评返现”为何禁而不止
- 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
- 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数量累计突破3万列
- 国家卫健委:从5个方面来推动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 网络电影精耕细作结硕果(深观察)
- 渣打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升至近11个月高位
- 川渝监狱管理局签订五项协作机制 共同维护川渝安全稳定
- 中国贸促会回应近期美一系列涉华限制措施:合作仍是主流 共赢才是目标
- 热门推荐
-
- 中国银行:加强风险研判 确保海外资产质量水平
- 浙江举办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推进大会 赋能高质量发展
- 桂林—仁川国际航线复航
- 通讯:专访研究集宁战役20年的“内蒙古司马迁”
- 宁波舟山港全力保通保供 畅通春运物流“大动脉”
- 旅美华人艺术家侯宁油画作品亮相辽宁省博物馆
- “轨道上的长三角”客货运输两“旺” 建设热度有升
- 新疆木垒举办冬季农牧民传统民俗活动
- 孤寡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不容易
- 报告称2022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规模达876.8亿元 占全球13.4%
- 外媒:因严重的心理问题,多名以色列士兵自杀
-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今日二审开庭 杨妞花等被害人将到庭参加诉讼
- 龙年“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在英国启动
- 专场招聘、职业生涯体验 江苏青海携手联动促就业
- 第十四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在江西瑞金开幕
- (第五届进博会)与进博会“美美与共” 第五届进博会特设艺术精品专区
- 在大漠,他们护航神舟再问天
- 国际识局:自曝有“仁爱礁特遣队”,美国在南海意欲何为?
- 网传“40年最强洪峰过重庆,洪崖洞被淹”不实
- 港股周二大涨 恒生指数急升766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