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大会开幕 中国代表团将参与70余项议题审议
中新社日内瓦5月21日电 第76届世界卫生大会21日在日内瓦开幕,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曹雪涛率团参会,中国代表团将全面参与大会70余项议题审议。
当地时间20日,中国代表团举行媒体吹风会,曹雪涛、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公参杨志伦、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胡强强出席吹风会并答记者问。
据介绍,本届世界卫生大会中国代表团将全面参与70余项议题审议,主要包括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民健康覆盖、非传染性疾病以及2024—2025年规划预算方案等。
此外,中国将代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担任大会副主席,将与有关国家共同举办紧急医疗、辅助技术等主题边会,并安排一系列双边和多边会见。
曹雪涛在吹风会上表示,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下一步,将继续与国际社会加强交流合作,共同维护人类健康福祉和全球卫生安全。
他介绍,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60年来,中国向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派出3万人次中国医疗队队员,诊治患者超过2.9亿人次。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及有关国家和地区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公开透明通报疫情信息,深入开展疫情防控技术交流,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抗疫中国经验。
杨志伦在吹风会上表示,中方做出不同意台湾地区参加本届世界卫生大会的决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然而极少数国家站到绝大多数国家的对立面,再次抛出“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卫大会”提案。这份提案没有任何新意,除了破坏大会秩序、干扰大会议程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杨志伦指出,涉台提案违反国际规则,特别是联合国大会和世界卫生大会确认的一个中国原则;涉台提案缺乏事实依据,继续炒作所谓“国际防疫体系缺口”问题,这一谎言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涉台提案没有国际共识,自2017年中国中央政府中止台湾地区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特殊安排以来,世界卫生大会已连续6年拒绝涉台提案,今年这份提案的唯一出路就是被再次挫败。
胡强强在吹风会上介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时的35岁增长到2021年的78.2岁,消灭了天花、脊灰、疟疾等传染病,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中国密切同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的友好合作,作为世界卫生组织初始成员国之一,始终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工信部:推动6G、下一代互联网、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研发应用
- “宋韵杭州奇妙夜”开启 杭州文广旅游局局长:让宋韵流行起来
- 脂肪中小分子“作恶”,影响糖尿病患者认知
- 打造重要交通节点城市 资源大市山西朔州探路转型发展
- 国庆首日 武夷山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
- “丝路心相通”中柬友好嘉年华活动在暹粒举办
- COP29的资金博弈:气候变化的“南北大战”
- 《读者》编辑转型“说书人”:讲插图辛酸事 小故事暖人心
- 金正恩会见俄自然资源与生态部部长 就两国合作展开会谈(图)
- 我国税收协定网络覆盖范围增至114个国家和地区
- 2023软件创新发展大会“花落”济南 搭建软件产业交流合作平台
- 重塑新经营拥抱新业态 时代浪潮下再看寿险新逻辑
- 中方呼吁乌克兰危机当事方避免采取任何危及核设施行为
- 新西兰、澳大利亚进入来华旅游“免签朋友圈” 开放的中国迎来更多外国游客
- 网约车订单层层转卖 有的订单佣金超过50%
- 降雪量变“紫色”!周末这些地方将有大暴雪或特大暴雪
- 第十六届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旅游节福州启幕
- 北京累计利用“南水”超106亿立方米
- (杭州亚运会)对半砍、假装走:亚运宾客在杭购物学会砍价“小套路”
- 第18届中美电影节和中美电视节在洛杉矶开幕
- 热门推荐
-
- 海南省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具备并网发电条件
- 平潭口岸今年首批远洋渔船入境通关
- 深圳交警通报货车盖雨布被罚500元:已撤销处罚
- 特斯拉降价
- 广东构建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监管新体系
- 公积金贷款利率调整步伐不妨再快些
- 青海西宁:“慧眼”守护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 妻子“炫富式”举报丈夫 真相是什么
- 姚景源:中国经济正处于平稳回升、积极向好的局面
- (走进中国乡村)百年布依族村寨的“松弛感”
- 听!春天盛会里的广东好声音!
- 天津举办红色模型主题系列教育竞赛 多款创意模型亮相
- 江西南昌特色钱币展:见证“中国名片”上的多民族文化融合
- 中新教育 | 《家庭教育蓝皮书2024: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报告》出炉
- (乡村行·看振兴)豫西山区“一村一品”向富而行
- 教育界官员、专家聚焦“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发展
- 2023年中国警方破获涉海犯罪案件2200余起
- 哈萨克斯坦申请过境俄罗斯向德国供应2万吨石油
- 焦点访谈丨冰雪经济等成为新蓝海 如何打开消费新空间?
- 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日美领导人会晤涉华消极动向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