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国家强烈呼吁美国遏制枪支外溢
地区约80%涉案枪支来自美国
加勒比国家强烈呼吁美国遏制枪支外溢(国际视点)
本报记者 彭 敏 刘 刚
核心阅读
长期以来,美国对枪支管理混乱、措施不力,不仅在其国内造成枪支暴力事件频发,还导致大量枪支乃至大口径武器外溢。报告显示,从美国非法流入加勒比地区的枪支导致多国暴力案件激增,社会治安恶化。加勒比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呼吁,要求美方加强管理,减少枪支外溢。
近日,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举行的加勒比国家安全会议上,加勒比共同体领导人就在各自国家施行攻击型武器禁令的计划达成一致,以减少该地区的枪支暴力和武器走私活动。与会各方表示,美国政府应采取切实措施,阻止美国枪支流入加勒比地区。
“必须要求美国加大努力,阻止枪支流入加勒比地区”
在加勒比国家安全会议上,多国领导人表示,高性能军用武器的可及性助长了当地帮派暴力活动,而这些武器主要是从美国走私的。
牙买加总理安德鲁·霍尔尼斯在会上发言说,在牙买加,大多数犯罪分子使用的枪支都是美国制造的。几十年来,在加勒比地区很多国家,枪支助长了犯罪和暴力活动。“美国缺乏对解决加勒比地区非法枪支问题的支持是‘最大的不公平’。”霍尔尼斯表示,加勒比共同体的领导人必须就这一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必须要求美国加大努力,阻止枪支流入加勒比地区。”
美国酒精、烟草、火器和爆炸物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整个加勒比地区约80%的涉案枪支来自美国。在牙买加,大量非法枪支来自美国,据相关估算,每月约有200支枪通过船只走私到牙买加,流入首都金斯敦等地。巴西智库伊加拉佩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牙买加超过80%的凶杀案是枪支犯罪,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巴哈马官方数据显示,该国收缴的涉案枪支中,九成以上都可以追溯到美国的枪支制造商和枪支商店。在多米尼加政府缉获的军用攻击性武器中,大部分来自美国,引发当地民众强烈担忧。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理基思·罗利对媒体表示,加勒比国家需要用立法来支持此次会议通过的这项禁令。另据罗利介绍,加勒比共同体的领导人已向美国提出,应就武器问题展开对话。
“美国枪支在加勒比地区犯罪活动中占据突出地位”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3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尖端武器从美国,尤其是从佛罗里达州被贩运到海地。报告指出,在美国许可的枪支销售点或私人枪支展上售价400至500美元的手枪,在海地转售时可以卖到1万美元,AK—47等威力更大的步枪在当地价格更高。
曾在海地议会安全委员会任职的前参议员罗纳德拉雷什表示,海地国内的大部分武器都是从美国走私进来的,人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我们不知道有多少武器已经流入海地,也不知道还有多少要流入,因为这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
从美国走私到加勒比国家的大口径武器也在不断增加。美国国土安全调查局的报告显示,在2021年至2022年间,从佛罗里达州走私到海地的枪支数量激增。该部门迈阿密地区主管安东尼·索尔兹伯里表示:“我不能透露具体的走私数量,但走私武器的数量增加了,而且武器的口径也在增大。”
这些由美国流入的走私武器,给加勒比国家带来严重安全隐患,直接导致当地社会治安恶化,跨国犯罪组织的暴力活动增加。国际刑警组织的数据显示,加勒比地区70%以上的谋杀案使用了枪支。巴哈马2022年共发生128起谋杀案和117起枪击事件。其中,90%的严重犯罪案件使用了非法枪支。
跨国犯罪组织贩运非法枪支弹药让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犯罪分子很容易获得武器。在该国警察局缴获的枪支中,不乏杀伤力大的武器。牙买加循环新闻网刊文称:“美国枪支在加勒比地区犯罪活动中占据突出地位。”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外交和加勒比共同体事务部部长埃默里·布朗表示,加勒比地区犯罪问题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犯罪分子很容易获得大威力武器,这导致各国政府在打击暴力犯罪方面面临挑战。
“必须从源头遏制美国枪支的非法贩运”
美国制造的枪支源源不断地流入加勒比地区,引发地区国家强烈不满。今年3月,巴哈马、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共同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美国枪支制造商对其制造的枪支给这些国家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诉讼状说,尽管加勒比地区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1%,但凶杀案数量占全球的23%。美国枪支制造商大量销售走私枪支,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造成严重损害。“必须从源头遏制美国枪支的非法贩运,绝不能允许来自一个国家的枪支制造商挟持本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守法公民。”诉讼状写道。
霍尔尼斯表示,枪支助长了跨境毒品犯罪等活动。巴哈马总理菲利普·戴维斯表示,美国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控制其境内的武器非法流入巴哈马。非营利组织海地桥梁联盟负责人约瑟夫表示,当犯罪分子收到来自美国的重型武器时,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实施暴行,“如果我们能够阻止重型武器流入海地,我们就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美国佛罗里达州公共广播电视台在其网站刊文表示,枪支暴力正困扰着加勒比国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肆无忌惮、失控”的枪支贩运。(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福建宁德首艘电动观光游船下水 助力打造全新水域旅游场景
- 地震发生后如何自救与互救?这些科学救援与防护知识要了解!
- 新疆“网红公路”独库公路乌苏辖区迎来降雪 交警坚守一线执勤
- 商务部:愿同欧方平等讨论双方经贸关切
- 北京初步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全市已有医养结合机构215家
-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电冰箱等12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
- 2023北京国际公益广告大会聚焦公益广告事业高质量发展
- 遇见福建:“潮玩”碰上“宋韵”引爆夜经济
- 西北局地发生较重旱情 官方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处暑未“出暑” 湖北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中国驻马大使:中马工商界可携手为两国关系作出新贡献
- 【中国那些事儿】外媒:受意识形态蒙蔽 注定无视中国经济亮点
- 2023年北京共享单车骑行量破10亿 明年加大车辆更新置换力度
- 国家外汇局:截至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82亿美元
- 囊括最多“制造业诺贝尔奖工厂”!数智伊利引领中国奶业智造升级
- “品藏茶观西藏”文旅交流活动亮相泰国曼谷
- 被央视曝光后,酸菜还能吃吗?
- 红腹角雉现身湖北竹山堵河源保护区
- 2025上海豫园灯会正式亮灯 将亮相泰国曼谷
- “聚力建盟 投行致远” 建行投资者联盟系列产品发布会成功举办
- 热门推荐
-
- 跑步的5个坏习惯 你有吗?
- 列车变摄影棚 商圈成“科普基地” 新年消费体验上新
- 一图看懂居家隔离人员防控要求
- 前9月广州海关共监管开行进出口中欧班列315列
- 广西筹措下达资金1.3亿元支持淡水渔业高质量发展
- 2024“在西宁”郎朗钢琴音乐盛典奏响“雪豹之都”
- 2022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发布 十年走来更凸显“商务”特色
- 节令之美·秋分丨23日9时4分秋分: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
- 儿童骑行箱产品存质量安全风险 选购时注意这几点
- 12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897元 下调29个基点
- 花费上万元没治好1.88元的老药却管用
- 467名美国华裔青少年寻味亚运 “跨古今”感受中国魅力
- 中国改革热度指数“二连升”
- 展览“律之绘音:赵无极的画意与诗心”呈现大师另一面人生
- 重阳节,为何要饮菊花酒?
- 逐梦教育强国路 奋进数字教育新征程
- “银角大王”火了,课堂应多些“奇妙游”
- 《底线》导演刘国彤:所有的触动来源于真实
- 乌外交部:乌克兰正式加入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
- “中国京剧”IP推出,赋能国粹传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