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国际机构报告看好中国经济:亚洲增长的“最强驱动力”|世界观
中新网5月3日电 日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指出,首席经济学家几乎一致预测,中国经济会在2023年将加快复苏。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表示,中国将是2023年亚洲“经济增长的最强驱动力”。
5月1日发布的《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指出,自2023年1月以来,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明显增强,其中亚洲地区的经济活动料将最为活跃,而中国扩大开放预计会推动经济加快复苏,并提升整个亚洲的活力。
该报告显示,在一项对“不同区域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的调查中,受访者几乎一致认为,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长将至少“温和”,甚至是“强劲”或“非常强劲”的,而在2023年1月的调查中,只有50%的受访者持有这样的预期。
报告指出,中国调整和优化防疫措施后,不仅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出现变化,也改善了中国邻国的增长前景。93%的首席经济学家预计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至少会出现“温和”增长,39%的人预计会出现“强劲”或“非常强劲”的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5月2日发布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展望报告》中也给出了类似展望:在当下全球金融环境收紧、通胀高企以及美欧银行业危机使世界经济格局愈发复杂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加快复苏将为亚太和全球经济提供巨大动力。
报告指出,在中国和印度的乐观前景推动下,亚太地区将成为2023年最具活力的世界主要地区。在该地区,中印这两个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将贡献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半左右,亚太其他地区将贡献另外五分之一。
该机构认为,中国和印度将推动2023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率达到4.6%,超过2022年的3.8%。这一预测较IMF在2022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上调0.3%。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指出,中国扩大开放对亚太地区至关重要,对亚洲产生的溢出效应将集中在消费和服务业需求方面。
IMF将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上调至5.2%。中国官方将202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
除了经济预期,通货膨胀也是国际机构格外关注的问题。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称,2022年美欧通货膨胀率创40年之最,叠加地缘政治冲突等问题,世界经济复苏难度和不确定性增大。
《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中,76%的首席经济学家表示,他们预计2023年许多国家的生活成本仍将居高不下。在欧洲和美国,绝大多数首席经济学家(分别为90%和68%)预计2023年通胀水平将会“很高”或“非常高”。经济学家对中国给出不同的预期。只有14%的受访者预计中国会出现较高水平的通货膨胀。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新真探:尿酸高的人不能喝茶吗?
- “全球南方”媒体对话合作机制在福建泉州启动
- 乌总统泽连斯基签署命令 解除基辅、波尔塔瓦两州州长职务
- 法国和澳大利亚将共同向乌克兰提供155毫米口径炮弹
- 这国总统遭软禁 中使馆紧急提醒!
- 韩国警方:公调处发送的尹锡悦逮捕令执行全权委托公文存在法律缺陷
- 中外专家齐聚江西南昌 畅谈计算机系统国际前沿学术观点
- 突发:驻韩美军位于釜山的一补给仓库发生火灾
- 美国多个州议会大厦收到炸弹威胁
- 《丝路光影——“一带一路”摄影作品集锦》巡展(河北展)在张家口展出
- 哈马斯称若以色列停攻加沙愿与其达成“全面协议”
- 中高考倒计时 这份健康提示请查收→
- 山西手工纸制作技艺与生活特展在普光寺开展
- 有老花眼问题者人数众多 专家:科学、合适诊疗可改善视觉质量
- 高校更名令人“心酸” 大学评价体系需要改革
- 国家统计局:2月份CPI同比上涨 PPI同比下降
- 2025年广东计划招考公务员17419名
- 郑州跨境电商增长迅速 2016年以来交易额累计超6000亿元
- 武汉算力公共服务平台上线
- 粤港澳青年齐聚华南植物园 共绘大湾区同心圆
- 热门推荐
-
- 北京通州将建设北运河-潮白河生态绿洲 探索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续航 向青少年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北京迎强降雨 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
- 歌曲《龙文》MV首发:同唱一首歌,共叙两岸情
- 汤加群岛发生6.5级地震 震源深度170千米
- 孩子不愿见母亲,探望权能否终止?
- 南宁铁路警方多举措提示旅客防范电诈 守护旅客安全返乡
- 十年“文化巡礼”,让中国白酒成为世界的语言
- “晋商故里”山西晋中:文旅融合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 小荷才露尖尖角 徽剧传承注入新活力
- 河南省科技馆新馆正式开馆 展出300余件珍稀野生动物标本
- 2024“国际茶日”主题系列活动在京举办 金华非遗展演伴茶香
- 铲冰除雪!壶口瀑布旅游区下周有望恢复对外开放
- 重庆车企加速驶入东南亚 “重庆造”汽车海外受青睐
- 山西公布新一批挂牌督办的10条重大事故隐患
- “碳”路先行|一个煤炭小县城的“低碳”转型: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 前三季度天津GDP同比增长4.7% 新兴动能加快积聚
- 海南自贸港EF账户日均收支超2亿元
- “最美职校生”:从农村来 回农村去
- 贵州“90后”创业团队逐梦阿斯塔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