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地区经济持续复苏
积极推进经济多元化 加强对华经贸合作
中东地区经济持续复苏(国际视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中东地区经济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3年增速为3.2%,明年将升至3.5%。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中东国家积极推进经济多元化,在吸引投资、鼓励创新、发展科技等领域开辟更广阔空间,在全球经济增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时展现出较大韧性和潜力。
多国经济向好增长势头强劲
随着石油产量提高和其他行业持续复苏,中东多国经济在2022年实现较快增长,部分行业增长势头强劲。
沙特阿拉伯政府今年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该国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了8.7%的增长,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得益于经济强劲增长和灵活的就业政策,沙特失业率在去年第四季度降至8%,为多年来的低水平。去年沙特石油产业增长15.4%,非石油部门增长5.4%。此外,运输、仓储、通信、制造业等领域均有较高增长。
阿联酋中央银行近日表示,该国2022年经济增长7.6%,为11年来新高。其中,非石油对外贸易达到创纪录的2.23万亿迪拉姆(1迪拉姆约合1.87元人民币)。迪拜世博会的举办为阿联酋经济注入动力,研究显示,迪拜世博会将持续为阿联酋带来总计422亿美元的收益,在2042年前平均每年创造3.5万个就业机会。
根据埃及进出口控制总局的数据,该国非石油出口在去年前10个月增加12%,达到304亿美元。埃及规划和经济发展部预计,2022年埃及实际GDP增长率将达到4.2%。作为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之一,苏伊士运河2022年收入达8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其他一些国家经济也实现不同程度的快速增长。2022年阿曼GDP增长率为4.3%,土耳其GDP增长率为5.6%。约旦2022年工业指数达到127.6,较2021年增加12.2,工业出口规模扩大是主要驱动因素。
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近期发布的2023年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显示,投资者对中东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前景持乐观态度。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认为,随着能源价格上涨、国际航班恢复和地区经济活动持续复苏,在经济多元化发展战略推动下,中东国家的经济转型将持续受到国际市场关注。
改善营商环境推动经济转型
受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中东多国去年以来本币贬值、通货膨胀压力增加。面对挑战,中东国家通过多种措施推动经济转型,改善营商环境,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大力发展旅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
阿联酋出台一系列推动经济开放的政策。例如允许外国投资者拥有在岸公司100%的所有权,实行更加灵活的签证政策等,以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为促进绿色发展,阿联酋全面实施《2021—2031年循环经济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启用绿色发展工具和措施,建立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今年1月,迪拜宣布了一项价值32万亿迪拉姆的经济计划,包含100个创新项目。迪拜希望通过加大对各领域的投资,实现在未来10年将对外贸易和投资翻一番的目标。
沙特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简化审批流程、发展数字经济、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等一系列措施刺激经济。沙特旅游发展基金于去年8月启动了一项1.33亿美元的基金项目,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吸引国内外投资,沙特政府成立投资促进局,力争到2030年投资额超过12万亿里亚尔(1沙特里亚尔约合1.84元人民币)。
埃及政府近期宣布,计划到2025年使私营部门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0%提高至65%,同时批准新的税收激励计划,鼓励投资者投资绿色经济和其他新兴行业。埃及中央银行近日还宣布向工业和农业私营部门提供1500亿埃及镑(1元人民币约合4.50埃及镑)的贷款。
约旦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信息和通信技术等产业。政府计划在10年内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实现人均实际收入每年增加3%、GDP翻一番的目标。
中东多国还加大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入。科威特2021年为开发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制定了税收激励方案;土耳其建立数据研究中心和实验室,鼓励企业积极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世界银行海湾地区负责人伊萨姆认为,当前是进一步推动绿色增长战略的好时机,通过开发绿色技术和高技能劳动力,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促进地区经济保持增长。
扩大对华合作增添发展动力
中东国家积极扩大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中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互补性强,双方经贸合作展现出强劲的活力、韧性和潜力。2022年,中国同中东国家的贸易额达5071.52亿美元,同比增长27.1%,中国保持中东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其中,中国对中东国家出口2289亿美元,进口278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4%和37.6%,双方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更趋平衡。
中国和沙特在2022年的双边贸易额为1160.4亿美元,同比增长32.9%。中沙不断加强在能源、科技、基建等领域合作。卡塔尔是中国在中东海湾地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2022年中卡双边贸易额为265.5亿美元,同比增长54.6%。
不久前,伊拉克央行宣布,允许以人民币结算对华贸易。去年12月,义乌和沙特完成了首单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人民币跨境支付为中国与中东国家贸易投资提供更大便利,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与中东国家间的金融合作。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已获18个中东国家积极支持,其中12个国家已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双方在5G、人工智能、新能源、航天卫星等高新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埃及新行政首都项目、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等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埃及“斋月十日城”市郊铁路项目正式运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东国家各自发展战略对接,有力推动当地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商工联合会主席、沙特商工总会主席阿吉兰·阿卜杜勒阿齐兹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大对中东地区的投资,为包括沙特在内的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卡塔尔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凯尔·迪巴特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东国家与中国深化合作不仅有利于双方,也将惠及世界。
(人民日报 记者 管克江 沈小晓 本报迪拜、开罗电)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海绿电指数连续10年上升
- “点燃”节前消费热情 多地拿出“真金白银”激发市场活力
- (杭州亚运会)诗画西湖“遇见”亚运时刻 杭州亚运火炬入驻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
- (文化新纪行)为古籍“疗伤” 助文脉赓续
- 发放3000万元消费券 成都推出“2+5+N+10”端午节文旅活动
- 一次吃3个柿子,老人患上柿石症
- 商务部:2023年全年网上零售额15.42万亿元 增长11%
- 平陆运河三大枢纽全面进入船闸主体施工新阶段
- 日本民众集会反对日本强化武器交易
- 中国最北端核电站1号机组核岛工程开工
- 报告:中国对海洋新兴产业的投入持续加大
- 青海基层社区服务中心安宁疗护:温暖生命最后的时光
- 邮储银行再度入选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案例
- 中新真探:功能饮料营养丰富可以提神,熬夜可以喝?
- 一游客在罗马斗兽场刻字 或面临牢狱之灾和巨额罚款
- 四大名著今年将全部完成 录制有声剧 上译厂“跨行”出新
- 美国确定2025年1月9日为全国哀悼日悼念卡特
- 跨省遴选公务员,为不拘一格用人才开好头
- 珠江流域西江发生2024年第3号洪水
- “开心游龙江”十条措施出台 点燃中秋国庆假期出游热情
- 热门推荐
-
- 河北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某某被杀害 涉案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获
- 田园米东,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 贵州台江:借势“村BA”抢抓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 (中国新貌)“村超”“村晚”展现中国乡村文化振兴
- 云南镇雄县“1·22”山体滑坡已致11人遇难
- “华人老家”山西洪洞举办癸卯年寒衣节祭祖大典
- 【新春走基层】我在秦岭之巅“推火车”
- 10月份5家造车新势力交付量均破1.2万辆 年末冲量阶段竞争或进一步加剧
- 2023运河城市精品景区合作机制(CCSC)创新发展大会在沧州举办
- 西藏林芝:民族器乐音乐之夜,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 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启2024年度迁徙产仔季
- 社团法人“韩中同行”在首尔成立
- 非洲开发银行注资南部非洲绿色能源建设
- 外媒:字节跳动旗下CapCut、Lemon8等应用在美国停服
- 《装腔启示录》导演谈“装腔”:一种都市人的面具
- 《追光·逐梦·见中华——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光影艺术欧洲巡展》在法国揭幕
- 高温或加重特应性皮炎症状 专家:患儿应接受规范治疗、长期管理
- 潘功胜:中国货币政策始终坚持以我为主 兼顾内外均衡
- 上海启动“白玉兰臻选”品牌创建活动 打造文旅新名片
- 挪威首相斯特勒会见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