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中法瓷都,跨越时空的牵手
新华社法国利摩日/江西景德镇4月7日电 通讯:中法瓷都,跨越时空的牵手
新华社记者陈毓珊 黄浩然
法国中南部小城利摩日街头,和煦春光下,一根青白瓷柱上“谢谢景德镇并热爱利摩日”等中、法文标语清晰醒目。
这件瓷器作品,是法国利摩日国立美术学院与中国景德镇陶瓷大学师生们的合力之作。自2018年伫立在利摩日以来,它向世人展示着中国景德镇和法国利摩日这两座“瓷都”跨越时空的牵手。
在绵延万里、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历史上,景德镇与利摩日深入交流,在瓷器艺术上书写着文明互鉴的佳话。
18世纪,高岭土加瓷石的“二元配方”从景德镇传到法国,对利摩日制瓷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光阴荏苒,2010年,景德镇与利摩日结为友好城市。一年后,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前身景德镇陶瓷学院和利摩日国立美术学院共同打造的国际陶艺工作室项目,为两所高校互派艺术工作者和留学生提供了平台,陶瓷成为他们交流的共同语言。
现代陶瓷生产工艺,陶艺创作手法……从景德镇来到利摩日的中国留学生,探索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从利摩日来到景德镇的法国留学生,从古老的瓷片上感受历史脉动。
曾在利摩日国立美术学院交流的周雷,一边钻研两地的制瓷工艺和创作手法,一边琢磨如何把西方的现代工艺和创作理念与中国传统技艺相结合。“将青花瓷的古韵融入西方美学,让它们突破传统、走向世界。”
从中汲取灵感的,还有法国陶瓷设计师米尔蒂耶·布夫雷。不久前,她烧制出一件名为“泥土与雨水”的陶瓷作品。暖阳透过窗户洒在瓷瓶上,明亮的白色瓷胎如皎洁月光,瓶身密布的沟壑似涓涓溪水流淌而成。
布夫雷拍下眼前的一幕,上传到个人社交媒体上,并配上文字“这是时光留下的痕迹”。此时,距离她结束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的留学生活,已过去了6年。
“从中国瓷都回到法国瓷都,两地跨越时空的交往,带给我无限的创作灵感。”6年前,布夫雷将自己的工作室设在利摩日。“景德镇的陶瓷工匠,依然在传承千年的制瓷技艺,令人赞叹。”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如今,利摩日的阿德里安·杜布谢国家陶瓷博物馆,馆藏数千件陶瓷艺术品中不乏来自中国的精美瓷器,既有融合中西方元素的外销瓷,也有富含中式古典魅力的作品。
而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同款的青花瓷盘通过瓷片修复,解析蕴藏其中的陶瓷基因,复原历史上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真实面貌。
“陶瓷文化交流从来不是单向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说,珐琅在来到中国前,是应用在金属材质的器物上的,但在景德镇能工巧匠手中幻化成珐琅彩,成为在工艺交流中诞生的陶瓷品种。
在景德镇留学期间,布夫雷曾在景德镇望龙陶瓷有限公司实习,当时她创作的一款杯碟带回法国后,被一位知名主厨看中,此后成为盛放法餐的餐具。
受此启发,景德镇望龙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望龙把公司的设计室搬到了欧洲,法国人诺曼·特拉普曼是设计团队的一员。
“作为设计师,我喜欢尝试不同类型的材料,包括瓷器。同景德镇陶瓷工匠的跨界合作激发了我新的创作灵感。”特拉普曼说,“我们和景德镇的同事每周开一次电话会议,讨论所有正在进行的项目。”
设计在海外,生产在景德镇,当72道手工制瓷工序遇上国外设计师,先进的设计理念运用到景德镇陶瓷生产中。
今年年初,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一次家居展上,由特拉普曼设计、望龙陶瓷有限公司生产的青瓷洗浴套装拿到了国际订单。
“就像面粉既能蒸出馒头也能烤出面包,我们与法国设计师深度交流,跨界融合赢得了国际市场的青睐。”余望龙说。
“利摩日制造”的陶瓷作品已连续多年参加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为文化交流与经贸往来写下精彩一笔。
因瓷结缘,踏浪交融,中法两国共同奏响的泥与火之歌,历久弥新。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京城家校社共筑学生视力“健康墙” 开展人工智能眼健康项目
- 兵变,雇佣兵的宿命?
- 几十元可随意定制!低价珠宝鉴定书如何以假充真
- 在中国边城满洲里 国际友人提前过端午节
- 外媒热议“神十七”成功发射:中国太空计划进展迅速丨世界观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汤建伟:建议加快新能源游览排筏产业升级
- 中国科技馆“五一”假期将推出劳动节主题系列活动
- 民建青年企业家齐聚浙江 共绘嘉善“双示范”建设新图景
- 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威胁亚太安全
- 国庆假期不远行,本地及周边“微度假”成主旋律
- 新书《仰韶时代》《何以华夏》在河南三门峡发布
- 中新健康|女星患病术后仅3个月就复发?医生提醒
- 金融加力支持“三大工程” 助城市焕新颜
- 工业经济恢复向好
- 6月21日央行开展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吉水乡贤返乡创业 养好致富鸽走上致富路
- 【世界说】政治暴力激增,美式民主阴霾重重!美国官员:如果有人说要伤害或杀掉我们,我不觉得只是无聊的威胁
- 山东厚植传统文化“基因” 促物质与文明“双丰收”
- 做好这些事,帮孩子摆脱开学焦虑
- (新春见闻)四川海螺沟震后“补妆”迎新春
- 热门推荐
-
- “95后”团队守护广西传统村落 “黑科技”让民族文化“活”起来
- 打造亚太航空枢纽 泰国总理宣布升级全国机场
- 北京石景山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科幻产业加速崛起
- 【文化评析】数字化正在改变非遗的传播方式
- 中新健康丨乙流来了?医生:出现暴发概率低
- “2024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十大影响力事件发布
- 用艺术点亮星星的孩子
- 湖南首届“内外贸交易会”7月12日至14日将在长沙举行
- 1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1.1% 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
- “会昌戏剧季002”将启 5国26部佳作汇集
- 中芭“创意工作坊”汇聚青年创作者奇思妙想 年度大戏《欢乐颂》初露峥嵘
- 女子试岗被要求“陪睡” 西安警方:已对涉事公司总经理治安处罚
- 京城夏日遛娃小而美 进山纳凉不远行
- 民调数据中的美国:岌岌可危
- 河南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长效机制 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 养老保险个人权益记录怎么查?人社部答疑解惑
- 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杭州何以“韧性宜居”?
- 美国科罗拉多州发生枪击案 致1死3伤
- 全国二十四节气(春季)旅游美食及线路发布
- 安徽铜陵一栋5层居民楼发生坍塌 初步排查有5人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