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早期工作机制破解 或开辟清洁能源生产新途径
科技日报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张佳欣)光合作用是为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提供动力的自然机器。据22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破解”了光合作用最早阶段的“秘密”,并发现了从光合作用中提取能量的新方法,这一成果有望为生产清洁燃料和可再生能源开辟新途径。
研究团队在超快时间尺度上研究活细胞中的光合作用。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将阳光转化为能量的这一过程仅需要万亿分之一秒。科学家也一直在研究利用光合作用来帮助应对气候危机,模仿这一过程从阳光和水中生产清洁燃料。
尽管光合作用广为人知,但这一过程仍然有“秘密”待破解。研究人员试图理解为什么一种名为醌的环形分子能够从光合作用中“偷”走电子。醌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很常见,它们很容易接受和释放电子。
利用超快光谱学观察电子,研究人员在飞秒(千万亿分之一秒)尺度上跟踪活细胞光合作用过程的能量流动。他们发现,发生光合作用初始化学反应的蛋白质支架是“漏”的,使电子得以逃逸。这种渗漏性可帮助植物保护自己免受明亮或快速变化的光线的伤害。
研究还发现,负责光合作用的化学物质从分子结构中提取电子,可在光合作用初始阶段实现,而不是像以前认为的在较晚阶段才能实现。这种光合作用的“重新布线”可改善它处理过剩能量的方式,并创造出新的、更有效地利用其能量的方式。
在光合作用的早期阶段,此前还没有人正确地研究过这种分子与光合作用机制的相互作用。此次发现的全新途径,进一步打开了光合作用的黑匣子。
研究人员说,他们能够在光合作用过程的早期提取电荷,通过操作光合作用途径,从太阳中产生清洁燃料,可使过程更有效率。此外,调节光合作用的能力可能意味着作物能够更好地耐受强烈的阳光。(科技日报)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阅古楼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新书发布
- 新疆首个本土音乐节启幕 吸引万余名乐迷
- 第77届戛纳电影节拉开帷幕
- 世界语出圈背后:一所二本院校的乌托邦与现实
- 导盲犬进景区不该再有疑问
- 步步向前丨看2023半年经济 稳投资 补短板
- 辽宁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
- 桂湘黔三地联建共筑同心梦 合奏乡村振兴曲
- 西藏拉萨墨竹工卡县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天骅”船接力“天鲸号”助力平陆运河建设
- 韩媒:韩日首脑将在广岛举行会谈 巩固“穿梭外交”
- (经济观察)中国车企“各显神通” 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 局地“下开水” 江苏淮河以南地区持续高温
- 全球城市创业孵化指数:北京综合得分排名第四
- 产品标识存在瑕疵是否构成欺诈?
- 福州黄岐至马祖“小三通”客运航线恢复每日四个航班
- 大型京剧传承创排活动《刚好京彩》江西启幕 郭德纲担任总导演
- 一份“满分早餐”都有啥?|吃出健康来
- 江苏常州举行“湖湾”青年发展论坛:青年需要怎样的梦想之地
- 上海浦东深入推进“全球营运商计划”
- 热门推荐
-
- “中国—东盟博览会号”彩绘飞机亮相 首航南宁至曼谷航线
- 当艾滋病感染者决定结婚生娃 选择相信医学也相信彼此
- 台湾超4万户居民遭遇停电 台电称未来三年供电压力最大
- 突发!日本宫崎县发生6.9级地震 居民称“震感强烈”
- 金与正警告:美韩《华盛顿宣言》危及世界安全
- 物流业景气指数扩张加快 发展动力稳健
- 苏州一学校被曝学生宿舍环境脏乱差,食堂有发霉鸡蛋?校方回应
- 湖北郧西:七夕浪漫民俗传承千年焕发新活力
- 业主被小区门禁撞倒受伤【 专业人士提醒:侥幸“冲关”易出事故】
- 土耳其司法部追查劣质建筑相关负责人 已有221人被起诉
- 日本利用H3运载火箭发射一颗军用通信卫星
- 靳军辉:呼吁建立符合光伏行业特性的碳目标及减排路径标准
- 山西太原直飞莫斯科旅游包机首航
- 湖南强降雨趋于结束 未来高温逐步发展
- 英媒:硅谷银行首席风险官空缺长达8个月
- 长安链支撑全国不动产登记数据可信流通
- 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调整实施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管理进口食品名录的公告
- 韩国戒严司令官宣布,禁止国会、地方议会、政党活动,禁止政治性集会示威,一切媒体出版机构接受戒严司令官管理
- 海南省成功在港发行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 西宁所需、南京所能 东西部协作提升高原城市中藏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