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具可提前30天预测粮食不安全
科技日报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张梦然)最新一期《科学报告》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称,一种新工具能预测一个国家未来最多30天内面临食物获取不足,也就是粮食不安全的个体比例。研究人员指出,这种工具有望指导面临粮食不安全风险的国家制定决策,从而做出更及时的响应。
奥地利中欧大学研究团队利用来自布基纳法索、喀麦隆、马里、尼日利亚、叙利亚和也门2018年至2022年的食物消费数据开发了这个工具,这几个国家近年都出现过严重的粮食不安全事件。团队利用这一时期内关于冲突相关死亡率、食物价格、极端天气事件和斋月时间(每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在回历斋月里的食物消费习惯会发生改变)的数据优化了他们的工具。随后再用这一工具估算了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面临食物获取不足风险的家庭的比例。
团队发现,他们的工具预测也门和叙利亚未来一天的粮食不安全发生率的准确率为99%,预测未来30天的准确率分别为72%和47%。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的工具能利用实时数据进行快速可及的预测,或能补充当前评估粮食不安全的模拟技术。他们的工具或能通过融合手机数据或对新闻的自动化文本挖掘进一步提升预测能力。(科技日报)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如何统筹“两个创新”?
- “桃芝”强度逐渐减弱 南海北部海面仍有大风天气
- 商务部:正研究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等措施
- 绥芬河铁路口岸开行中欧班列五周年 班列运输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 吉大三院为帕金森病患者植入智能可感知脑起搏器
- 世卫组织提出新目标:到2025年,全球基本消除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
- 第九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在新疆启幕
- 2022多彩贵州·第十五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迎来参观高潮
-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
- 联合国、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苏丹约2000万人面临严重粮食危机
- 【籽籽同心 八桂同舟】在民族走廊上 探秘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的和谐交响
- “柳州—塔什干”中亚班列首发
- 北京发布今年首轮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 四成位于中心城区
- 2023辽宁公安严打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破获案件1344起
- 这个冬天,放心吃腊味
- 湖南东安开设“乡村学堂” 技术专家田间“把脉开方”
- 签订神秘合同,花90万元就能上北大?真有人信!
- 【口袋医生】消毒药水这么多 医生告诉你该怎么选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论)柬埔寨官员盖里维希:中柬构建命运共同体已成为新型国际关系典范
- 山东“拥抱”数字化浪潮 “智改数转”赋能企业转型升级
- 热门推荐
-
- 国家外汇管理局:截至2023年末,我国对外资产规模9.6万亿美元
-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尽快建立全球宏观政策协调机制
- “文、体、旅”多业态融合趋势显著 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 北京推动新一轮传统商圈升级改造 让城市成为高品质生活空间
- 新疆吐鲁番机场航空邮路正式开通
- 2023年度顾毓琇电机工程奖及电力科学技术奖在南京揭晓
-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健康平衡的美中经贸关系符合双方利益
- 中国八城市开展IPv6流量提升专项行动
- 建议加快完善预付式消费相关立法
- 中新真探:腰椎间盘突出,推拿能“按”回去?
- 杭州大面积开放无人驾驶 服务人口超千万
- 探访湖北谷城乡村记忆馆:定格往昔 见证变迁
- 杭州:柳树打“结扎剂” 柳絮明年会更少
- 中新健康丨挖吃野菜成民众“春季限定快乐” 医生:有风险,不认识的不要摘
- 云南实施文旅强省建设三年行动 到2025年文旅总收入超2.2万亿
- 中国正能量,用温暖传递希望
- 四大一线城市楼市新政效果明显,6月沪深二手房成交创三年新高
- 尹锡悦和李在明就韩国医改必要性达成共识,商定常见面
- 俄乌局势进展:荷兰称考虑援乌F-16战机 俄德领导人释对话意愿
- 创新药赛益宁上海医院落地 “双高”糖友有望实现血糖“优质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