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暴雷引发金融市场第二波震荡 最大股东表示不再投资
瑞信暴雷引发金融市场第二波震荡【自曝财报存在“重大缺陷”,最大股东表示不再投资】
美国硅谷等美国银行宣布倒闭之后,又有一家欧洲百年银行上演“危机时刻”。
当地时间3月14日,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宣称在2021年和2022财年的报告程序中发现“重大缺陷”。次日,瑞士信贷开盘跌近30%,股价再创历史新低。截至发稿,瑞士信贷报2.16美元/股,跌幅为13.94%,市值85.13亿美元。
而就在此前一周,美国证交会提出了对其财务报表的担忧,并对瑞信进行了新的审查。而瑞士信贷最大的投资者沙特国家银行随后“无法向瑞士银行提供任何进一步的财政援助”的表态,也令瑞信银行出现新一轮下跌。
“一些存在隐患的银行,在目前局面下很可能会现出原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美国硅谷银行到签字银行,再加上最新出现的瑞信银行问题,反映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在目前货币政策不断收紧,流动性开始收紧的情况下,银行的经营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许晓芳 王楚涵
财报问题引股价暴跌,宣布向瑞士央行借款后股价回升
成立于1856年的瑞士信贷,有167年历史,总部设在瑞士苏黎世,是全球第五大财团,瑞士第二大银行。
瑞士信贷集团在当地时间3月14日发布的年度报告中称,2021年和2022年,集团对财报的报告程序发现“重大缺陷”。管理层也据此得出结论,集团的披露控制和程序无效。这一缺陷涉及未能设计和维持有效的风险评估,以查明和分析财务报表中重大错报的风险。同时,这一重大缺陷还造成了另一个重大缺陷,即管理层没有设计和维护对现金流量表的分类和列报的有效控制。
在消息影响下,瑞信股价暴跌,再加上近期美国硅谷银行、签名银行接连破产倒闭风波影响,瑞信股价自3月9日以来已跌超25%。
当地时间3月15日晚间,瑞士国家银行(SNB,瑞士央行)和该国主要金融监管机构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发表联合声明称,瑞信满足了针对具有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和流动性要求,但同时表示,“如有必要,瑞士央行将向瑞信提供流动性。”声明指出,美国某些银行的问题不会对瑞士金融市场构成直接蔓延的风险,适用于瑞士金融机构的严格资本和流动性要求确保了市场稳定性。
当地时间3月16日,瑞信表示,计划通过一个担保贷款项目向瑞士央行借款至多500亿瑞郎,拟以约30亿瑞郎回购债务。瑞信将发起十项美元计价债券的招标要约,将回购高达25亿美元的票据。当天,瑞信欧股开盘后一度大涨40%,为创纪录的单日最大涨幅。截至发稿,其涨幅缩窄至20%左右。
瑞信银行近两年麻烦不断,最大股东表态不会增持但无需恐慌
对于近两年来“麻烦”不断的瑞信银行,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指出,2021年3月,Archegos Capital倒闭,导致瑞信投资爆仓,巨亏超过50亿美元,引发市场对瑞信破产担忧;2022年6月,瑞信因涉嫌洗钱而被定罪,尽管该银行采取措施积极自救,熬过了“至暗时刻”,但市场对其担忧挥之不去;直到2023年3月,美国多家银行接连倒闭,叠加瑞信此前披露年报存在“重大缺陷”,且近日瑞信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称受监管方面限制无法向瑞信提供更多救助资金,市场担忧瑞信违约风险,瑞信的信贷违约掉期(CDS)价格升至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高位。
当地时间3月15日,瑞信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董事长Ammar Al Khudairy接受采访时被问及若瑞信再次要求增加流动性,该沙特银行是否愿意协助瑞信时,他表示:“答案是绝对不会,除了监管和法规的限制这些最简单的原因之外,还有许多理由。”当地时间3月16日,AI Khudairy表示,对瑞士信贷的恐慌是“没有依据的”,瑞信可以依靠自己的战略渡过难关。
瑞信银行问题对市场冲击比硅谷银行更强
“一些存在隐患的银行,在目前局面下很可能会现出原形”,在赵锡军看来,特别是对于像硅谷银行一样出现资产负债配置错配的银行和像瑞信一样在管理方面有问题的银行,这种挑战可能会变成致命伤害。“无论是从资产规模、历史还是市场影响看,瑞信银行出现问题对市场产生的冲击肯定会比硅谷银行更强”,赵锡军介绍称,瑞信不仅仅是一家银行,还是一家投行、一个资产管理机构,所以其业务涉及面更广泛也更为复杂,因此所带来的影响也会更为深远。
类似地,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首席欧洲经济学家安德鲁·肯宁汉姆(Andrew Kenningham)3月15日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原则上瑞信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要比上周处于危机边缘的美国地区性银行大得多。瑞信不仅是瑞士的问题,也是全球的问题。”
周茂华分析,由于瑞信银行具有“全球系统性银行”特征属性,如果瑞信银行倒闭势必引发全球银行业信用冲击。“瑞信银行等事件对中国影响有限”,周茂华指出,中国与欧美银行经营模式不同,中国银行业对资本市场依赖程度不及欧美,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主要受实体经济景气度影响;中国资本市场与欧美关联性目前仍较低,欧美与中国银行体系难以形成“共振”。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困在一纸协议里的劳动者调查:如何破解就业困局?
- 30个问答讲解家庭消毒怎么做
- 美媒:美国各政府部门正为可能发生的“停摆”做准备
- 长征路上学党史丨“红色小上海”福建长汀的生态奇迹
- 快讯!日本首相石破茂所乘车辆发生碰撞事故 本人未受伤
- 彩瓷为“桨” 纪红建 “泛舟”“海上丝绸之路” 推出新作《彩瓷帆影》
- 彰显西部精神的花鸟画展走进广州
- 我国拟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
- 广西打造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盛“惠”
- 西藏普兰迎新年 信众科迦寺朝佛忙
- 2018年以来 青海办理黄河保护相关公益诉讼案件423 件
- 让孩子爱上阅读,幼儿园与家长如何打“组合拳”?
- 工业大市转型升级 新晋 “万亿之城”烟台汇聚强劲动能
- 宁波海关打击侵权频频出招 2023年查获侵权商品超2100万件
- 涵盖各个制造环节,基本实现闭环生产,链博会展示中国智能汽车实力
- 京剧题材AI水墨动画短片《火焰山》在长春发布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海南:力争今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3100亿元
- 2023红火收官,2024中国电影灿烂可期
- 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三伏天如何科学消暑?
- 热门推荐
-
- 北京警方对六类出租房屋重点问题持续开展排查整治
- 这六类人更易被抑郁“纠缠”
- 英国外交大臣再度访美 将推动英美继续支持乌克兰
- 哈马斯宣称对以色列特拉维夫爆炸事件负责
- 成自宜高铁开通1个月发送旅客近百万人次
- RSV传染性强、季节性明显 专家教你如何预防与监测病情
- 智能化助力 广西高质量端稳端牢百姓“肉盘子”
- 梁朝伟有新身份!现场分享一个秘密
- 《天津国资国企社会责任蓝皮书(2023)》发布
- 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于6月7日恢复开放
- 山绿水清鱼肥 湖南麻阳苗乡小村处处“赶新潮”
- 杨伟民谈“先立后破”:在经济治理中遵循规律、尊重市场
- 生产良好 长势喜人!今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 青海“拉面之乡”:一碗面,拉出百亿产业
- 雍禾医疗说的“植发3.0时代”已经来了
- 湖南岳阳临港经济“百舸争流” “税力量”护航企业“出海”
- “长江之肾”洞庭湖的生态剧场:人、鸟与湿地之变
- 加拿大政府对“地方新闻计划”追加资金投入
- 贵州一网点开出双色球6.8亿巨奖
- 【中国城·国际范儿】这个地方让世界无法抗拒中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