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冲刺式捕食的最小动物?国际最新研究找到答案
中新网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生态与演化》最新发表一篇演化研究论文指出,南极小须鲸或是将冲刺式捕食(lunge feeding)作为一种节能摄食策略的体积最小的动物。
该论文介绍,须鲸类使用名为冲刺式捕食的摄食策略,这需要它们疾速吞食大量含猎物的水,并通过它们的鲸须“筛”过滤。这种捕食技巧之所以高效,是因为这些动物的吞食量惊人:一头80吨的蓝鲸能吞下相当于其体重135%的水量。这一捕食策略还能用于小须鲸,而小须鲸是须鲸科(蓝鲸也属于该科)中体积最小的现生鲸鱼。一头成年小须鲸的平均体长为7.7米,而蓝鲸的体长约21-24米。
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戴维·卡德(David Cade)和同事与合作者一起,利用非侵入式吸力标记观测了西南极半岛23头南极小须鲸的日夜捕食情况。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冲刺性捕食对能量的消耗极大,对于体积小于某个最小值的动物来说,冲刺性捕食便不再是一种高效策略。
论文作者发现,小须鲸分配在日夜的捕食时间差不多,但它们的日间冲刺式捕食率只有夜间的25-40%。他们还指出,小须鲸日间捕食的潜水深度远大于夜间捕食,体积更大的小须鲸比体积更小的小须鲸能在深处停留更长时间。该研究结果表明,体长不足5米(断奶小须鲸的体长)的小须鲸无法利用这种捕食策略获得足够食物,这也让小须鲸成为以磷虾等浮游动物为高效冲刺性捕食对象的体积最小的动物。
论文作者总结指出,他们的研究结果对于理解所有滤食性鲸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提示随着海洋条件变化促进深水区形成适合冲刺式捕食的大规模猎物群块,高效的滤食性捕食和巨大的体型可能在过去500万年里实现了协同演化。(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四川一食品公司被指污水直排入河 官方通报:已立案
- 甘肃积石山地震引发青海发生局地砂涌 两个村被淤泥包围
- 浙江舟山:统战成员“各显身手” 海岛乡亲“富起来”
- 家电以旧换新便民更惠民
- 系好假期“安全带”
- 约旦河西岸发生枪击事件致3人受伤 以军称已逮捕枪手
- (走进口岸看新疆)新疆温泉博格达尔村:昔日牧业村 今朝变“网红”
- 中美经济工作组举行第七次会议
- 日本大米不足持续 大阪府知事再次要求“放米”被拒
- 商务印书馆 “学生国学丛书新编”全编60种在京发布
- 无人机“飞入”更多应用场景
- 事关美丽中国,中央重磅文件释放哪些信号?
- 【世界说】美媒:校园枪击激增31% 美国的孩子们因枪支而不再有纯真无忧的童年
- 湖北新发现北宋纪年墓 出土珍贵梅瓶等瓷器
- 北京国际音乐生活周“五一”亮相 音响展、音乐节提供新消费场景
- 一首闽语唱童谣,唱遍泉州世遗点
- (聚焦海峡论坛)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福州举行 “台胞博爱服务站”揭牌
- 中国市场监管部门多举措为经营主体申报手续减负
- 中国央行上海总部推出“跨贸再融”业务
- 1月人民币小幅回落 释放什么信号
- 热门推荐
-
- 瑞典“米粒”:通过中文,我找到了一个新世界
- (乡村行·看振兴)借生态优势发展农家乐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 哈马斯同意停火提议 以军继续推进拉法行动
- 中国-南亚“Z世代”昆明共话世界遗产保护
- 2023年重庆规上工业总产值超2.6万亿元
- 江山如画丨革命老区山西武乡:农旅融合开拓振兴路
- “华创杯”获奖者曾承:参与创业大赛是幸运的事
- 租客拖欠房租失联 留下一屋子猫咪
- 边疆党旗红丨阿尔山“雪城义警”:警民联防,筑起坚固的护边守国盾牌
- 给予比得到更能分泌多巴胺
- 喂纸猫遛纸狗 大学生寝室养“宠物”
- 《数字时代的政府变革》新书杭州首发 系近十所高校合著
- “AI「童」行 健康成长”启动,爱康首个青少儿健康成长中心成立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36个省级派出机构今天挂牌
- 年轻的冷门科普博主,正在重塑“碎片化知识”的意义
- 杨晓升:在现实中捕捉文学的亮光
- 照顾好家中老人,提高免疫力必看的营养建议
- 武田制药总裁、首席执行官卫博科:应该继续加大医疗卫生方面的预算
- 100万元房贷30年可省2.1万元
- 哈尔滨:火车“体检师”雨中“巡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