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升:在现实中捕捉文学的亮光
杨晓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创作各类作品近300万字,曾获第三届徐迟报告文学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优秀中短篇报告文学奖等。
谈起自己的文学之路,杨晓升给出的答案是“在繁忙的公务与个人创作的夹缝中艰难跋涉”,但不管是早年作为记者奔走在调查走访一线,还是后期在文学杂志主持办刊,身份、环境的变化都不曾让他放下手中的笔、放下心中对文学的热爱。
“作家的内心有一台情感的雷达,能随时捕捉外界的细波微澜。”缘起于热爱,坚定于使命。40余年的文学创作历程中,杨晓升一路行走,一路观察,一路思考,一路创作,用情体察世间百态,尽心书写时代的脉动。
直面人生,直面现实,在作品中将打动人心、引起思考的内容揭示出来
虽然高考时随社会大潮报考了理科,读了生物专业,但出于对文学的热爱,杨晓升在大学期间一直活跃于学校的文学社团,并陆续在报刊上发表习作。1984年,他成为《中国青年》杂志的编辑和记者,如愿从事喜爱的文字工作。
记者思维培养出的一双敏锐慧眼不仅让杨晓升洞穿时代变革,且能用笔揭示社会现实发展。在《中国青年》杂志任职的16年间,除了创作出多篇中短篇小说,杨晓升还留下了《中国魂告急——拜金潮袭击共和国》《拷问中国教育》等共计几十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后来虽然调换工作,忙碌之余杨晓升仍笔耕不辍,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失独:中国家庭之痛》也诞生于这一时期。
数年采访历程,可谓艰苦卓绝。联络渠道难寻、采访对象内心抵触、采访过程磕磕绊绊……各种现实性的阻碍让杨晓升的走访屡屡碰壁。而深入的挖掘,也意味着要不断揭开失独父母的伤疤,在采访中,杨晓升往往随着受访者的讲述与他们一同落泪,“在情感上备受残酷折磨”。这一题材在当时社会的敏感性同样让出版工作历尽艰辛,直到2014年,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终于以《失独:中国家庭之痛》为标题顺利出版,一经问世,立刻在社会引发巨大反响。
《失独:中国家庭之痛》中描写了6个不同类型的失独家庭及其生活状况,而这只是杨晓升所见证的失独家庭中的一部分故事。“从事文学创作数十年,我认为迄今为止自己所作最有价值的就是这本书。它让我觉得,评判一部文学作品是否优秀,一定要看是否能引起读者的关注与共鸣,乃至于引发对于全社会的广泛影响和思考,如果能推动社会进步,那便更好。”杨晓升说。
在大家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捕捉亮光,然后将它的火焰放大
2000年,杨晓升从《中国青年》杂志调到《北京文学》杂志,并在之后任执行主编,主持《北京文学》的编辑工作。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杨晓升将创作重心转向了中短篇小说。
中篇小说《海棠花开》讲述了赵家三代人跨越70年的命运和故事,一大家人经历重重矛盾纠葛,分分合合,最终迎接“和气”的回归。触发杨晓升创作这篇小说的原因,是他听闻身边一对老教授因子女远居国外,身边无人陪伴,偶尔碰到校园中职工一家其乐融融的场面,总会驻足长久观看。于是杨晓升开始思考,“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或一个人来说,显赫的名声,最贴近本真的亲情与生活,究竟什么是更重要的?这并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但现实生活中兼而有之的人太少了”。以一座寻常老北京四合院作为起笔展开叙事,落到对中国传统家庭中亲情、伦理、人生、命运等多方面问题的探讨,成为小说的核心。从寻常生活中剥露隐藏其中的现实内涵,正是他文学创作的一贯风格。
杨晓升将作家应具备的功力概括为感受生活、发现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在他看来,优秀的文学作总是能揭示出生活中某个方面的本质,“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是在大家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捕捉亮光,然后将它的火焰放大,而所谓火焰就是隐藏在生活深处的有价值的素材”。
脚步不停,创作不止。退休两年来,杨晓升仍积极奔赴祖国各地,汲取生活灵感,采风、讲课、应邀出席各种文学交流活动等等,他坦言自己一点也不比在职时清闲,可他忙得快乐、充实、自在。在他看来,自己如今进入了一种更加自如、稳健的创作状态。“不管是从阅历还是生活积累的角度上看,自己现在已到了写作的黄金阶段。由于有相对充足的个人时间,如今我也有更多的思考和想法,接下来会一步一个脚印地继续创作,力争将心中的一个个想法化为一篇篇新作。”
郑欣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宋宝颖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墨西哥军方打死12名武装分子
- 京津冀古代名窑瓷器展天津博物馆开展 七成展品首次亮相
- 行业近两年迎来关店潮 剧本杀还“杀”得动吗
- 墨西哥学者:美国兜售“民主”,中国务实合作,中拉关系蓬勃发展是必然
- 沪渝蓉高铁跨浩吉铁路首座转体桥成功转体
- 致力学术传承 青年学者共论“当代儒学之思”
- 新疆阿拉尔:农机市场销售火热 国产农机具成“主角”
- 尼日利亚政界人士:美债问题积重难返 拖累非洲
- 中欧商定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启动磋商
- 歌剧《拉克美》亮相国家大剧院
- 工信部:将开展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综合督查
- 中国税收大数据“牵线搭桥” 上半年助力企业购销超100亿元
- 新疆库车市发生5.5级地震 通信电力供应正常
- 江苏宿迁:“超级管理员”解决数据共享难题 审批服务更便民
- 美媒:住房危机加剧,2024年美国无家可归者人数创新高
- 西湖龙井茶农亮新招防暑抗旱 穿“防晒衣”铺智能喷灌
- 云南迪庆:4万人依托松茸实现增收
- 中医护眼有妙招(中医养生)
- (新春走基层)探访千年老街春节“新颜” 古今融合激发消费活力
- 上半年杭州口岸免签入境外籍旅客同比增长超74.5倍
- 热门推荐
-
- 云南打造生物制品产业高地 疫苗、血液制品快速发展
- 7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5% 仍保持平稳增长
- 飞利浦空调包修现“疑云”
- 宁夏:AEO企业“占领”全区近五成外贸额
- 内蒙古赤峰一车辆连撞多人致9人受伤 司机已被抓获
- 专访峨眉派女子功夫团:一拳“打”出个女侠江湖
- 滑雪板、彩绘蛋、米奇公仔、世博徽章,如今年轻人在收藏什么
- 日本高级外交官在美遇袭 嫌犯被控“偏见罪”
- 商务部关于印发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 56家企业科研院所及协会组织齐聚佳木斯 现场签约337.15亿元
- 第25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开幕 法国担任主宾国
- 26国高级官员厦门共研蓝色经济合作
- “进一步促进非中各领域务实合作”——访非盟委员会前副主席姆文查
- 中银香港上半年盈利逾200亿港元 同比增17.9%
- 以军轰炸加沙地带难民营一学校 至少32人死数十人伤
- 俄专家:金砖合作可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石
- “当然有戏”公布2023年片单《9号秘事》《清明上河图密码》在列
- 海航回应飞机备降南昌:已妥善处置 向旅客表达歉意
- 2023中国经济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影响力TOP10花落谁家?
- 从“教育问题”到“人本身” 石一枫《逍遥仙儿》新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