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舆论聚焦两会 三大“热词”解读中国式发展道路
中新社北京3月14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3日在北京闭幕。国际舆论高度关注中国全国两会,聚焦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等“热词”,解读中国式发展道路。
经济增长目标传递积极信号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称,中国本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传递出两个信号。第一个信号是:复苏开启,回归常态。第二个信号是:监管不放松,刺激不盲目。该报道还援引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员的表态称,5%左右的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运行走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巴基斯坦时政杂志《地球村》网站发表文章称,中国经济今年的预期目标是实现5%左右的增长,在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国将在稳定世界经济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助力许多陷入困境的国家恢复经济稳定。
以科技自强创新应对竞争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中国决心推动“制造”向“智造”的转变,加快重点制造领域的数码化与智能化发展。文章指出,面对急剧恶化的外部环境,中国唯有在高科技上自力更生才能突破封锁,建立可持续发展基业,因此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新一届政府重中之重的任务。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此前也援引分析人士观点称,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未来中国可能会加强自主创新以面对激烈的科技竞争。
欧洲《现代外交》网站刊发专家文章称,中国每年3月举行的全国两会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机会,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重大时刻”。文章称,今年两会上,中国要向世界传达的重要信息就包括,中国正在加快建设工业化强国的步伐,发展能够从5G网络和互联网技术中受益的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等。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俄中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专家理事会俄方主席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在2023年中国两会“北京—莫斯科”视频连线活动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给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的一种新选择。中国坚持平等相待,旨在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为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它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巴西《论坛杂志》网站刊登专家文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注重资本积累的西方现代化逻辑相比,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包括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尼日利亚主流媒体《抨击报》(The Punch)刊文指出,中国政治制度的力量和吸引力在于任何国家都可以依据自己独特的历史与现实,找出一条独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冷空气持续影响广东 或将有台风生成
- 专访新晋鲁迅文学奖得主张者:期待奖项成为一种“鼓励”
- “2022艺术旌阳”开启一场田野中的艺术盛宴
- 黑猩猩使用工具效率如何?跨25年近4000段视频分析称有高有低
- 欧委会发布“绿色协议产业计划”与美抗衡
- 约定的午餐土鸡火锅变蛋黄派 “低价×日游”都有哪些坑
- 视听友好工作组成立 将全面开展视听友好体系建设
- 汉江流域茶文旅融合发展大会在湖北襄阳开幕
- 广西玉林连环出招守住一江碧水
- 中国驻柬使馆提醒在柬中国公民谨防电信诈骗
- 小账本里看发展 各地文旅如何“景”上添花?
- 新疆加快推进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
- 四地联动 看总台春晚如何“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 西藏芒康:葡萄酒酿出当地民众幸福新生活
- 学界民间重走“梁林路” 在行走中追慕先贤
- 湖南炉慈高速公路实现首个标段主线拉通
- 百万街坊小店迎“春雷计划” 共享阿里经济体资源
- 甘肃省水利厅对张掖市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萨尔瓦多突发坠机 国家警察局长等9人身亡
- 今年以来安徽已赴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大黄山推介活动
- 热门推荐
-
- (乡村行·看振兴)“中国猕猴桃之乡”河南西峡一体化打造“幸福果”
- 张译:人生就像滑翔机
- 稳定信心 中国不断改善税收营商环境
- 金融界“奥运会”在北京开幕 首次落地中国内地城市
- 千年瓷都行:古镇窑火焕新颜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次厦门!
- 用什么激发高职生返乡就业意愿
- 特朗普受刑事指控 美国两党斗争加剧
- 一男子入户盗窃被发现后行凶致2死 浙江嘉兴警方通报
- 西藏山南玉麦村党支部:扎根边陲 传承爱国守边精神
- 伊拉克一场婚礼发生火灾 至少100人死亡150人受伤
- 文旅部:演出经纪人员继续教育实行学时记录制度
- 上海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预计未来12小时内全市将发生雷电活动
- 甘肃民勤解锁沙漠旅游“流量密码” 让黄沙变“黄金”
- 上半年上海市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
- 大美银川的“平安密码”
- 中国将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
- 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汗被判3年监禁 已被逮捕
- 中老铁路增开西双版纳至琅勃拉邦国际旅客列车
- (“一带一路”10周年)专访沙中商务理事会主席:共建“一带一路”助中东国家经济迈向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