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年前赫梯帝国因何毁灭?国际最新研究称或重大干旱导致
安纳托利亚中部一处丘陵以及附近的风景和作物(图片来自John-Marston)。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中新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3000多年前曾强盛一时的赫梯帝国因何突然崩溃毁灭?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认为,安纳托利亚地区在公元前1198-1196年发生的一次重大干旱,可能是赫梯帝国崩溃的重要因素。
这项研究表明,极端气候变化可能使人群超出其适应极限和数百年抵御危机的实践。
据论文介绍,赫梯帝国位于半干旱的安纳托利亚中部地区,曾是古代世界的强盛力量,繁荣了5个世纪,直至公元前1200年崩溃。长期以来,这一帝国已证明有能力抵御常规的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挑战,例如干旱的威胁。
不过,该时期一场长达300年的向更干燥、寒冷气候的转变,被认为与多个东地中海和近东地区古代文明的崩溃有关。然而,气候变化和人类历史事件之间关联的准确细节尚不明朗。
为评估干旱对赫梯帝国崩溃的影响,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美国康奈尔大学斯特尔特·曼宁(Sturt Manning)与合作者一起,利用稳定同位素记录以及当时中安纳托利亚地区的刺柏树年轮测量数据,建立了高分辨率干旱记录。他们发现了一个反常的严重持续干旱时期,发生在约公元前1198-1196年间。
论文作者认为,这一严重干旱造成了长期的食品短缺,赫梯帝国核心内陆地区依赖于地区性的谷物生产和畜牧,面对干旱尤其脆弱。这些短缺可能造成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动荡以及疾病爆发,并最终可能导致了帝国的崩溃。
《自然》同期发表同行专家的“新闻与观点”文章指出,安纳托利亚的这次大干旱可能展现了人类体系在意料之外、持续多年极端气候下的脆弱性。因此,这些极端事件可能击垮人类的应对机制,或可应用于历史和当代所面临的气候变化。(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首届链博会韩国推介会在首尔举行
- 韩国最大在野党领导班子决定集体辞职
- 郭文斌《中国之美》研讨会在宁夏银川举办
- 湖南装配式建筑构配件年生产能力达3500万平方米 总产值逾1000亿元
- 今年6月以来北京高温日数超常年同期
- 天津铁警暑运以来连续抓获5名网上在逃人员
- 沪港青年企业家座谈交流会在沪举行 携手向未来
- 法国国民议会激辩退休制度改革法律草案 工会称将继续罢工示威
- 广东成立糖尿病管理专业委员会
- 台湾客遇东北情 早市里感受烟火漫卷
- 外媒:以军坦克深入加沙汗尤尼斯市中心 致至少34死
- 南方强降雨持续 南北方均需警惕强对流天气
- 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在哈尔滨开幕
- 打开别样的文学世界 钟求是《地上的天空》新书发布
- 以军:将在加沙南部局部地区实行“军事活动战术暂停”
- 商务部敦促欧盟无条件停止列单中国企业
- 雷军年度演讲:“地狱”式读大学,第一次创业惨败
- 中国铁路7月1日起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 多米尼加首都一闹市区发生爆炸已致11人死亡
- 2025年新疆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启动
- 热门推荐
-
- 西藏阿里:冈仁波齐脚下绽放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 宁夏:漆艺魂国潮风 漆扇制作体验让非遗“活”起来
- 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完成防波堤沉箱安装
- 国家京剧院新编历史剧《女史赋》聚焦女史学家班昭
- 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 五年来江西警方侦破刑案2.38万起
- 上半年北京先进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 国内首部漫画学术刊物《漫画研究》创刊
- 部分景区摆渡车载客变宰客
- 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全国共查办各类违法案件140.62万件
- 文明的坐标|武王墩墓显“真容”
- 中国人寿保险资金直接服务实体经济存量投资规模近4.9万亿元
- 内塔尼亚胡一边出庭一边收防长“小纸条”
- 24小时不打烊的饮品店,深夜坐着年轻人
- 上海组织国际学生开展线上短期课程 传播中华文化
- 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关爱卡寒假公益行:为成长构筑防线
- 俄乌局势走向何方?普京国情咨文或披露重要信息
- 供排水设施升级 北京房山148个村供水能力恢复至灾前水平
- 《运河边的人们》首播 王雷韩雪演出满满烟火气
- 江西瑞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 玉渊谭天丨内斗升级,就是美“民主峰会”闹剧的最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