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频频!美高官密集到亚洲谈论“挑战”,专家:不利于地区稳定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帮助乌克兰获得数十亿美元的额外军事援助后,美国高级官员正把焦点转向印太地区。”据美媒1月31日报道,任期内第六次对亚太进行访问的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当天晚些时候抵达菲律宾,虽然他当时尚未与菲高级官员会面,但“美促菲开放更多军事基地以应对地区威胁”的消息已甚嚣尘上,奥斯汀当天还在韩国表示,美国将全力加强与韩国的联合防卫态势。同一天,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启动了美印“关键和新兴技术倡议”,准备“在军事装备、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方面与中国竞争”。与此同时,美国派遣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纽兰访问印度,出席印美年度外交磋商会议,巩固美印合作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有消息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本周即将访华,在此之前,他还将会见韩国外长谈“合作”。2023年刚过一个月,美国就不断以应对“威胁”“挑战”为借口拉拢亚洲国家加入其制造的“小圈子”,引发地区国家高度关注。2月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认为,美国近期在多个领域动作频频,企图将地缘冲突、阵营对抗引入亚太,这并不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
“美国不愿意亚太地区出现军事平衡”
据菲律宾《马尼拉公报》报道,在结束对韩国的访问后,奥斯汀于1月31日晚抵达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准备就两国加强军事防务伙伴关系进行讨论。美联社称,奥斯汀2月1日访问了菲律宾南部城市三宝颜,会见了驻扎在当地的菲军官和美国反恐部队官兵。他计划于2日返回马尼拉,并与菲总统马科斯、国防部长加尔韦斯等人举行会谈。
菲媒提到,这是奥斯汀自2021年7月以来第二次访问菲律宾,也是他在马科斯上任后首次对菲进行访问。菲律宾分析人士认为,奥斯汀此访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美军扩大在菲军事存在铺路。一名美国官员也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寻求扩大美军方对菲律宾基地的使用权是奥斯汀此访期间的一个重要话题,未来几个月“将有更多的高层会晤”。美国国防部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奥斯汀计划“加速”实施美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该协议允许美军在选定的菲律宾军事基地部署军事设施。
《华尔街日报》引述美国官员的话报道称,美国希望菲律宾再向美军开放多达4个军事基地。其中两个基地可能位于菲律宾北部的吕宋岛和西南部的巴拉望省。另外两个基地的位置以及涉及的美军数量尚不清楚。这些官员透露,作为回报,美国提出向菲提供包括无人机在内的军事援助,以便菲军队能够监测南海的情况。
美媒提到,美国此举目的是在整个亚太地区部署众多较小规模的军事力量、巩固旧联盟、组建新联盟,以对抗中国在该地区与日俱增的影响力。菲律宾国防学院日前发布的一份政策简报也称,《加强防务合作协议》旨在确保美国在该地区的持续主导地位,并限制中国实施有利于地区力量平衡的行为,“美国不愿意亚太地区出现军事平衡”。
菲律宾分析人士指出,奥斯汀对菲律宾的两次访问凸显了美国认为“印太地区是美军部署优先地区”的观念。不过,美国是否能取得自己想要的效果,还有待观察。《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虽然奥斯汀此次访菲动机明显,但菲政府和军方尚未给予“十分明确的表态”,这说明菲律宾并不想“选边站”,尤其是在“很容易擦枪走火”的军事领域。
除了菲律宾,美国也在试图拉拢亚洲其他国家加入其军事同盟。1月31日,奥斯汀与韩国总统尹锡悦会面时强调,美国将全力加强与韩国的联合防卫态势,进一步增强应对朝鲜核导威胁的“延伸威慑”执行能力,进而取信于韩国人。他还在韩联社撰文称,为使美韩两国能继续为维持“自由、开放、繁荣的印太”作出贡献,正在进行帮助东南亚伙伴国家构建自身力量的讨论。韩媒分析认为,这是美国为牵制中国,在与东南亚国家扩大合作的过程中,要求韩国发挥作用。
四处寻找能替代中国的供应链选项
在撺掇亚洲国家强化军事合作的同时,美国不忘在科技领域打压中国。1月31日,美国和印度宣布启动“关键和新兴技术倡议”。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该倡议旨在强化两国经济竞争力、保护共同国家安全利益方面的技术合作。《华尔街日报》称,“这是美国打造中国替代选项的更广泛行动的一部分”。
沙利文与多瓦尔在白宫共同出席了该倡议的首次对话。沙利文声称:“中国的经济活动和咄咄逼人的军事行动,以及试图主导未来产业和控制供应链的努力等对印度政府的战略思维构成了深远影响。”根据白宫发布的倡议内容,两国将在国防、半导体供应链、太空等领域进行合作。
《纽约时报》认为,“关键和新兴技术倡议”对拜登政府提出的“友岸外包”计划是一种考验。因为许多公司发现,他们很难找到将供应链移出中国所需的工厂场地和技术工人。
在上述倡议启动的同一天,美印还在新德里举行了年度外交磋商会议。印度外交部在声明中称,印度外交秘书柯威哲与美副国务卿纽兰共同审议评估了事关印美共同战略利益的合作机制,包括“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印度、以色列、美国、阿联酋合作机制”、“印太经济框架”和“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声明称,双方的讨论范围涵盖“南亚、印度洋地区和印太地区当前发展”,“重申致力于建设自由、开放和包容的印太地区”。
一边放风合作,一边大力施压
在美国打算对亚太地区军事部署进行调整,并采取措施打压中国之际,由其主导的军事组织北约也在鼓动对抗中国。据《朝日新闻》2月1日报道,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1月31日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面后无端指责称,“中国正在大幅增加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事力量,使台湾受到威胁。(中国)试图控制关键基础设施,并扩散关于北约和乌克兰战争的虚假信息。中国虽不是我们的敌人,但我们必须了解中国带来的巨大挑战,并携手应对。”对于北约方面的言论,中方已多次予以批驳,强调亚太不是地缘争夺的战场,不欢迎冷战思维、阵营对抗。
分析认为,相较于在韩国,斯托尔滕贝格在日本放了很多“狠话”,大肆渲染“中国威胁”,并对台湾事务指手画脚。他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日本消极的对华态度,另一方面缘于北约与日本同为美国战略部署的积极执行者。
不少舆论注意到,美方近期不断放风称,布林肯即将访问北京。据路透社2月1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称,布林肯访华期间“寻求与中方官员讨论俄乌冲突”。此外,因去年8月时任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中美之间的一系列会谈被搁置,布林肯此次访华“希望重启有关谈判或为谈判注入新动力”。但美方一边期待与中方恢复合作,一边在多个领域对华施压。有美国分析人士认为,布林肯访华并不意味着美中关系走向将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吕祥1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谋求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以及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关键技术合作都是拜登政府正在实施的“印太战略”的主要内容。美国意图通过该战略,形成针对中国的“包围圈”。不过,吕祥认为,美国的“印太战略”野心过大,缺乏现实依托,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环球时报驻美国、泰国特约记者 李准 殷乐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 倪浩 郭媛丹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胡波波 孙鹏 韩雯】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文物修复在行动:护文物之美,行天下之技
- 南昌昌北机场海关查验进境邮件时发现100粒三唑仑
- 日本千叶县近海发生里氏5.2级地震 多地有明显震感
- “您准时吃上热饭我就高兴!”
- 国内在运最大陆上风电基地投产运营 年发电量可超100亿千瓦时
- 美媒:特朗普或因佐治亚州报告面临10项罪名指控
- 日方称俄军机“三次侵入日本领空” 日战斗机发射曳光弹
- 全民健身日 解锁老年人科学健身方法
- 主旋律电视剧成荧屏新主流
- 今年前4月福建水利投资超序时推进 已累计完成水利投资198.87亿元
- 欧盟延长地中海军事行动期限 继续打击利比亚武器走私
- 青海海东受灾地区陆续恢复教学
- 用一顿饭的时间穿越古今 “国潮餐饮”搜索率UP↑
- 中央气象台:川渝地区27日高温还将持续
- 创·造少年齐聚故宫 实践传统文化数字传承
- 你家的超龄电器该“退休”了
- 7月末中国M2同比增10.6%,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元
- 阿富汗突发强震 巴基斯坦震感强烈民众撤离
- 全国腊八美食地图出炉!腊八已至 切换“过年模式”
- 岁末年初房东要小心!警惕骗子假租房真诈骗
- 热门推荐
-
- 粤北韶关启动防冻Ⅳ级应急响应
- 青海省未检工作:众行致远 “法护”未来之苗
- 证监会落实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全面从严加强自身建设
-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三星堆3号祭祀坑发掘负责人徐斐宏:虔诚贴近历史,努力还原历史
- 2025年春运启幕 江西南昌车站预计发送旅客543.5万人次
- 探索戏曲发展的创新之路(坚持“两创” 铸就辉煌)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世界看到一个充满活力、担当尽责的中国
- 发现最美铁路|看中欧班列迈进新的金色十年
- 特朗普竞选对手又少一人!美国大选“中途退场者”还有谁?
-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沪闭幕
- 勇斗持刀行凶歹徒 北京海淀认定王宇、黄树焘见义勇为
- 中国曲艺对外(港澳)交流合作研讨班在珠海开班
- 太平洋岛国齐发声:日本排污入海不是自家私事,要尊重科学与数据!
- 俄乌局势进展:德国万人上街示威反对对乌军援 俄停止通过管道向波兰输送原油
- 韩国宪法法院驳回尹锡悦弹劾案审理延期申请
- 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将首次京外举办 展示行业深度发展成果
- 青海举行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事件省级应急演练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不断扩围加力 持续释放巨大内需市场潜力
- 巴西累西腓举行灯光秀庆中国龙年春节
- 众多影评人参与 阮经天贾玲赵丽颖领跑《今日影评》年中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