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冬藏”藏什么?
11月7日,我们迎来今年冬季第一个节气——立冬。
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开始。立冬后,太阳直射点进一步南移,北半球日照减少,冷空气加强,气温下降趋势逐渐加快,气候由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过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三个典型候应来概括立冬的自然特征:初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时,深秋的气息还未消尽,冬已翩翩而至,万物纳藏。
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冬日,“藏”是万物的生存之道。冬藏的智慧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更是对生生不息的深刻诠释。
“冬藏”,藏的是什么?植物通过休眠减少能量消耗,蓄积防冻物质,如糖类和蛋白质,降低细胞液的冰点,防止细胞因结冰而受损,安全度过冬季。冬小麦、油菜、果树、茶树等越冬农作物,休眠潜伏,等候开春返青、生发芽叶。因此,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的冬藏,有生机潜藏以待来春之意涵。
立冬时节正是秋季作物收晒储存之际。比如,在东北地区的农村,人们将选留的作物种子精心保护,等待来年开春播种;将粮食装袋,堆在空屋的炕上贮藏;将白菜、萝卜、土豆等采收,存入菜窖,满足冬天之需。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我国古代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立冬是进补的好时节,人们也乐于制作一些便于储存的美食,如熏晒腊味、制作腐乳等。此外,立冬到次年立春气温较低,水质清冽,适合酿酒,历来有“冬酿”一说,许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立冬时节用糯米酿酒的习俗。
立冬,从藏菜储粮到酿制美酒,无不彰显着冬藏待春发的生命力量。
(作者为中国农业博物馆博士、助理研究员,本报记者常钦采访整理)
李 桐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7日 第 14 版)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布基纳法索北部两村庄遭袭致44人死亡
- 门口就在眼前,失能老年人难“走”出去
- 江西九江本轮洪涝灾害累计投入各类抗洪抢险力量12.28万余人次
- 刘若英:说好的“下次见” 让你们等了三年
- 焦点访谈:“古都之脊” 时代之韵
- 培育新质生产力 重庆构建“1+1+N”产业大脑构架体系
- 特朗普和哈里斯将于9月10日进行电视辩论
-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出访老挝
- 图书短视频带货,如何发挥“长尾效应”?
- 北京将面向符合条件的无车家庭增发2万个新能源车指标
- 香港驻成都办主任:用香港电影搭建川港交流桥梁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庐山:竹荪迎丰收 农户喜增收
- 北京一季度16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约2478亿元
- 24小时不打烊 国庆多元场景拓展消费体验
- 丰子恺嫡孙谈丰子恺散文奖:希望年轻人重新认识他
- 青海海东:为敢想的人“开绿灯” 为敢干的人“兜住底”
- 京味儿话剧《清水堂》用细节还原老北京澡堂文化
- 16万公里铁路,托举起流动的中国
- 【中国网评】夏威夷“史无前例”大火照见美国治理之殇
- 文化史中的传统人文精神传承
- 热门推荐
-
- 2024中国运河(扬州)古典丽人节开幕 推动“人文之美”转化为“经济之兴”
- 美丽中国我来解说 全国大学生山西大同讲解大PK
- 浙江义乌为首次置业群体提供2.8亿元购房补贴额度
- 1-3月中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8%
- 美国9月新增就业人数高于预期 失业率小幅下降
- 5月中国进出口值同比增长8.6%
- 全国多地数百名植物爱好者广东丹霞山探索植物宝藏
- 杭州办中国茶申遗成功一周年活动 吸引海外学子拜师学艺
- 因散布地震谣言,宁夏3人被行政处罚
- 寻找地铁里卖书的“翻译家”
- 拼多多紧急捐赠2000万元 驰援积石山共渡危难
- 张家界武陵源推暑期“科普研学游” 父母陪同享优惠
- 第二次青藏科考:珠峰顶部积雪厚度精确测出
- 卡梅伦称与北京接触是正确的:中国是解决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的关键
- 联合国秘书长:以色列推新法案对加沙“将是一场灾难”
- 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夫被委任“金砖银行”行长
- 观影“屏摄”要守牢著作权底线
- 广州北江引水工程(水源工程)实现全线通水
- (新春走基层)中国西部“生命禁区”新春变迁记
- 智能手机市场分化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