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正甲片、修V口、塞棉花 真能让脚趾甲不往肉里长吗?
生活中,很多人受到嵌甲的困扰。25岁的小张(化名)平常喜欢把脚趾甲剪得秃秃圆圆的,因为挤压摩擦,甲沟炎经常复发,脚臭明显,趾甲变形,最后只能进行甲床成形手术。“我拔过两次脚趾甲”有网友经历过类似的痛,“太害怕脚趾甲往肉里长了,疼得要命。”记者注意到,不少人因为害怕嵌甲疼痛或是引发甲沟炎,尝试各种补救措施:贴正甲片、修V口、塞棉花……但这些真的有用吗?平常又该如何预防?
“能用的手段都用了,但几乎每个脚趾甲都爱往里面长。”一网友分享“纠正”嵌甲的帖子引发共鸣,这次她试图通过正甲片,将两个透明贴片卡在甲面上,帮助脚趾甲“重回正轨”。对此,留言中出现不少声音:“智商税”“对我有用”,还有不少人出来“献宝”——“塞棉花,只要把两边空隙塞满了,就不疼了”“可以像我这样在中间剪一个倒三角,超管用!”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技能中心主任周志浩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第一,从原理来说,塞棉花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将趾甲两侧空隙部分垫起来,帮助趾甲往上生长,这样可以避免和甲旁的肉紧贴,但实际上仅少部分有效。”
第二,贴正甲片是否能让趾甲不往肉里长,从医学角度讲,并没有依据。
第三,对于在趾甲上修剪一个V口,他认为,坚持有效的人可能是综合因素导致,比如改变错误修剪方式、炎症消后趾甲会自然长出来等,而不是修剪的V形口起的效果。
周志浩主任指出,一般来说,手指甲、脚趾甲本身是不太会往肉里长的,但因为不正确的修剪方式或是外伤、灰指甲等因素可能会出现嵌甲的情况。“最明显的就是剪脚趾甲,很多人喜欢往两边顶角剪,剪完之后空间就留撑出来了,使得脚趾甲继续往里面伸,有人又喜欢掏,结果越掏越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这个过程中如果剪破了,又会加重发炎。”
小张就因为这个剪趾甲习惯遭了不少罪,他前往医院就诊时自卑地表示,“连女朋友都一直没有找!”脱下鞋子那一刻,味道臭得整个屋子都散不去。更严重的是,他的一个脚趾头比正常人两个还大,增生非常明显。“当时他的脚趾甲已经把两边的肉都顶变形了,甲沟炎非常严重。”周志浩告诉记者,结合病史,综合考虑为他进行了甲床成形手术。
“现在门诊每个月能接诊几百例甲沟炎患者。”周志浩说,“但很多患者存在一个认知误区,出现问题往往先去修脚店,认为修剪后很舒服也不用拔甲,前往医院反而要拔甲。”
他强调,临床上治疗是分阶段的,主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保守还是手术治疗。“当患者处于炎症急性期时,脚趾会水肿,一般经治疗后过了急性期,水肿自然会消退;但如果慢性炎症长达几个月,就可能需要进行拔甲处理;更严重者,趾甲已经完全长到里面,拔甲后仍无法解决,那只能进行甲床成形手术,一般会去掉一部分甲床,再做缝合处理。”
专家提醒,修脚店一般会将脚趾甲修剪得很短、很深,一是容易不卫生,二是容易肿胀,三是越撑越深后,极易诱发甲沟炎,“因此不建议大家图舒服频繁前往修脚店。”
周志浩表示,从预防的角度来说,大家平常剪脚趾甲应该平着剪,不要剪成圆锥形;另外,穿鞋子不要太紧,以防频繁挤压脚部出现肿胀。“如果已经出现轻微炎症,可以将碘伏浸泡消炎,平常脚部还应注意通风,保持干燥卫生,以防出现真菌感染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梦航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保山破获一起运毒案 缴毒80余公斤
- “后母戊”大方鼎:人类青铜文化的“中国样本”
- 华中农大通报学生伤害流浪猫事件: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 河北唐山市滦州市发生2.0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4月15日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均价比上周五上升0.6%
- 英国曼彻斯特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已致1人死亡2人重伤
- 漫评:超1.2万亿,见证中国经济澎湃活力
-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走进曼谷
- 降低门槛!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优化
- 百余位专家学者为桐城派文化发展把脉支招
- 《纽约时报》:美国十州正在让童工合法化
- 7款罕见病药已进医保,患儿家长:我们能畅想未来了!
- 跨里海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
- 甘肃完成生态质量监测样地核查
- 阿根廷首都两列火车相撞致90余人受伤
- 演唱会大电影预制菜更考验手艺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和行动不会变
- (聚焦海峡论坛)台湾残障艺术家黄利安:用绘画艺术传递爱与希望
- 浙江义乌民营企业家赴杭研学:在交流中感悟“新知新质”
- 2024年暑期档电影票房破80亿
- 热门推荐
-
- 孝感通报“城管协管员与流动商贩发生纠纷”:已调解,涉事人员董某被解除劳务合同
- 格库铁路(新疆段)扩能改造工程复工
- 制造业转型升级再提速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 11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LPR为3.45% 5年期以上LPR为4.2%
- 预警劝阻别忽视 财产安全要重视
- 美国佐治亚州校园枪案嫌疑人父亲被捕 被控多项罪名
- “猛禽之王”金雕现身青海湖沙岛保护区
- 罗伯特·库恩:新质生产力是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 | 三中全会·世界观
- 武铁将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京广高铁全线高标运营
- 重庆实现新车上牌全程网办 一小时内办完全部手续
- 各地文旅“清凉”上新 让美好不再因“季”限定
- 智利车厘子30小时从南美“枝头”到中国“餐桌”
- 《舞上春》全网曝光量破2亿 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演播新方向
- (身边的变化)从文博、文创、文艺之热看文化惠民
- 2023年上海外港口岸汽车出口再创历史新高
- 首款国产新冠特效药对“最糟糕毒株”有效
- 青春该是什么姿态?青年该是何种模样?
- “三晋名师”郭燕:努力让每一朵花儿都绽放
- 继续做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和音)
- (新春走基层)守护桥隧的云端“女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