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救被低质量睡眠“困”住的年轻人
专家解读《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
如何解救被低质量睡眠“困”住的年轻人
3月16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在北京发布世界睡眠日2024中国年度主题“健康睡眠 人人共享”。会上,专家对《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进行了解读。
《白皮书》的调查研究自2024年2月启动,数据是基于对某健康App中一万名以上用户的睡眠情况进行研究得出,主要用户群体包括学生、上班族、退休职工等人群。
“低质量睡眠”较普遍
《白皮书》数据显示,被调查者整体睡眠质量欠佳,总体睡眠得分偏低。被调查者平均睡眠时长为6.75小时,平均入睡时间为00:01,(每晚)平均清醒次数1.4次,59%的被调查者存在失眠症状,半数被调查者夜间睡眠时长不足(《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倡,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到2030年要达到7-8小时——记者注),28%的受访者夜间睡眠时长不超过6小时。“低质量睡眠”正在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黄志力认为,影响睡眠的因素有很多,偶尔一个晚上入睡难或者睡眠质量差不是睡眠问题,持续3周且每周都有4次以上的睡眠问题才是失眠,需要尽快干预治疗。
“要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成年人每天睡7-8个小时,学龄前儿童每天睡眠不低于13个小时,小学生应达到10个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个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个小时。婴幼儿睡眠时间更长。”黄志力说,“高质量睡眠就是要保证睡眠长度、睡眠深度以及合理的睡眠结构。”
年轻人是熬夜主力军
《白皮书》数据显示,被调查者最主要的睡眠困扰有:易醒/早醒、入睡困难、夜间如厕。00后和90后的主要困扰在于入睡困难。《白皮书》数据显示,近半数被调查者零点后入睡,年轻人成熬夜主力军。00后被调查者中,平均入睡时间是00:33,52%的被调查大学生零点后入睡,19%的被调查大学生在凌晨两点以后才入睡。56%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超过8小时。黄志力说,“年轻人普遍面临手机使用时长偏长,导致熬夜严重、入睡困难等睡眠难题”。
同样需要警惕的还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年轻化趋势。根据《白皮书》数据,睡眠呼吸暂停风险偏高的人群睡眠时长偏短,53%的被调查者都处于睡眠呼吸暂停风险偏高的状态,其比低风险人群每日平均少睡43分钟。90后和00后的年轻被调查者中,有1/3处于睡眠呼吸暂停高风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许志飞谈到,春季来临,儿童过敏性鼻炎高发,若腺样体肥大引起上呼吸道阻塞,便极易形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造成缺氧、频繁夜间觉醒。这不仅会导致睡眠结构的紊乱,还很容易伤害大脑细胞,需要引起家长警惕。孩子若有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建议及时诊断干预治疗。
这些不健康睡眠习惯你有吗
上班族、大学生在非工作日睡得晚、起得更晚。被调查者中,上班族非工作日夜间睡眠时长6.8小时,入睡时间平均为23:55,清晨平均在7:39醒来。大学生非工作日夜间睡眠时长7.48小时,入睡时间平均为00:48,清晨平均在9:19醒来。
针对年轻群体“工作日报复性熬夜,休息日报复性补眠”等情况,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医师刘艳骄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不建议熬夜后白天睡够8小时补觉,也不建议非工作日报复性补眠,这样会扰乱睡眠节律,反而更容易造成失眠。
63%的被调查者午睡时间超过30分钟,居民午睡时间普遍偏长。40%的被调查者午睡时长在30-60分钟,23%的人午睡时长超过1小时,半数以上被调查者在14:00后才午觉醒来。刘艳骄说,白天睡太久会使夜间睡眠质量降低,不建议在下午两点以后午睡,午睡时间控制在13:00-14:00之间,睡20分钟左右最合适。
频繁饮酒人群睡眠时长短、睡眠质量较低。被调查者中,饮酒人群比不饮酒人群平均每晚少睡27分钟,饮酒频次越高,睡眠质量越低。
复旦大学营养研究院院长高翔在谈到饮酒问题时说:“酒精是已知的全世界范围内最早的助眠饮品,但饮酒是否真的有助于睡眠呢?我们在一项社区人群的调查中发现,酒精的确可以帮助入睡,但却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饮酒极易造成夜间睡眠片段化、做噩梦等。”
体型过胖同样会影响睡眠质量。随着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增大,睡眠得分大于80分的被调查者比例逐渐减少。当BMI大于等于28时,只有21%的被调查者睡眠得分高于80分。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指出,过度肥胖会影响睡眠质量,因此建议将身体质量指数(BMI)维持在19-24。
高质量的睡眠需要符合3个必要条件:一是睡眠时机好,晚上10点左右入睡是最佳的时机;二是睡眠时长合适,正常成年人的晚间睡眠时长应该在7-8个小时,偶尔醒来,能很快入睡;三是睡眠质量高,醒来感觉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健康睡眠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关注。黄志力强调,睡眠问题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还成为一个影响人民健康、工作效率、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社会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足够重视。重视睡眠健康,加强科普教育刻不容缓。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谭思静 记者 齐征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日本1月贸易逆差达3.5万亿日元创单月新高
- 天津14个项目入选国家重点出版“走出去”工程 获海外出版商高度评价
- 福建宁德口岸一季度外贸经济迎来“开门红”
- 联想天津“零碳智造”工厂全面落成 可年产300万台电脑及智能设备
- 后秀暴汗服创始人施俊棋:远销78国,把中国品牌打响全球
- 参赛者谈姜萍参加的数学竞赛有多难
- 车企争相提速全固态电池产业化 或将解决电动汽车三大痛点
- 甘肃通渭:科技赋能,产业兴农
- 第六届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实现“零碳绿发”
- 几内亚:“带不走的医疗队”
- 银川铁路物流中心抢运过冬“暖心煤”满足地区用煤需求
- 近百个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品牌合肥车展“斗艳”
- 特朗普见拜登长达90分钟 气氛融洽?
- 四川:积极应对新一轮降雨过程 41528人提前转移避险
- 复苏“春风”吹 江西全力激活文旅市场
- “双城记”迈向“同城化” 陕西西咸新区多举措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
- 文化盛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尽展新征程上的奋进图景
- 从牌照发放到准入上路试点 高阶智能驾驶进入快车道
- 马面裙成汉服圈顶流,有曹县商家一年销量翻十倍
- 新华社快讯:据阿拉比亚电视台报道,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遭武装人员袭击
- 热门推荐
-
- 云南省2024年“澜湄周”启动 六国共赴“澜湄之约”
- 第135届广交会已有9.3万境外采购商预注册
- 饲养员用铁锨驱打大熊猫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致歉
- 【国际漫评】“保护伞”
- 外交部:望有关方面就“北溪”管线爆炸事件进行客观公正调查
- 推动中美建交的美国前总统,走了
- 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继续领先
- “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认可服务机构增至11家
- 哈萨克斯坦紧急情况部:客机失事遇难人数升至38人
- 台风“派比安”登陆海南万宁 多处树木倒伏
- 韩媒:韩检方以贪污罪起诉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浙江省温州市海洋生态保护不力 违法违规问题时有发生
- 可可西里“藏羚羊幼儿园” 迎来9只小藏羚羊
- 日本学生配餐中检出霉菌毒素 多名学生出现症状
- 第六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暨中非智库高端对话在京举行
- 海南自贸港已推出146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 多家银行积极加大民营房地产企业贷款投放力度
- 一些汽车品牌基础功能也要花钱买套餐引质疑
- 新疆兵团开展“送福迎春”文化活动推动非遗传承
- 锦州银行上市8年后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