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老人居家也要警惕“热射病”
78岁的李奶奶因行动不便平日很少出门。老人节俭,总觉得开空调费电,每天儿子一上班她就关掉空调。前日,李奶奶午睡后醒来闷热难受、浑身乏力、心慌气短,起身准备开空调时突然不省人事,儿子下班后发现送医,被诊断为热射病。万幸的是,经过补液、冰毯降温等抢救后,李奶奶神志慢慢清醒,却因肝肾功能受损不得不住院治疗。
热射病以高热、无汗、意识不清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可昏迷、休克、心力衰竭,部分人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受损,多见于户外活动人群,但在封闭的室内也可发生。像李奶奶这样有基础疾病或体弱的老人,高温天独自一人在家,闷热难耐时没有能力及时自救,很容易出现中暑或热射病。若是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口渴、多汗、发热等中暑症状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并口服淡盐水,如症状未缓解,赶紧拨打120送医,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周瑞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十七届中国西南摄影联展在四川成都启幕
- 勇挑“千斤担” 敢啃“硬骨头” 寻求“新”的突破和“质”的攀升
- 北交所开市两周年:专精特新聚集效应初显
- 漫“花儿”、舞皮影 中外文旅达人老爷山下逛非遗传播中心
- 海归学者陈建明:为海洋强省建设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
- 广铁集团春运外来工团体票12月18日起办理
- 2024开明文化论坛在绍兴开幕 聚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 黑龙江省创新创业大赛开赛 科技赋能农业产业
- 世界青少年相聚千年古镇 群雄逐鹿“最强辩手”
- 内蒙古马超联赛:体育赛事续写牧民和蒙古马的千年情谊
- 广西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 促“药食同源”商品企业集聚发展
- 专访《铃芽之旅》导演新海诚:小椅子、新元素与未来之作
- 新西兰总理飞机故障 改乘商业航班访日
- 世界最大单机容量冲击式机组转轮制造成功
- 南宁举办劳务品牌技能大赛 比拼烧烤美食制作等8个赛项
- 电视动画片《屈家岭传奇》获批全国发行
- 重庆姐弟坠亡案两名罪犯被执行死刑 母亲“心中石头终落地”
- “地球独生子”黔金丝猴家族再添新丁
- 春运期间中国铁警保障4.84亿人次出行 查处违法人员逾1万人
- 北京海关保障故宫新展举办 105件展品通关
- 热门推荐
-
- 在这个属于国漫的夏天,我们为何感动
- 中国到2025年将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
- 定制游受青睐 可持续旅行是未来风向标
- 文化中国行丨从每件文物 每段历史中感悟延安精神
- 古装剧变枪战片 “魔改”视频“用料太猛了”
- 网传政务大厅全天仅工作6小时?官方通报:整改
- 广东龙门南昆山极危物种长梗木莲迎来开花季
- 香港天文台年内将成立“一带一路”国家气象培训中心
- 海外专家看好中国经济: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将会进一步提高
- 外媒:智利森林火灾致24人死亡 近1500人寻求避难所
- 外媒:强震已致土叙两国超11000人死亡 十年来“最致命”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德兴:深挖用足“凉资源” 做旺乡村振兴“热产业”
- 绿色成为多彩贵州最鲜明的底色
- 【世界说】“药物过量+意外中毒”已成为美国儿童第三大死因
- 福建漳州海警2小时查获3起禁渔期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 出票率近95%,法语音乐剧缘何吸引上海观众
- 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促产学研用融合 凝聚科创合力
- 2030年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世界
- 联合国警告:叙利亚东北部爆发的冲突可能加剧人道主义危机
- 北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076.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