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如何预防热射病
入夏以来,多地持续高温。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活动,容易引发中暑,严重的会出现热射病。什么是热射病,怎么处理,如何预防?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人长期曝露在高温环境下会引发中暑。”应急总医院急危重症中心主任缪国斌说,中暑分为三个阶段: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热射病是重度中暑的一种,是指由于曝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身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摄氏度,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热射病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朱华栋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更容易患热射病,称为劳力性热射病。非劳力性热射病是指没有运动,但长期处于封闭的闷热环境中出现的热射病,或者一些老年人有基础病,身体无法正常散热,出现的热射病。“热射病很危重,死亡率较高。”
哪些人是热射病易感人群?朱华栋说,具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对体温敏感的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等都是易感人群。一些需要长时间在室外作业的工人、户外锻炼的运动员等也容易出现热射病。坐月子的妇女,如果在高温的天气里,门窗紧闭,也可能引发热射病。
“在高温的环境中,出现头晕乏力、精神恍惚、口渴汗多,是热射病的前兆。”朱华栋建议,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尽快到阴凉的地方,多喝一些含盐分的饮料或水,可以防止病情发展到热射病。不建议直接喝冰水,常温的水就可以,喝冰水反而会给身体造成不适。
出现热射病,尽早处理是关键。朱华栋说,在高温环境下,发现有人热虚脱,出现头脑不清醒,应该尽快将之挪到阴凉的地方。之后解开衣服,用温水擦拭身体或使用风扇吹一吹,然后送医。
朱华栋表示,发生热射病,最主要的处理措施是尽快把温度降下去。如果患者出现一些器官功能损伤,比如横纹肌溶解导致的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医院可以进行相应的支持治疗。“热射病即使进行院内救治,死亡率依旧很高,因此更重要的是预防。”
热射病是可以预防的。缪国斌建议,在高温环境中活动应注意补充水分,不要等口渴才喝水,降低运动强度,避免曝晒,且穿浅色透气衣服。不得不从事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运动饮料可以帮助人们在流汗的过程中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盐分与矿物质。平时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
本报记者 申少铁(来源:人民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交通银行持续深化医疗付费“一件事”让就医更便捷
- 一美国和土耳其双重国籍女子在约旦河西岸中枪身亡
- 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自驾的中国大叔
- 日本1月贸易逆差达3.5万亿日元创单月新高
- 专家分析甘肃地震致重大人员伤亡原因
-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
- 到苏州湾博物馆品丝韵江南
- 广交会上数智赋能中企全球“抢单”
- 对火爆的中药餐饮要保持一份清醒
- 拿什么监测你的睡眠
- “90后”退役军人变“土专家”:广阔农村施展身手 带动村民增收
- “老味儿”依旧又上层楼 《天下第一楼》再上演
- 防偷拍有必要,也要防“多疑症”
- 新疆独库公路: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自驾的“网红公路”
- 北京:端午期间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201.3万人次
- 北京城区杨柳飞絮基本结束 山区局地13日进入高发期
- 九部门:引导精细化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 探馆中关村论坛“集成电路展”,多项DPU硬核产品亮相
- 阿联酋总统:阿拉伯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具有历史意义
- 外媒:加蓬现任总统赢得选举 部分军官宣布夺取政权
- 热门推荐
-
- “机密文件门”后,美媒聚焦华盛顿政治圈“权力夫妇”
- 国家大剧院话剧《简·爱》举行媒体探班
- 俄罗斯人在黑河享受互联生活:快递、外卖“哈拉少”
- 广州海珠区将打造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
- 国产大飞机来了!C919今天开启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 和评理|美国政客以“威胁链”破坏全球供应链
- 俄多地加强安保措施 莫斯科州长警告别去这里!
- 起亚中国电动化转型跑出加速度
- 台湾“小当归”如愿来到哈尔滨与“淘学企鹅”玩耍
- 办了产权证的车位“消失”了
- 江西启动重大气象灾害三级应急响应 应对台风“格美”
- 第135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启动
- 17岁高中生自制火箭液态发动机:点火那刻,弹幕沸腾
- 上海启动100亿元科创接力基金
- 专家倡导65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接受心率监测等筛查预防房颤
- 一方土地之家国情怀 《蘸火记》新书发布
- (国际观察)美国2024:大选政治折射“红蓝”光谱转变
- “藏医唐卡精品展”在北京开幕
-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交换战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