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掌握血清检测关键技术 自主研发产品造福中外患者
中新网上海7月4日电 (陈静 王根华)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发于器官移植、血液系统肿瘤、艾滋病等人群,死亡率极高,其诊断和治疗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廖万清4日接受采访时直言:“在血清学检测技术方面,中国的生物科技企业已经掌握了关键技术,全国各大医院用的基本都是中国自主开发的产品,产品销售到全球各个国家。近年来,中国企业还开发了真菌血清学化学发光法检测等新平台;曲霉菌抗体等新靶标也逐步在临床应用,帮助慢性曲霉病以及曲霉过敏症精准诊断。”
据全球抗真菌病行动基金会(GAFFI)统计,曲霉菌、隐球菌、念珠菌、肺孢子菌等常见真菌病原体每年导致1490万人感染,170万人死亡,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的挑战之一。专家呼吁要加强真菌病的早期精准诊断,以提高临床救治率。
廖万清院士介绍,精准的检测是遏制抗生素滥用的关键,可以为患者带来获益。快速、精准、低成本的临床诊断技术,对于启动早期精准治疗、遏制病原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往真菌感染难以诊断。很多不明原因感染而病死的患者,经过尸检才确诊真菌感染。”廖万清院士指出,“随着真菌病诊断技术的进步,这一情况已大为改善,大部分患者入院第二天,甚至当天就用上了对症的抗真菌药。”
如今,真菌病分子诊断技术速度快、精度高,是真菌诊断未来发展方向。今年三月,中国药监局批复了真菌多联检荧光PCR三类注册证。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病科专门从事真菌病分子诊断研究的方文捷医生告诉记者:“这标志着中国临床真菌病诊断进入了‘分子时代’”。
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病科主任潘炜华教授认为,要积极开发真菌识别的AI模型。真菌菌种在显微镜下及培养基中有较为鲜明的特征,通过大量图形进行AI训练,可形成很好的识别模型,辅助基层医院医生进行诊断。据悉,他所在的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团队正在攻克这一方向的技术难题。
记者当日了解到,廖万清院士、潘炜华教授团队从传统诊断技术、分子诊断技术以及AI技术在真菌诊断上的进展等方面,系统性阐述了国内外真菌感染诊断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生物医药领域权威期刊《生物医药科学杂志》上。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抗击真菌感染,需要临床学科协同防控。《侵袭性肺部真菌病诊断路径中国专家共识》在上海启动撰写。该共识由廖万清院士发起,邀请国内医学真菌学、血液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领域逾30位知名专家共同撰写,将以临床思维串联最新的检验技术进展,拟形成针对侵袭性肺真菌病临床诊断路径的中文和国际共识。廖万清表示,这一成果将有力地促进侵袭性肺部真菌病的规范化诊治。(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在推动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方面,将重点做好4件民生实事
- “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复苏的影响及贡献”研讨会在哈萨克斯坦举行
- 四川省最大水光互补光伏项目获批
- 财政部: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
- 无锡博物院举办纪念周培源先生诞辰120周年特展
- 帮古老的宣纸“触网”
- 重大主题性交响乐创作成为中国当代作曲家的重要场域
- 从售药体检到购物拍照 24小时不打烊“神器”你试过吗
- 屈原爱国怀乡诗歌节开幕
- “浙青产业协作联盟”成立:助力对口工作提档升级
- 巴基斯坦西北部强降雨已致27人死亡
- 《报告》称绿色金融体系结构需要多元化转型升级
- 一份“满分早餐”都有啥?|吃出健康来
- 西宁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呈“一升一平一降”良好态势
- 中国A股9月平稳开局 主要股指互有涨跌
- 法国企业家阿诺·贝特朗:比起大国竞争,和平共处是更好选择
- 上半年北京口岸免签入境外籍旅客数量同比增长逾10倍
- 柬埔寨国王任命洪玛奈为新首相
- 北美票房:《红色一号:冬日行动》首映夺冠
- 一个博物馆、一场展览与一位女王的爱情往事
- 热门推荐
-
-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发生爆炸 已致8人死亡数人受伤
- 撬动新乡贤资源 浙江山区县因地制宜耕耘“共富田”
- 中印尼“和平神鹰-2024”联演举行结束仪式
- 自来水沉淀一夜 喝着更放心吗?
- 外企在中国丨国际市场人民币需求增长 外企抢抓跨境支付新机遇
- 未来一周,全国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
- 中国婺剧“对话”南非舞蹈 文化艺术交流增进中非友谊
- 感谢您,捐献者!内蒙古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疗休养活动
- 2024/2025年榨季越南首批糖料蔗从广西水口口岸入境
- 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发布
- 沙特工业和矿产资源大臣将访问巴西、智利
- “乙类乙管”后的首个“五一”假期,如何安全出游?
- 山东威海一冷库发生火灾 9人遇难
- 剧集推出电影版,是门好生意
- 新疆阿拉尔:盐碱地变良田 冬小麦长势好
- 中国天瑞水泥停牌!昨日暴跌99%,市值仅剩1.41亿港元
- 报告:今年中国国内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167%创新纪录
- 浙江义乌工商联组织公益献血第8年:总量近90万毫升
- 北京将举办近500项非遗展示活动 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
- 这样的竞业限制有效吗?(新闻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