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康复后该如何科学恢复运动
“哪些运动康复手段可以缓解症状?”“‘阳康’后多久能运动?”“重返运动前,该如何进行自我评估?”这是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浦东院区“新冠康复(运动健康)专病门诊”新开设一周以来,医生听到最多的问题。
“目前每周四上午开诊,前来就诊的患者主要存在持续猛烈咳嗽后的肋骨及胸部疼痛、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的颈腰部疼痛和术后关节疼痛加重等情况,此外还有新冠康复期内虚弱、易疲劳、心肺功能下降等问题的患者。”据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李云霞介绍,开设该门诊就是针对新冠感染康复期人群存在的肌骨系统疼痛、体力活动能力不足、恢复运动困难等问题,希望通过系统的运动能力评估、肌骨疼痛评估等手段,了解患者的身体功能状态,同时结合系统科学的运动处方指导和康复治疗手段,帮助大家安全地重返生活及运动。
“安全地重返运动”需要遵从科学规律,有步骤有计划地逐步进行,必要时需要专业指导,尤其是当前随着新冠感染后康复人群增加,出现了部分“阳康”后剧烈运动导致的意外事件,令众多新冠康复患者对于“运动”的顾虑和误解较多。
“阳康”后是否能运动?多位受访专家均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症状及恢复情况因人而异,过早运动过量运动确实有危险,但并不代表所有康复患者都要绝对杜绝运动锻炼。
“如果过早开始高强度或者大运动量的锻炼,确实有可能造成抵抗力下降、感染的组织器官进一步受损,严重的甚至出现心肌炎、肺炎等情况。但合理的运动,在新冠感染康复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肌肉力量和心肺耐力,有助于尽快恢复病前的状态。”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医务监督研究中心副主任梁辰表示,无症状和轻症患者恢复期可以自己进行适度运动,但普通型和重症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开始锻炼,“所有人都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
李云霞认为,大家需要更全面理解“运动”这一概念,“运动并非只有剧烈的打球、跑步、游泳才算运动,一些中低强度的牵伸、慢走等也是运动,因此,恢复运动中最关键的要点在于排除禁忌证以后的循序渐进原则。”但她强调,如果在轻微运动后随即出现非常明显的气短、气促,停下运动后短时间内也无法恢复;在活动过程中感觉到胸部不适、心跳速度过快、头晕;发生面部、手臂、腿部无力,尤其是仅在一侧肢体出现时,就必须立即停止继续运动。
那么如何对我们的身体状况进行“摸底”,以判断重返运动的时机?梁辰表示,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应用的Borg主观疲劳感知量表(以下简称RPE评分)有助于评估自身的恢复情况。该量表将运动中主观感受的费力程度划分为0分(完全不费力)到10分(最大程度用力),“恢复期一开始应该维持在0-3分,也就是使你感到轻松,完全不费力的运动。”且在开始锻炼的同时,一定要保证营养的补充,“包括一天6-8杯水,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肉蛋奶的摄入,均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但梁辰强调,一般新冠感染康复后至少需要休息2-4周,这期间可以维持日常活动,但不要进行主动锻炼。
“运动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最关键是根据特定的时期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运动康复师孙扬博士认为,总体来说,“阳康”后前两周即恢复的早期阶段,要以低强度的牵拉、低强度的步行、轻量家务劳动为主;再持续两周的中期阶段,可加入一些中等强度的力量练习、有氧练习等;“阳康”一个月后,才可逐步开始重返感染前的运动状态。
要做到“循序渐进”,孙扬介绍,根据WHO《康复指导手册: covid-19相关疾病的自我管理》建议,在RPE评分的辅助下,可以将恢复锻炼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目标是为恢复锻炼做准备,有控制的呼吸练习、温和的步行、拉伸和平衡练习等较为适宜,RPE分数为0-1;第二阶段,可进行低强度活动,散步、轻微的家务、园艺工作等,将RPE分数控制在2-3分,在能够胜任的情况下,每天逐步增加运动时间,且在此阶段保持至少7天且没有出现劳累后不适,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第三阶段可尝试进行中等强度的活动,运动形式包括快走、慢跑、上下楼梯等,此时RPE评分为4-5分;第四阶段则可进行具有协调和有效技能的中等强度练习,例如:跑步、自行车、游泳等,RPE评分控制在5-7分;而第五阶段则可回归到基线练习,能够完成感染新冠之前的正常锻炼了,此时RPE评分已达8-10分。
除了找到适配的运动阶段,保证运动“适度”也很关键。“如果你在一次运动后,觉得身体极度疲劳,这样的疲劳需要24小时以上才可恢复,并且可能伴随有注意下降、精力减退、睡眠质量不佳、肌肉关节疼痛等表现,则可能意味着运动强度超过了身体当前的承受能力。”孙扬建议,此时应休息,直到疲劳完全恢复,再按照WHO推荐的5步运动康复方案来调整运动安排。
“通常年龄越大的人身体免疫能力及基础运动能力也会更弱,所以恢复锻炼的过程中,更需要逐步、渐进地开始。”李云霞强调,此外,还应尊重个体差异,“不排除自己的恢复可能比他人更慢,我们要做的就是减少焦虑、规律生活、注意营养、适度活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医药反腐全面启动 多家上市公司表态
- 浙江绍兴古城地下别有“洞”天 探秘“三山”防空洞
- (经济观察)新旧动能转换期 中国如何推动产业动能焕新?
- 德国政府批准!这家中企可收购德国码头24.9%股权
- 国际最新天文研究:比邻星系M82一个磁星出现罕见巨耀发
- “新疆是个好地方——2022年‘和田优品’天津消费节”开幕
- 提振信心、加大帮扶……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落地实施
- 美财长耶伦警告:不提高债务上限将致美经济急剧下滑
- 黑龙江:“大雪首日”局部大雪 大兴安岭北部最高温-21℃
- 上海市2023年“安全生产月”正式启动
- 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跨界融合 山西上演“龙变鸟”“蝶恋花”
- 《繁花》之后中国证券市场“花开不断”
- 2018年以来广东奖励外资47亿元 撬动实际外资超2000亿元
- 国际锐评丨下一个10年,“中国行动”这样助力世界现代化
- 首趟西安至定边动集动车组列车开行
- 美国缅因州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 造成至少22人死亡、50多人受伤
- “阳”了,先别急着奔医院
- “被结婚”22年女子终于恢复“单身”
- 国家文物局:湖北发现迄今欧亚内陆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
- 中国长江中游三省气温断崖式下降 赣湘鄂启动应急响应
- 热门推荐
-
- 2023中国东方艺术季在京启动 《只此青绿》将巡演120场
- 穿山越岭寻古迹 江西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 故宫首部儿童剧《甪端》巡演超百场惠及观众10万余人
- 文脉华章|文明中国说 同文同心
- 外媒:以色列空袭叙利亚首都 已造成15人死16人伤
- 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启动
- 助力老小科学用网,推进弥合数字鸿沟
- 抗日题材儿童小说《太行小兵》新书出版发行
- 又到哮喘发作高峰期 @家长们 注意预防这类孩子的呼吸道感染
- “云认养”兴起,消费者热衷当线上农场主
- 人保财险举行“心服务 新服务”服务品牌升级线上发布会
- 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中国在航运业绿色转型中优势明显
- “奋斗者”孔繁荣:中国“智造浪潮”里的“弄潮儿”
- 中国杂协主席边发吉:中国杂技创新、发展在路上
- 朝阳少侠:心理战能杀人
- 江西萍乡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民房倒塌 已致两人遇难
- 秦刚:倡导平等合作法治 反对搞霸权霸凌霸道
- 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58亿美元
- 中国深化电子计价秤整治 打击“缺斤短两”等违法行为
- (新春见闻)非遗正青春 “Z世代”为龙舞传承“扛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