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保健品排毒治便秘真的靠谱吗?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不少人把保健品当成了“续命”、养生、调理身体的“救命稻草”。特别是号称可以排毒、减肥、治疗便秘的保健品,更是受到年轻人的青睐。然而,市面上形形色色的保健食品真的就安全吗?医生提醒,保健品吃不对,不仅给身体的各个器官带来负担,还有可能出现内分泌紊乱等健康问题。
“排毒”是个医学“伪概念”
首先,在医学中并没有“排毒”这一概念,用保健品来排毒减肥通便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所谓的“毒”,大多指的是食物消化吸收后的残渣或人体自身产生的代谢废物,以及环境中各种污染在体内的沉积。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肝、肾、肺等器官都是天然的排毒系统,通过流汗、流泪、咳痰、大小便等方式将体内的毒素排出,额外服用保健品来排毒或减肥都是在给身体增加负担。
正规保健食品认清“蓝帽子”
想要认清保健品谣言其实不难,年轻人可以上官网进行查询,老年人切记不要病急乱投医。一般来说,承诺无需去医院正规治疗就能根治某些疾病的大都是不靠谱的。建议还是去正规医院进行诊治,遵医嘱,以免耽误病情。保健品吃出肝、肾损伤,甚至致命的新闻比比皆是,一定不可掉以轻心。
正规保健食品包装盒上应标出“蓝帽子”保健食品专用标志,下方标注批准文号,国产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是“卫(国)食健字”,进口保健食品是“卫(进)食健字”。同时,保健食品的包装上必须注明:名称、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配料、功效成分、保健作用、适宜人群、食用方法、日期标示(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储藏方法、执行标准、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卫生许可证号,缺一不可。
长期吃保健品导泻
或致内分泌紊乱
很多治疗便秘或者用于减肥的保健品都是有副作用的,有一些保健品打着“纯天然”“纯植物”“无化学添加”的旗号,实际上成分中可能混合着抑制食欲的药物、降血糖的药物、泻药等等,刚使用的时候觉得效果明显,但长期服用后会对身体造成巨大危害。即使是真正不含化学成分的保健品,长期对机体产生导泻作用,也会导致内分泌系统以及肠道菌群的紊乱,并且加重代谢器官的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
便秘如果症状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时,建议医院就诊,开具治疗便秘的药物;轻微的便秘可先不用药物治疗,也不要盲目应用保健品,需注意以下几点:
多饮水,加速新陈代谢。
适当加强运动,尤其是避免久坐。
进行肠道按摩:用掌心或者握拳分别以顺时针、逆时针的顺序按揉腹部,每个方向100次,可以促进肠道蠕动。
饮食上注意:吃点全谷类的食物,如燕麦、玉米、糙米、全麦面包。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红薯、豆芽、竹笋等。适当补充益生菌,如酸奶、益生菌饮料等,改善肠道环境,达到修复肠道环境与肠黏膜、增强肠道蠕动功能并促进排便的作用。
最重要的一点,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很多时候,便秘是因为压力和紧张造成的。
文/王子惠(北京朝阳医院)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洛杉矶发生聚会枪击案致一死五伤
- 星火成炬|文脉流淌 传承不息
- 中国证监会:拟适度提高主板和创业板企业净利润等指标
- 中国铁路中秋小长假预计发送旅客7400万人次
- 美国向以色列紧急出售武器 加沙卫生机构面临严重危机
- 辽宁:120余件化石还原中生代时期生物乐土
- 黑瞎子岛公路口岸建设项目开工
- 湖北咸宁暴雨引发内涝 消防营救疏散民众
- 专家建言山西特色专业镇:借会展兴“镇” 促产业集聚
- 中新文娱评TFBOYS演唱会:青春不散场归来仍少年
- 勇当现代产业链领军企业(深度观察)
- (经济观察)中国CCER重启迈出最重要一步
- 几代刑警接力攻坚 山西太原警方侦破19年前抢劫杀人案
- 纪录片《天下第一团》开播 聚焦大同耍孩儿剧
- 老人接种新冠疫苗,三条“专属提醒”收好
- 第十一届亚信智库论坛:多元聚合谋互鉴共赢
- 老街添新韵 山东烟台城市更新焕发新活力
- 哈萨克斯坦释吸引外资信号
- 小满时节“中原粮仓”河南备麦收
- 北京有礼携非遗老字号近百款特色年礼过最“潮”中国节
- 热门推荐
-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周口!
- 深港加快探索私募通机制
- “科技感”遇上“文艺范” 重庆产业园区如何打造艺术消费IP?
- 天津大学发现新型结晶抑制剂 有望用于治疗肾结石
- 中央气象台:寒潮将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 财政部: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万亿元
- 民生直通车|“五一”出游高峰将至,各地文旅部门多举措“迎考”
- 南昌取消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 4月1日起实施
- 西部首例“气枕式”基坑气膜在川成功应用
- 中新国际观察 | 印尼“禁铝”,影响几何?
- 吉林省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蓝色预警
- 皮肤抗衰技术再迎新突破 “透皮胶原光”技术成为抗衰新物种
- 中国智能家电拓展海外市场
- 海地政局动荡的背后 是谁种下的“恶果”?
-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推动服务业较快增长
- 原创音乐剧《东莞东》在京上演 致敬奋斗者与追梦人
- 欧盟未能就第十轮对俄制裁方案达成一致
- 2022年至今 青海西宁缴获各类毒品5219.02克
- 上影节圆桌论坛徐峥分享中小成本电影创作秘决
- 南海热带低压生成 海南岛将迎风雨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