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未必只靠子女 老人可指定监护人
为自己找个可托付的放心人
“我最怕的,就是糊涂了之后没人照顾。”对于老人来说,当自己不能自理,甚至糊涂了之后的生活如何度过,是一个特别现实的问题。而意定监护,就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方。无论是否有血缘关系,老人都可以将晚年托付给他人,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选择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
“您好……”位于珠市口东大街的首善为老服务中心,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轻轻推开了门,却迟迟不敢进来。眼看老人有诉求,中心的调解员赵萌赶忙引导老人到咨询台前坐下,给老人倒上了一杯温水。
“别着急,您慢慢说。”在赵萌的安抚下,老人似乎下定了决心,将自己的遭遇倾诉了出来。老人姓吴,今年已经83岁,对遗嘱没什么概念的他,前些年将自己名下的两套房产分别过户给了两个儿子。得到房子之后,两个儿子对自己的态度却天差地别。大儿子依然孝顺,平时也跟父亲一起住,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可小儿子却像变了一个人,几乎没有再来看望过父亲,偶尔打来电话,甚至还会出言不逊。
“我现在的愿望,就是把我的晚年托付给老大……”老人担心将来自己糊涂了,在如何照护这件事上,小儿子从中作梗,大儿子因此做不了主。说到这里,老人忍不住哽咽起来。
像这样的场景,赵萌经常都会见到。她深知,每一个来中心的老人,说出自己的故事都要鼓起很大的勇气。有时,老人会“唠叨”两三个小时,但赵萌依然会耐心地倾听,并不时给予老人鼓励。从吴老的讲述中,赵萌判断出,“意定监护”非常适合老人当下的情况。它指的是成年人在自己意识清醒的时候,选择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指定对方做自己失能之后的监护人。意定监护的效力优于法定监护,大儿子可以负责父亲失能之后的就医疗养、财产管理等事宜,小儿子无权干涉。
听到自己的诉求能够解决,老人不禁激动起来,紧紧握住赵萌的手表示感谢。几天之后,老人和大儿子一同来到了中心。这次,老人的状态明显“阳光”了许多,在公证员的见证之下,成功跟大儿子一起签署了意定监护协议,自己的晚年终于有了明确的保障。
意定监护人不一定是亲属
“对于自己的财产如何分配,有些老人会想到立遗嘱。但遗嘱管的是‘身后事’,如果老人想把晚年生活也管起来,就需要意定监护来帮忙。”首善为老服务中心主任曾庆杰,曾为多名老人办理过意定监护。有的老人没有子女,有的子女不在身边,还有的甚至和子女已经不相往来。他们在了解意定监护之前,自己的生活总是伴随着孤独。
“咱说的严重点,万一您哪天要去医院做个手术,谁能来给您签字呢?”面对这个问题,老人们往往只能摇摇头,用沉默回应。
在寻找意定监护人的时候,老人们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的亲戚,但如果亲戚之间也往来较少怎么办?其实,意定监护人并不一定要和老人有血缘关系。只要是老人信得过、能够托付的人,对方也愿意,就可以担任意定监护人。
“之前,我们给一对没有孩子的老夫妻办了意定监护,他们就选了家里的保姆当意定监护人。”保姆小孙已经照顾老两口十多年了。平时,老大爷的生活还能够自理,意识也较为清醒。老太太因为身体患病,只能卧床,小孙每天都要给老人翻身、擦拭、清理排泄物,十分辛苦。
多年的照顾,老两口早已把小孙当成了女儿。小孙在老家也有一个患病的母亲。当母亲病情严重,小孙不得不回家几天时,为了不耽误对老两口的照顾,小孙甚至会让在北京上学的女儿来老人家里帮忙。而小孙的女儿,也被老人当作亲孙女看待。
长期的生活和细致的照料,让老两口最终下定了决心。除了选择小孙当意定监护人,老人还和小孙签订了遗赠抚养协议,自己的晚年生活由小孙照顾,等到去世之后,名下的财产都会归小孙所有。
人选有问题提前发现劝阻
意定监护意味着将晚年托付给他人,因此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十分重要。有时,老人也会被小恩小惠所蒙蔽,差点犯下大错。
曾庆杰还记得,前段时间有位老人找上门,点名就说想办意定监护。一般很少有老人会清楚地了解意定监护这一概念,这也让曾庆杰警惕了起来。
和老人一同前来的是一个姓刘的中年人,是从外地来北京的,开了一家诊所,平时经常会给附近老人瞧病。因为服务态度好,老人逐渐和刘医生熟络了起来。老人没有子女,听说刘医生还在租房住,就把他请到了家里来。
长期以来保持的良好医患关系,让老人对刘医生产生了一些依赖。但这种依赖是否能发展到托付终生的关系呢?在后续与老人的单独交流中,曾庆杰了解到,刘医生不止一次向老人提出“以后我给你养老”这样的请求,似乎十分迫切。
出于职业经验,曾庆杰对于刘医生的目的已经产生了怀疑。果然,刘医生在承诺担任老人的意定监护人之时,还“顺嘴”提出了请求,希望能卖掉老人现有的房子,在郊区买一个面积更大的,供自己和老人一起居住。如果新房要贴钱,刘医生表示可以掏一部分,但房子要写上自己的名字。
看到其中隐含的巨大风险,曾庆杰赶忙叫停了意定监护的办理,并告知老人,如果一定要让刘医生当意定监护人,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卖房,而且要签订附加的遗赠抚养协议,约定好医生对老人的照护职责。与此同时,中心作为第三方机构,后续也会对意定监护人是否履行协议开展监管,发现意定监护人有提前将财产据为己有的意图,中心会代老人进行起诉。
一听到“监管”两字,刘医生知道自己碰到了“硬茬儿”,思考一番之后,竟然找了个理由,不愿意再担任老人的意定监护人了。老人这时才回过神,知道自己差点受了骗。
“这件事情,说明了第三方监管的必要性。”曾庆杰表示,老人失能之后,基本失去了制约意定监护人的手段。此时更需要有专人来监督意定监护人是否履行了照护职责。为此,中心的工作人员经常会去已经办理意定监护的老人家中探访,而且不会提前打招呼,为的是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
“我们上门时还要带好录音录像设备,如果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收集证据。”目前,包括保姆小孙在内,中心监管的意定监护人都在认真履行着自己的照护职责,“那些有问题的,一般在办理之前就被我们劝阻回去了。”
市面缺机构代管老人晚年
在中心接待的老人中,有些人即使找遍身边的关系,也找不到一个愿意照顾自己晚年的意定监护人。在《民法典》中规定,除了个人以外,社会组织也可以担任意定监护人。但目前,北京并没有这样专门从事意定监护的社会组织存在。
“有的老人会说去找养老院当监护人,但据我们了解,一般的养老院只愿意提供服务,不愿意承担监护的责任。”还有老人表示,有的养老院愿意担当监护人,但要求老人卖掉自己的房产,并且签协议将遗产赠予养老院,这是老人无法接受的。
“如果政府能够成立一个机构,专门做意定监护的业务,将会解决很多老人的问题。”对于机构的运转,曾庆杰建议,一方面可以采用政府补贴的形式,一方面也可以用支付报酬的形式。老人在失能之后,每月向机构付一定金额的监护费,由机构来负责老人的生活照料。“这种照料不一定由机构自己来做,也可以是机构为老人挑选合适的保姆或护工,或者是帮老人选一个养老院。有的养老院因为怕麻烦,都不愿意收没有监护人的老人。如果有机构能担任监护人,养老院的顾虑也会少一些。”本报记者 莫凡 制图 宋溪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大连再次通报“知名博主遭遇‘鬼秤’”事件:电子计价秤检定为不合格
- “每周吃5个蛋”引热议!吃鸡蛋真的能降低慢病风险?
- 外籍友人黄浦江畔看“秀带”新貌 体验非遗魅力
- 山西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拟用三年时间覆盖七成城乡社区
- 报告:2023年中国消费者对汽车金融的整体满意度为776分
- 中国油烟机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近六年呈上升态势
- (经济观察)新能源航空器,将带来哪些变革?
- 澳大利亚前特种兵涉嫌在阿富汗滥杀平民被逮捕
- 湖南桃江巾帼返乡致力农业三增 创业创新共富一方
- 演员尹正、曾小敏分别获评“最受大湾区大学生欢迎”男女演员
- 迎新助农集市点燃冬日“烟火气” 重庆产业园区“以购代帮”赋能乡村振兴
- 浙江基层治理观察:警民同心 扮靓杭州“窗口”
- 2024年非洲经济增长韧性足
- 【跨国企业在中国】康宝莱中国区总裁郭木:进博会增强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 中国专家创新建立标准化评分系统 提升妇科恶性肿瘤诊断率
- 冒名顶替12年的婚姻登记被撤销
- 日本东京秋叶原车站一列车内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已致多人受伤
- “我们”的生活记录——古代画像砖与现代摄影作品展开展
- 科技赋能解民忧 今年北京生态环境类诉求解决率超99%
- 蕴新致远 通赢未来 “交银蕴通”公司金融品牌焕新升级
- 热门推荐
-
- 绽放自然之美!贵州初步监测发现陆生野生动物近200种
- 索南达杰保护站男“羊妈”:可可西里藏羚羊越来越多
- 2024“南山杯”呼吸健康科创·科普大赛决赛举行
- 被告人吴亦凡强奸、聚众淫乱案二审维持原判
- 美国大规模枪击案致7死,含3名9岁学生,枪手身份曝光
- 中国船舶沪东中华75天累计交付3艘全球最大级别24116TEU集装箱船
- 女排世俱杯:土耳其瓦基弗银行女排战胜对手 以小组头名晋级
- 推进智慧海关建设 海口海关打造海南自贸港监管“智脑”
- “支持民营经济25条”,企业、专家关注哪些内容?
- 德国汉堡枪击事件中最小受害者尚未出生
- 武汉团队研制新型材料 可高效去除水中微塑料
- 比尔·盖茨时隔3年再访华,演讲致敬袁隆平:其研究改变中国,还“养活全世界”
- 联合国大会通过首个有关人工智能的决议
- 中华五岳共建跨区域名山文旅融合生态圈
- 美联邦机构被曝数据泄露丑闻:超25万消费者隐私被发至私人邮箱
- 受降雨影响 7月17日至18日北京站始发Z51次列车停运
- 故宫博物院音乐儿童剧《甪端》载誉返京 “六一”将连演五场
- 财政部:8月份全国共销售彩票543.69亿元 同比增长2.7%
- 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与伊朗马利克国家博物馆和图书馆签署合作协议
- 武汉辅警跳下约30米高汉江桥救起一名轻生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