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消保委发布消费警示 空调维修当心4种陷阱
本报记者 郑铁峰
入夏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让空调销售和维修迅速“升温”,由此引发的问题也不少。近日,浙江省温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温州市消保委)对空调维修消费投诉内容进行梳理,发现存在4种陷阱,并联合温州市市场监管局向消费者发出空调维修消费警示。
7月21日,温州市消保委召开空调维保规范服务约谈会,温州市家电协会、美的、格力、海尔等多个空调品牌商和售后商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发现问题警惕4种空调维修陷阱
温州市消保委收集该市空调维修消费投诉,同时对投诉内容进行梳理,发现存在4种陷阱。
无中生有,夸大故障。某些空调不制冷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线路板上的感应器或者遥控器的接收器出了问题,更换配件成本只需10多元。一些维修人员会将故障夸大成内机电脑板损坏,提高收费至100元甚至200元。
任意加氟,增加费用。多数空调故障维修无须重新添加氟利昂(制冷剂),有些维修人员坚持以氟利昂不足等各种原因加氟,甚至谎报添加用量,增加维修费用。还有维修人员以进口氟质量优于国产氟为由,建议添加进口氟,虚报价格。据业内人士反馈,事实上国产氟和进口氟在质量、价格上都相差无几。
借口过保,乱抬标准。一些维修人员会以空调超过保修期为由额外加收人工费,或者以配件脱产为由收取额外费用。消费者往往不了解过保修期后的维修收费标准,只好“任人宰割”。
低价吸引,制造陷阱。在消费者电话咨询或网络搜索时,一些维修人员为吸引消费者下单,往往低报维修价格,维修完成后再以各种理由增加费用,甚至反复维修、重复收费或以其他各种名目收费。
发布警示选维修门店要货比三家
针对上述情况,温州市消保委联合温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出空调维修消费警示。
谨慎选择维修网点。消费者购买空调后,应妥善保管购物凭证及“三包”凭证,上面标有官方售后联系电话。出现空调故障,要选择空调品牌官方售后服务网点,或者是信誉好、技术好,并有专业资质、正规门面的维修店。货比三家,切不可轻信张贴的“小广告”或网络上搜索到的维修公司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维修“游击队”冒充品牌官方发布的。
多证查验维修资格。维修人员上门维修时,要查看其是否具有相应维修资质证书(温州市人社局颁发的制冷空调系统或制冷设备职业安装维修技能资格证书,温州市家用电器协会颁发的多联机空调安装维修专项证书),并要求维保人员出示售后服务单位的上岗胸牌。
维修前后存好凭证。维修前先谈好价格,即出现什么故障、需换什么零配件,并要求维保人员出示价格表,拍照存证。维修完成后要保存维修凭证,作为万一发生消费纠纷的维权证据。
温州市消保委同时提醒消费者要注意甄别防范,避免被虚假违法广告误导,若发生消费纠纷或者发现违法行为线索,保存好相关证据并拨打12345热线或者通过全国12315平台进行投诉举报。
集中约谈规范空调维保服务
7月21日,温州市消保委召开空调维保规范服务约谈会,温州市家电协会、美的、格力、海尔等多个空调品牌商和售后商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温州市消保委对相关空调维保服务投诉情况进行了通报。各大空调品牌售后负责人对空调外机环境散热条件不良、维修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规范售后服务、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温州市家电协会就如何继续发挥好行业协会在规范空调维修行业方面的作用进行发言。
温州市消保委对空调维保企业提出3个加强:加强做好与消费者信息互通。在空调产品的售前、售后要做好与告知义务,公开公示维修项目、收费标准、官方线上线下维修渠道等。加强做好消费者消费教育。通过不同载体和渠道向消费者进行相关消费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加强做好企业自律。企业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而改变,不断地提高企业自律要求,遇到消费纠纷要妥善解决,避免消费纠纷升级扩大。
同时,温州市消保委对家电协会提出3个要求:提供协会专家组人员的技术力量,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协助处置消费投诉;与高校、职业技术学校等做好对接工作,帮助企业解决维修人员缺乏的现状,同时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有专业、有素养的维修人员;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协助企业规范售后机制,利用数字化技术定统一的服务流程、维修标准,协助企业打造线上收费、评价系统。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雅叶高速康定过境段进出口海拔高差最大的单体隧道双幅贯通
- 4045名选手亮相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现场 比拼绝技绝活
- 《欢乐颂3》口碑较前作下滑 主演回应质疑
- 香港失业率微升至2.9% 制造业及进出口贸易业录得上升
- 海南屯昌4名儿童落水溺亡
- 上海启动优化血脂管理项目 打造全方位、全周期血脂健康“指南针”
- 贵州苗绣集市:复古又时髦引年轻人淘货“打卡”
- 穗港携手探路大湾区“跨境养老” 两地沟通机制进一步畅通
- 国网青海电力全面启动重点工程年度检修
- 北京房山水毁乡村公路第一批恢复工程开工
- 《自然》最新论文:母乳脂肪酸对新生小鼠心脏成熟十分关键
- 四川官方地震预警功能正式在QQ平台上线
- 中国政府拉美事务特别代表邱小琪访问智利
- 美国阿拉斯加州山体滑坡事故死亡人数升至4人 仍有2人失踪
-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将访华
- 暑期文旅 新供给带来新体验
- 即时零售迎政策利好 实体商家在京东收获“小时达”增长新动能
- 法属瓜德罗普岛宣布爆发登革热疫情
- 2024海峡两岸(厦门)种业交流会启幕 共筑种业交流高地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闽剧主题公交车亮相福州
- 热门推荐
-
- 利好集中释放 沪广深同日放宽住房限购政策
- 网红绿皮车上,载着南下越冬的快乐老人
- 第三届湾商大会暨湾区未来产业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
- 久违上行周期!猪价今年已涨四成,后市如何演绎
- 中外网络名人打卡北京城市副中心:向“新”发力 逐“绿”而行
- “非遗”刀郎木卡姆焕发当代魅力
-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 德国2月通胀率同比上涨2.5%
- “深海一号”二期综合处理平台取得新进展
- 2024年中国十大税收新闻、世界税收十件大事公布
- 每单上涨一两元 年货寄递与保障并行
- 大学生回乡“放羊”28载 新乡贤扎根农村走出共富路
- “京剧发祥地”系列活动在京启动 推两条线路发扬国粹
- 谎称白宫着火!虚假报警电话引发消防紧急反应
- “Z世代”消费观啥样?注重“情绪价值” 追求品质生活
- 话剧《调查》北京上演
- 江淮江南北部等地降雨增多 华北黄淮有间歇性高温天气
- 重庆江北发现一条清代官道
- 2024年前11月西藏外贸额112.2亿元创新高
- 持续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天津海河游船3月17日起试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