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研究发现:睡好觉、多运动、少久坐可减少41%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中新网上海6月28日电 (孙国根陈静)在一项纳入43万余人参与、长达中位数为9年随访的大规模研究中,中国的医学专家发现,每天7小时的睡眠时间,结合中高水平的休闲运动量以及较短的久坐时长能够减少41%阿尔茨海默病风险;这三类可调控行为对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影响具有联合作用。
该研究发现:睡眠时长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之间呈典型的“U”形关系;运动强度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呈斜率递减的曲线关系;久坐时长与痴呆风险之间整体上呈现“J”形关系。这项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临床研究团队联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程炜研究员团队开展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上。
郁金泰教授介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睡眠、运动和久坐这三类日常行为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生风险有关,然而这些研究主要是单独研究每种行为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此前,尚无证据阐明睡眠、运动和久坐这三者之间的联合作用对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
针对这一现状,研究团队纳入了431924名37至73岁的非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参与,中位随访时间9.0年。期间,参与者分别报告了每天的睡眠时长,每周的总体运动量和休闲运动量,以及每天的久坐时长;随访期间共有5390名参与者被诊断为新发阿尔茨海默病。基于这些数据,研究团队探讨了睡眠、运动和久坐这三类行为因素与阿尔茨海默症发生风险之间的单独或联合关系,并深入研究了每项行为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联模式。此外,研究还利用脑影像数据分析了三类行为对于脑结构和脑连接的关系,以探究行为与阿尔茨海默症之间的潜在作用机制。
该研究发现:最佳睡眠时长为7小时/天,过长或过短的睡眠时长都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运动量可以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但当运动量达到较高水平时(约相当于每周360分钟的步行或300分钟的中度运动或150分钟的剧烈运动),继续增加运动量不会进一步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4小时以内的久坐不会影响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但更长时间的久坐则显著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与睡眠时间过长/过短+低运动量+长时间久坐的人相比,每晚7小时睡眠+中高强度运动量(相当于每周步行超过120分钟,或中度运动超过100分钟,或剧烈运动超过50分钟)+短时间久坐(4小时以内)是最优推荐组合,其阿尔茨海默病风险降低了41%。
研究人员还发现,睡眠、运动和久坐可能通过影响脑结构进而影响阿尔茨海默病风险。该研究为阿尔茨海默病预防提供了更加明确具体的指导。郁金泰教授和程炜青年研究员建议民众维持每天7小时的睡眠时间,适度增加休闲运动量,减少久坐时间,可积极预防或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河北这座小县城,凭啥跃升“自行车生产”扛把子?
- 广州今年首个高温预警生效 开启“下开水”模式
- 网飞版《三体》一个披着刘慈欣小说外衣的美国故事
- “Z世代”画像中国|外国青年在成都圆“大熊猫梦”:“我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 北京加强中轴线文化阐释和传播 创新国际交流合作
- 我在“一带一路”修火车:做“义新欧”的“医生” 护航列车安全驶出国门
- 俄外交部:西方的保护主义及对供应链干预加剧市场扭曲
- 时隔40天后恢复!韩国11日起发放中国公民赴韩短期签证
- 特朗普考虑设乌克兰危机问题特使,他或担任该职
- 澳大利亚近90万民众面临“房贷悬崖”
- 浙江上半年外贸外资稳定增长 消费市场回暖
- 从一方屏幕出发,快手公益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
- 中国印刷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新疆吐鲁番加快构建新型变电站地震监测网络
-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出港
- 年纪轻轻就“糊涂”了?这病可不是老年人专利
- 山西长子蔬菜大棚“种”出乡村振兴好“钱”景
- 日本,造孽!
- 以亚残运会为契机和助力 杭州无障碍通行环境全面提升
- 学术跨界、联合出版 专家聚焦中华风物人文引领大众“品读中国”
- 热门推荐
-
- 广东台山黑豆上市 有“牛脚印”的最受欢迎
- 中国房颤患者快速增长 医疗科技创新推动房颤手术整体安全性有效性提升
- 音乐剧《对鸟》即将上演 以民歌传唱浙商精神
- 儿童食品分类分级标准空白亟须填补
- (经济观察)全球创业者峰会传递国际合作三大风向
- 西安机场2023年首乘服务升级 “中转+旅游”产品发布
- 中埃联合考古队重启考古发掘工作 成果丰硕
- 西部陆海新通道跑出“加速度”
- 外媒:阿利耶夫赢得阿塞拜疆总统选举
- 美众议院通过法案 禁止跨性别者参加学校女子体育比赛
- 节气说茶丨小雪,以雪为名的茶叶,你知道多少
- 国家统计局:5月份CPI总体平稳 PPI降幅收窄
- 旅法华侨华人甲辰龙年春节彩妆游行在巴黎登场
- 一眼五千年,来故宫博物院看凌家滩精华玉器
- 纠正不文明行为还得靠法治
- 中日互派常驻记者60周年纪念活动在东京举行
- 黑龙江省发布地质灾害蓝色预警
- 荷兰农民抗议示威阻碍交通 警方出动
- 中国上半年外贸规模历史同期首超21万亿元
- 辽宁省建立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示范培训基地 护航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