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细胞是怎么被电子屏幕伤害的
田耕
近日,刊登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眼睛健康与饮食、昼夜节律和寿命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其中一个结论是,睡前玩手机会损害眼睛。其实这个结论此前在一些研究中已经被揭示,但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今天我们来说一说。
黑暗环境下的光刺激更伤眼
无论是临床医学,还是医学研究,都已经明确发现,睡前玩手机或晚上长时间使用手机(包括电脑等带荧屏的数码产品)可能伤害视觉细胞,甚至会导致多种眼部疾病,这是什么原理呢?
首先,夜间长时间看手机会使眼睛和其他器官出现疲劳症状,如眼干、视野模糊、长时间头疼等。其次,在关灯之后无其他光源的情况下长时间看手机,会导致“数码眼疲劳”。原因是在漆黑的夜晚看手机,人的瞳孔会自然放大,以便让更多光线进入眼睛的黄斑区,而电子屏幕发出的光线和色彩与黑暗环境对比强烈,会引起视觉疲劳,尤其是会损害黄斑。
黄斑位于眼底视网膜中央,约0.07平方毫米,这个狭小的区域汇集了80%的视细胞(主要是视锥细胞),是视力最敏锐的部位,也是能量和氧需求很高的神经组织。除了随着年龄增长黄斑功能会减退外,长期光线刺激(黑暗环境中的光线对比度高就是一种强刺激)及视觉疲劳,黄斑区视网膜上的细胞可能产生病变,引起视功能减退,视力下降。
此外,睡前玩手机还能引起一种被称为暂时性手机失明或瞬态智能手机失明的病,已在英国首先发现和确诊。2016年6月,伦敦摩尔菲尔德眼科医院的戈登·普朗特医生先后接诊了两位女性患者,她们在晚间刷手机后出现短暂看不清室内物体的情况。两位患者描述的情况相似,都是夜间上床睡觉时关灯在黑暗中看手机,而且看手机的方式如出一辙,一只眼睛看手机,另一只眼睛用枕头覆盖。
根据眼部神经生理的原理,医生认为,患者在晚上看手机时,被捂着的那只眼睛适应了黑暗(暗适应),看着手机屏幕的另一只眼睛适应了光亮(明适应)。当放下手机时,那只盯着手机的眼睛就看不见了,因为从明适应到暗适应需要花费几分钟时间。明适应是眼底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在发挥作用,这类细胞主管强光下的视觉和辨别色彩;视杆细胞则主要在暗光情况下发挥作用,没有色彩识别功能。所以,一直盯着手机屏幕的眼睛从视锥细胞的明适应功能转化为视杆细胞的暗适应功能,需要好几分钟,过程中就出现了短暂性失明。
扰乱对甲状腺激素的吸收
睡前看手机或熬夜看手机,还有另一种鲜为人知的降低视力的路径,即通过干扰生物时钟而扰乱视网膜视锥细胞对甲状腺激素的吸收和利用,再影响视锥细胞的发育和功能,造成视力下降。对小鼠的研究获得了这方面的证据。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科尔眼科研究所的素贾塔·饶等人将缺乏昼夜节律基因的转基因老鼠和正常老鼠进行对比研究。他们对这两种小鼠做脑电图扫描,来监测小鼠视网膜的生物电活动,而且采用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给予刺激并记录它们对各种光刺激的反应。结果表明,正常小鼠的视网膜对光刺激的生物电活动正常,但有昼夜节律缺陷的转基因小鼠视网膜生物电活动明显下降。这说明,昼夜节律紊乱会造成视网膜受损。研究人员又给昼夜节律缺陷转基因小鼠注射活性甲状腺激素,发现昼夜节律缺陷转基因小鼠的视网膜电活动明显升高,说明补充甲状腺激素后可以部分逆转视网膜损伤,主要是纠正对视锥细胞的损害。
人类的演化适应地球的四季和白天黑夜,因而具有生物钟。眼睛是感光器官,在知晓昼夜的过程中也养成了随生物钟而行动和感知的功能和作用。生物钟就是一种昼夜节律,存在于地球上每一种生物体内,机体内的每个细胞都有这种生物钟分子机制。这种以24小时为周期的昼夜节律,会影响生物的行为,如睡眠/觉醒周期、劳动、工作、进食,以及基因转录、DNA修复、蛋白质翻译等。
因此,任何打破机体自然昼夜节律的行为都会增加视觉细胞受损,时间一长,就会视力模糊,甚至恶化致失明。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南救援力量驰援西藏地震灾区:爱心帐篷暖人心
- “青甘川”三省活畜贸易陆港基地在青海久治建成
- 让爱有回声 童书《嘭嘭嘭》关注孩子心灵成长
- 中国楼市多项核心指标累计降幅连续收窄
- “碳”路者丨只此青绿,共建边疆好风景
- 【在希望的田野上】全国秋粮收获过半 有望再获丰收
- (第七届进博会)通用磨坊中国区总裁苏强:在中国市场还有长期“升级”的潜力
- 玩泥巴的瓷器匠人刘上辉:赶制手工陶瓷产品 受国际客商青睐
- 韩媒:韩国政府命令罢工医生开工
- 江西龙南:种菜达人“种”出乡村致富路
- 封控的焦虑中 守护好“心理绿码”
- 江西修水发生一起山体滑坡致一房屋倒塌 两人遇难
- 俄称为阿萨德提供避难决定由普京做出 两人暂无正式会见日程
- 这座高贵典雅的印度神像怎么“来到”泉州?
- 报告:中国“虚拟人”直播将迎来发展红利期
- 商务部: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
- 琼州海峡北岸疏运滞留旅客1万余人
- “毒品够杀死所有加拿大人两次” 加拿大破获最大最复杂毒品实验室
- 加拿大魁北克省知名大学起诉省政府对省外学生涨学费
- 火车“哐当”声哪去了?
- 热门推荐
-
- 传承红色基因,海淀基层青年诗歌朗诵音乐会在北京香山收官
- 成都警方通报:7人策划虚假“感情纠纷”拍视频被罚
- 伊朗驻叙使馆建筑遭以导弹袭击 造成至少7人死亡
- 注意保暖!较强冷空气将影响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 贵州依法严打破坏土地矿产资源违法犯罪 2023年侦破刑案570余起
- 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 宁波开放大学刷新校地协作模式
- 西安打造“世界设计之都” 加快构建创意产业生态建设
- 中国工程院院士:“驯服”机器人有三个路径
- 【地评线】秦平:“主引擎”强劲,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动能足
- 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次排演契诃夫《三姐妹》以全青春阵容亮相
- 湖南零陵“田间课堂”送技术 果园冬管有保障
- 青海青年摄影爱好者相机记录“茶马商都”:用心才会更完美
- 华沙一大型购物中心失火 超80%被烧毁
- 申城银杏进入最佳观赏期 户外银杏音乐会“出圈”
- 影视售后 营造与观众交流互动的良好环境
- 东北开化了,哈尔滨文旅的“春天”在哪里
- 青海柴达木枸杞质量显著提升
- 民宿躺平露营赏星 春暖花开开启微度假
- 文学期刊走进直播间 核心竞争力还是好作家好作品
- 第三届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