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群应定期做眼底检查?年轻人也会得青光眼吗?这些知识都与你的眼睛息息相关
今天(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
国家卫健委日前发布的全国“爱眼日”宣传语有这样两句话:眼睛一张照,慢病早知道;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为什么要强调给眼睛照相?哪些人群应定期做眼底检查呢?
一张眼底照片 可筛查出80%眼病
主要致盲性眼病已由过去的沙眼、白内障转变为青光眼、眼底病等与年龄和代谢相关的眼病。这些致盲性极高的眼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大多是可防不可治,一旦患病就不可逆转。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至关重要。一张眼底照,可筛查出80%的眼病,另外还可以发现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等5类慢性病。
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主任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 毕宏生:眼底是我们唯一直视下能够看到毛细血管和微循环整个的状态,它可以反映我们全身循环系统的状况。那么像我们常见的慢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还有我们的高度近视,它都可以在我们眼底有特异性的反映,通过它我们可以做出初步的印象性的诊断。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眼底动脉狭窄、堵塞、眼底出血。超过3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视网膜病变,如果发现和干预不及时,可以致残、致盲。专家提醒,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以及高度近视人群,要定期做眼底检查。
青光眼为不可逆致盲性眼病 年轻人需警惕
我国青光眼患者超过2000万,而青光眼是排在第一位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患者一旦失明,就再没有机会恢复视力了。在很多人的认知中,青光眼是中老年人特有的疾病,那么年轻人也会得青光眼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青光眼科主任 王涛:实际上青光眼它在不同的年龄段都可以发生。比如说20岁到5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 容易发生叫原发性的开角型青光眼,这一大类我们管它叫隐匿的视力杀手。它的特点就是说它发病非常没有症状,往往刚开始就被认为是可能自己的近视眼加重了,所以他就耽误了上医院去检查。那么早期来说你发现了以后,我们用药物联合激光的方法,疾病都能得到比较好的控制,那么到了晚期以后,它会引起视神经的萎缩,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治疗效果就比较差了。
专家介绍,年轻人易得的这类开角型青光眼具有家族遗传倾向;高眼压症、高度近视、糖尿病患者也是青光眼高危人群;另外年轻人长时间看手机、电脑,处于过度用眼状态,加上工作生活压力大,情绪波动,都可能成为眼压升高的诱发因素。定期查眼底、量眼压,对青光眼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有意义。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80后”邹华的二十年公益路:这是要做一辈子的事
- 传承黄河文明 豫剧现代戏《大河安澜》在京上演
-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的广铁部分线路将加开列车恢复运行
- 美国总统拜登将访问秘鲁和巴西
- 我科学家找到“调控”免疫系统的人类红细胞
- 驻华使节贵州看“桥”:建造技术和经验值得世界推广
- 动画要2D还是3D?未来由市场决定
- 中国翻译从业人员达642万 翻译企业布局大模型技术
- AI生成的《西游记》短片震惊网友
- 高校尝试取消绩点,一小步背后是马拉松
- “金砖机制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俄各界期待金砖峰会推动各领域合作
- 长三角节水产业联盟在沪成立
- 今年前5月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较去年同期增长32.1%
- 百余幅摄影作品尽显“太行明珠”晋城文旅康养之美
- 深耕湖泊山野 看浙江乡村“咖啡红利”的秘诀
- 各民族同胞感受三亚科技发展活力
- 山西大同两代“护林人”的40年坚守
- 圆梦欧洲杯 | 比亚迪助力“足球少年 一路向前”誓师出征
- 青年如何选择专业?张文宏称“3W”很重要
- 英国前首相约翰逊“再就业” 成为《每日邮报》专栏作家
- 热门推荐
-
- “冬吃萝卜夏吃姜” 炎炎夏日如何养生最科学?
- @所有人 快来定制专属你的新年贺帖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方案 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 孙中山与中山舰事迹展在福州开展
- 北京国际演艺博览会开幕 打造演艺文化产业合作新平台
- 北京中招录取总成绩满分670分 体育与健康科目分值50分
- “防脱”植发担心遭遇套路? 有企业这样干
- 以“年轻化”叙事传播传统文化 电视剧《后浪》研讨会举办
- 广西南宁抓平陆运河建设机遇 “向海图强”
- 中越跨境医疗救助通道上演跨国生死救援
- 河北太行山再现华北豹身影 已累计拍摄到华北豹超50次
- 卡萨帝:以致境套系向生活致敬
- 距第九届亚冬会雪上项目赛场最近车站正式通车
- 国家气候中心:11月我国平均气温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新高
- 纪录片《达荷美》获第74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 《中国婚礼通志》发布 《中华岁时通志》启动出版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度优秀论文颁奖会举行
- 中国国家画院六人展长沙开幕
- 近280件希腊文物将在中国展现“美的多元”
- 东西问|胡超: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有何开创性意义?